小议大概念下的地理教学
2021-03-31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陈木波
文/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 陈木波
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聚焦于大概念。在制定教学设计之前,教师要先提炼大概念,并围绕大概念设计教学与实施开展教学活动、组织测评。
一、围绕教学重点提炼大概念
老师应该深入思考教学内容的本质,也可以借助群体的力量,共同提炼大概念。从教学的角度看,基于大概念教学有利于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有利于抓住教学中的关键以及有效控制教学容量;有利于合理搭建教学内容的“脚手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只是简单地掌握更多的事实内容。以热力环流的概念为例,完整的表达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因此在讲述热力环流原理时一定要抓住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几个重要的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分析,着重强调其成因。
二、教学设计问题化与活动化
大概念教学不是简单灌输就能完成的,大概念所反映的知识和理念,需要设计成系列问题来引导同学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得同学通过学习活动而有所领悟。如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与活动设计:(1)选择农业生产活动适宜地区的活动。对常见农业生产类型(如水稻种植、园艺业、林业、畜牧业等),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地图(如气候、地形、人口等)选择合适的发展地区,并说明选择的理由。(2)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问题探究活动。老师提供图文资料,引导同学分析某些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与对策。(3)在具体地区,要综合考虑气候、地形、交通、市场、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农业区位选择。(4)解释某些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变化的原因。(5)对某地区农业发展进行解释、评价,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三、问题设计力求情境化
将知识与问题切入到合适的情境之中,是有效学习大概念的关键。大气热力作用的学习情境设计大概念:大气热力作用使得地表保持适宜的温度。白天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地表温度不会太高;大气通过吸收地面发出的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大部分返还给地面,从而把能量保存在近地面—大气系统中;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使得夜晚温度不会太低。围绕着上述大概念,设计情境问题如下。问题①:小明在成都上大学,发现成都人大都皮肤白嫩,这与四川阴雨天气多,空气湿润、光照少有没有关系?去年暑假小明去西藏旅游,发现青藏高原上太阳光特别强烈,几天下来皮肤都晒伤了。四川、西藏两地距离不远,为什么光照强度有如此大的差异?问题②:小明乘坐飞机时,注意到机舱内显示屏会随时显示飞行高度和外界气温,小明发现飞得越高,外界气温越低,这让小明想起了“高处不胜寒”的诗句。为什么高处不胜寒?问题③: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只袖子,另一只袖子从后面拉到前面。这种习俗与当地的高原气候有密切关系。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早晨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到了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青藏高原上为何昼夜温差非常大?
四、评价反馈
大概念视域下的地理教学需要关注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要对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观察与评估。常见的表现性任务除纸笔形式测验之外,还可以有口头表述、辩论、模拟、表演、实验、调查等。相较于传统标准化测试,表现性评价能测量出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成就和情意表现。表现性评价不仅收集学生学习结果,也观察学生创造成果的过程,是多方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