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中的应用
2021-03-31薛慧胡永超王娜刘志彬高峰
薛慧,胡永超,王娜,刘志彬,高峰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技术因其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已经成为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的重要手段[1],其对基因标志物的检测不仅限于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定量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究选取28例行移植治疗的初诊为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均为高危病例)为研究对象,应用RQ-PCR技术检测AML1-ETO基因水平,以此代表MRD,指导移植前后治疗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移植治疗且初诊为t(8;21)的AML患者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中位年龄37(14~57)岁。骨髓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均符合确诊标准[2],且融合基因分析为AML1-ETO阳性,不伴其他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异常。
1.2 移植前治疗
给予标准的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诱导治疗,经1~2个疗程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后,给予包含中大剂量阿糖胞苷的巩固治疗。
1.3 RQ-PCR技术指导高危病例选择
应用RQ-PCR技术,将骨髓血作为标本,以初诊时AML1-ETO基因水平为基线,高危病例选择标准为2疗程巩固治疗后AML1-ETO基因水平比初诊时下降<3个对数级或者AML1-ETO基因阴性后再次转阳。
28例研究对象均符合高危病例,随机分为2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组8例,其中,男5例,女3例,中位年龄40(21~57)岁,均给予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方案)参考方案[3]。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中位年龄32(14~56)岁。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全相合6例,HLA半相合14例,造血干细胞来源为亲缘供者的外周血,均给予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兔抗人免疫球蛋白参考方案[3]。
1.4 AML1-ETO基因水平的检测方法
1.4.1 提取标本RNA:收集患者肝素抗凝的骨髓血2~3 m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按照Trizol试剂说明的操作流程,提取细胞总RNA,紫外线分光光度计(260 nm)检测RNA的浓度,置于-80℃冰箱保存。
1.4.2 RNA逆转录:将样本RNA稀释到合适浓度,抽取10 μL加入PCR反应管(内含逆转录试剂),震荡混匀,短暂离心,设置PCR反应程序,将制备的cDNA置于-20 ℃冰箱备用。
1.4.3 反应体系:使用ABI 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反应体系为10 μL,cDNA 1 μL,TaqMan探针0.2 mol/L,上下游引物各0.1 μmol/L。以ABL1基因为内参对照,测定AML1-ETO基因与内参ABL1基因的拷贝数比值,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即AML1-ETO/ABL1(%)=(AML1-ETO拷贝数/ABL1拷贝数)×100%。
1.5 MRD监测时机
初诊时,巩固化疗周期结束血象恢复后,移植后1、2、3、6、9、12、18、24和36个月,常规抽取骨髓血做标本,如果出现AML1-ETO基因转阳或水平升高,半月后复查,如持续升高则给予干预或治疗,如治疗后连续2次AML1-ETO基因转阴,则恢复常规频率的检测。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疾病无进展生存率(free survival rate,PFS)及总生存率(total survival rate,OS)。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移植后RQ-PCR技术指导下的干预治疗
所有研究对象定期检测骨髓血MRD水平,以MRD≥0.01%作为干预治疗临界值;移植后MRD转阴指移植后+1月骨髓血MRD定量为0。AHSCT组中,3例移植后MRD持续阴性患者,未行干预治疗;4例移植后MRD持续阳性、1例移植后MRD由阴性再次转为阳性患者,给予含中大剂量阿糖胞苷的常规化疗。Allo-HSCT组中,13例移植后MRD持续阴性患者,未行干预治疗;4例移植后MRD持续阳性患者,早期给予减停免疫抑制剂、化疗+预防性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DLI)(亲缘供者经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输注);3例移植后MRD由阴性再次转为阳性患者中,2例给予减停免疫抑制剂,1例3年后髓外复发患者,给予放化疗治疗。
2.2 移植后MRD水平与复发的关系
移植后根据MRD是否转阴分为2组:MRD转阴组共20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最终血液学复发,复发率为10.0%(2/20);MRD持续阳性组共8例患者,其中6例患者最终血液学复发,复发率为75.0%(6/8)。2组比较,移植后MRD转阴组的血液学复发率明显低于MRD持续阳性组(P=0.002)。
2.3 Allo-HSCT组移植后血液学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外周血Allo-HSCT后血液学复发与HLA配型、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与移植后MRD是否转阴有明显相关性,MRD未转阴患者有更高的血液学复发率。见表1。
2.4 临床疗效
表1 Allo-HSCT组血液学复发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29(10~78)个月,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AHSCT组中,3例移植后MRD持续阴性患者均无病生存;5例移植后MRD阳性(包括再次转阳)患者中,3例死亡,2例带病生存;本组3年PFS、OS分别为50.0%和72.9%,5年PFS、OS分别为33.3%和48.6%。Allo-HSCT组中,13例移植后MRD持续阴性患者均无病生存;7例移植后MRD阳性(包括再次转阳)患者中,4例死亡,2例带病生存,1例早期减停免疫抑制剂后MRD再次转阴无病生存;本组3年PFS、OS分别为72.4%和84.4%,5年PFS、OS分别为64.4%和75.0%。
3 讨论
t(8;21)(q22;q22)是AML-M2中最常见的重现性染色体易位,对应其改变的AML1-ETO基因[4]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主鸿鹄等[5]建议进行疾病的分层治疗,高危复发因素包括治疗前c-KIT突变、巩固治疗2疗程MRD下降<3个对数级、MRD再次转阳,符合以上任意1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均建议行Allo-HSCT,以降低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本研究选取28例高危t(8;21)AML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包括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内的巩固治疗,随机选择不同的移植治疗,结果显示,Allo-HSCT组3年、5年PFS、OS明显优于AHSCT,提示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更适宜选择Allo-HSCT,AHSCT可以做为一个巩固强化的手段改善预后,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
本研究中,应用RQ-PCR技术监测MRD水平,在移植前筛选高危病例进行移植治疗,移植后预防疾病复发、指导治疗方案选择。尤其在Allo-PBSC组移植后的指导方案如下:MRD持续阴性,给予常规检测、定期随访;MRD持续阳性,快速减停免疫抑制剂,给予预防性DLI+化疗[6-7];MRD由阴性再次转阳,首先考虑减停免疫抑制剂[8],视情况给予预防性DLI±化疗。结果显示,7例移植后MRD阳性(包括再次转阳)患者在血液学复发前给予早期干预,随访至今仅4例复发死亡,提示在分子学复发或未缓解情况下,早期干预治疗可降低血液学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随访至终点时间,血液学复发患者均临床死亡,建议对复发的高危患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而移植后MRD水平在预测疾病复发中也起到了重要的预测作用[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移植后+1月MRD转阴组的血液学复发率明显低于MRD持续阳性组(P< 0.05);同时,进一步分析了Allo-HSCT组移植后血液学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移植后+1月MRD未转阴患者有更高的血液学复发率。
综上所述,在t(8;21)AML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RQ-PCR技术动态检测MRD水平,为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