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效管理视阈下的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提质增效探赜

2021-03-31李源泉郑田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精准育人思政

李源泉, 郑田宏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2)

一、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培养精准思维、 精准开展工作。[1]新时代的历史新定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新目标, 带来了新机遇、 新挑战; 追求精准性、 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以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针对性和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着重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019年12月,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上着重强调“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可见, 追求有效性、 精准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指归和目标指向。

开展绩效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重要抓手, 实现精准思政与绩效管理的有机嵌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 更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然选择。 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精准思维为指导、 以精准思政为模式、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 有效化。

二、 精准思政实践困境和理论研究现状

尽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取得了长足进展, 然而, 仍有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方式上, 相对缺乏“精准滴灌”。 精准思政面临着新时代教育定位不准、 对象精准识别偏差、 对象参与度不足、 实施缺乏差异性、 教育资源使用低效甚或无效、 精准教育错位、 思政“供给侧与需求侧”缺乏良性互动及协调平衡、 教育要素协同配合欠佳、 教育载体承载力度不强、 教育实践缺乏过程管理、 精准管理缺位、 育人目标效果有待提升和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不够科学等一系列实践困境。

鉴于当前精准思政实践困境, 学界从各自视角开展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徐士元认为,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足在于思政教育的“精度”“准度”“力度”“实度”欠缺, 应通过目标、 对象、 内容、 发力和审视的精准来构建精准思政工作模式, 进而提升思政实效性。[3]张宝君从“精准供给”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进行反思, 全面提高供给的精准度, 真正发挥其“倍增效应”。[4]吴满意和王丽鸽认为,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数字、 网络和智能等驱动的维度来发掘创新驱动生长点, 实现精准思政和智慧思政的范式转换, 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5]周海燕则基于PSR模型理论, 通过对近200篇相关文献的相关指标进行归纳整理, 构建出以18个指标为主评指标的思政精细化管理指标体系, 为精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借鉴。[6]董卓宁指出, 要运用好学生大数据, 正确处理数据整合、 数据挖掘、 数据伦理等问题, 以助力实现精准思政,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7]

研究者们从不同领域和视角对如何开展好“精准思政”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提供了参考。 然而, 当前有关“精准思政”的研究还很少, 精准思政的绩效管理研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精准思政的提质增效还有更多的空间可以拓展。 因此, 基于绩效管理视阈对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提质增效进行重新审视, 全面分析当前精准思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和现实困难, 全面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可以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精准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三、 精准思政绩效管理的本质内涵

作为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术语, 绩效管理已被广泛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而作为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更为关注过程管理的结果和有效输出。 所谓绩效管理系统, 就是通过建立绩效标准并且评估绩效以完成客观的人类资源决策的过程, 同时组织还要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以支持人事活动的开展。[8]绩效管理是组织内全员参与组织目标达成的全环节、 全阶段、 全过程和全场域以实现绩效有效输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持续循环过程, 组织能否实现预定目标与绩效管理有效程度休戚相关, 有效的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环节。

作为一个复合型的动态系统, 涉及高校精准思政这个系统的所有教育资源在不同时空中的正常运转都与绩效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此, 绩效管理在整个高校精准思政实践中居于中心位置。 精准思政绩效管理的本质在于以提升思政绩效为目标、 以提高思政质量效果为目的, 将“精准有效”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育人”实践中去, 通过目标管理、 绩效考核、 激励控制和考核评估等科学管理路径以实现思政教育的管理科学化、 绩效最大化、 实施精准化和质量有效化, 促进思政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四、 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的影响因素

精准思政能否实现精准化并提质增效, 与其绩效管理的科学性、 合理性、 精准性和导向性休戚相关。 精准思政绩效管理的实施进程和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 识别这些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首先, 目标合理性。 精准思政目标管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重要目标, 以目标的设立、 分解、 实施、 控制和检查为路径手段, 教育主体在精准思政实践过程中实行自我管理、 自我控制和自我厘正, 从而确保目标实现。 目标管理规划和计划的不合理、 不科学势必影响其他绩效管理环节, 目标管理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差异程度反映目标管理设计的合理性情况, 这是精准思政绩效管理的根基。

其次, 考核科学性。 绩效考核评估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的考核评估能够激发高校教育主体教书育人、 理论实践的积极性, 可以激活整个教学团队富有正能量并形成合力; 如果考核评估不够科学合理, 则有可能成为教育主体乃至整个教学团队实施精准思政的羁绊。 因此, 科学的绩效考核是评价评估者运用科学方法、 按照一定程序对与精准思政评价评估有关的内容、 指标、 方法、 人员、 时间、 方案、 结果等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 这个影响因素是精准思政绩效管理的最为重要因素。

再次, 激励多样性。 “激励的重要性表现在于, 它能够激发导致高绩效水平的行为。”[9]294激励是为激发思政教育主体实现其需求欲望和减轻其内心紧张程度而采取的不同激发行为。 因此, 激励及其手段至关重要。 激励手段是思政教育绩效评定评估者运用满足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和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来满足教育主体需求的工具, 有效的激励手段就是针对千差万别的教育主体而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手段。[9]295

最后, 反馈及时性。 评价反馈是精准思政绩效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 绩效评价评估者将评估情况反馈给教育主体来引导其朝着预设方向进行, 纠正偏差、 调整计划、 避免无效。 时效性是评价反馈重要的要求之一, 脱离此要求, 评价反馈毫无价值。 只有抓住评价反馈的时效性, 才能将评价结果信息有效、 有价值地反馈给教育主体。

五、 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对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体系进行规划设计, 是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 角色定位。 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正在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定位, 主要体现在功能定位、 内容定位、 教育机制定位和评价标准定位”[10]等方面。 高校精准思政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的前提是首先要重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定位, 这也是引导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不偏离预期设想目标的关键。 因此, 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前提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定位好自身的“新角色”。

其二, 自我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特定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下开展的, 环境对其有制约作用。 要实行精准思政, 必须对其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精准分析。 就宏观环境而言, 要借助PEST模型对高校精准思政的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宏观分析; 从微观环境视角来说, 要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精准思政自身的优势、 劣势、 机会和威胁进行微观分析。 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只有做好自我分析、 做到“知己知彼”, 才能实现精准化。

其三,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概念是由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12]299高校教育主体要先自上而下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期望达到的育人目标, 层层落实责任、 层层明确要求; 相关育人部门要进行目标分解和自我控制, 各自独立地付出行动并实现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高校思政工作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高校精准思政所要实现的绩效目标是教育的动力源, 如何制定、 分解、 实施和实现目标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 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点和终点。 目标管理是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体系重要的规划设计对象, 有着重要的引导功能。

其四, 考核评估。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重在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和“怎么改进”。[13]精准思政绩效管理评价更是强调和落实“精准思政进行到怎么样的程度”和“精准思政怎么去改进和提高”。 绩效考核评估是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节点。

首先, 确定考核内容。 根据教育部门和教育主体工作职责范围的工作实际情况参照“重点工作”“日常工作”“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进行分类。 其次, 选择考核方法。 根据考核内容和考核对象的迥异特点, 选取恰当的考核方法, 如自我评价、 同级考评、 上级考评、 KPI和360度考核等。 再次, 明确考核标准。 这是本环节的前提条件, 需要明确考评名称、 定量定性考核项目和等级评定等内容。 最后, 确定考核指标。 将精准思政实践中的重点工作和关键工作转化为绩效指标, 落实教育主体个人和教育部门的考核指标; 这是关键条件,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

其五, 激励控制。 这是精准思政绩效管理中的核心工作, 通过恰当的激励方式来控制和引导教育主体、 教育部门的行为走向, 确保其行为方向与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相一致、 相吻合, 借助激励方式来激发教育主体工作积极性、 创新性并使其富有工作热情和正能量。 一是要选择好恰当适用的激励方式(如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 二是要着重设计好评价评估环节, 如评估内容、 评估时间、 评估人员、 评估方法、 评估原则、 评估程序和评估成果等内容; 三是要关注绩效评估过程, 通过现场座谈会、 实际暗访、 材料审核和问卷调查等举措确保前序设计内容的落实。

其六, 评价反馈。 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 循序渐进的过程, 评价反馈作为关键环节, 有助于发现精准思政绩效管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实践经验, 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教育主体, 从而促进提升教育质量, 实现提质增效的闭环控制。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如果忽略评价结果的应用, 其绩效管理和质量评价将失去价值, 精准思政提质增效更无从谈起。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12]384, 评价反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图1所示), 借助“戴明环”(PDCA)循环来促进高校精准思政绩效管理有效乃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提质增效。

图1 精准思政绩效管理PDCA循环图

六、 基于绩效管理视阈的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一)构筑大思政格局, 合力推进精准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15]这不仅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而且给高校构筑大思政格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非一日之功和一己之力就能完成, 这需要高校构筑大思政格局, 充分促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思政”“实践思政”“校园环境思政”“社会思政”等协同配合, 形成合力, 产生溢出效应。 人人育人、 时时育人和处处育人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形成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目标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人”的普遍性特点, 同时也是新时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高要求、 严标准即有效性要求的关键。 高校实施精准思政“在落实普遍要求理念的同时, 还应加强统一规划和分类实施……体现出针对性、 精细化”[16]。 高校构筑大思政格局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宏观环境和前提基础, 实施精准思政是大思政模式的有益延伸, 二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二)强化精准化思维, 精准助力绩效管理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引入并借鉴精准思维的工作理念, 二者在目标、 对象和路径等方面有内在契合性。[17]高校精准思政不仅是一种工作模式, 更是一种工作思路与理念; 精准思政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对象、 目的、 问题、 结果等为导向, 强调教育的效率、 效果、 效能, 其实质是高校教育主体在选择目标内容、 教育对象、 教育内容、 方式方法、 教育载体、 教育管理、 教育环境、 教育实践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运用精准化思维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是以增加有效输出为根本目的的管理活动, 它与精准思政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 精准思政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和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关键举措。 精准思政绩效管理就是将精准思维贯穿于其目标管理、 绩效考核、 激励控制和评价反馈等绩效管理过程中去,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输入到输出过程中运用精准思维开展教育。 通过精准定位、 精准识别、 精准施教、 精准管理和精准反馈等多个环节, 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到位, 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运用大数据技术, 科技助推精准有效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技术也越发引起更多领域的关注。 大数据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既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18]首先, 构建“教育客体大数据”。 基于大数据技术来构建以教育客体为中心的数据集成, 汇集有关教育客体的共性问题、 个性问题、 实际需求、 个性特征等信息数据, 这是我们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助推思政精准化、 高效化的前提条件。 其次, 构建“教育资源大数据”。 汇集有关教育主体所能运用的包括教育方法、 模式、 环境、 地点、 内容等在内的各类教育资源数据库, 这是运用大数据开展思政成功与否的关键条件。 再次, 构建“大数据思政模式”。 借助各类大数据技术资源, 充分利用传统思政模式的优势, 结合互联网技术, 构建“大数据+互联网+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文化思政+服务思政+实践思政”的综合系统模式。 最后, 构建“大数据思政评估体系”。 搭建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现场座谈会、 问卷调查法、 材料查阅法等方法来开展效果评估, 精准发现短板与不足, 实现评价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 思政实践与思政需求的吻合性、 传统思政与大数据思政的协同性、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相互转化性。 通过大数据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促进精准思政的过程和结果更为精准化、 科学化。

七、 结语

精准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根本要求, 偏离了精准化,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无以为继。 因此, 强化精准思政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目标所向, 新时代高校实行精准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和必要举措。 推行精准思政的绩效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精准性、 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抓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才能不断适应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高要求, 才能实现新时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精准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