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干部培养的摇篮
——简述陕北公学发展史

2021-03-31文/尹

陕西档案 2021年1期
关键词:抗战办学革命

文/尹 恒

毛泽东在陕北公学讲演

1937年,陕北公学成立于延安,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创办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度民族觉悟与必要的革命知识的民族革命先锋战士。抗战胜利之后,陕北公学继续发展,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众多的人才,也孕育了新中国的众多高校。可以说,陕北公学正是革命干部培养的摇篮

在陕北延安的窑洞里,诞生了这样一所学校,它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毛泽东曾盛赞这所学校——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这所学校就是陕北公学。“陕公”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创办的一所团结各个阶层共同抗日的学校。它先后培养出逾万名革命干部,为最终夺取抗战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同时,陕北公学也是新中国众多高等院校的前身,是探索国内新型大学建设的开端,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风云际会创办缘起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全面抗战爆发,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随着国民党中央社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有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两党为合作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海内外许多有志青年和爱国人士,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都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延安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精神“灯塔”。一方面,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无数的爱国青年冲破层层封锁,从全国各地纷纷涌向延安;另一方面,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到达陕北时红军剩下了不到3万人,党员人数过少也与抗战初期的形势极不相符,因此短期内我党能否培养大量的干部,也成了关系大局的问题。当时由中国共产党创办,以抗战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的学校主要有两所:一所是培养党内中高级干部的中央党校;另一所是培养八路军军事干部的抗日军政大学。由于抗战需要大量的有生力量来作为补充,仅仅这两所学校培养的革命干部还远远不够,所以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具有普遍国民教育性质的学校,专门培养抗战革命人才,调动全民族积极参与抗战。

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经研究后决定,在延安创办一所新的学校——陕北公学,将大批的爱国青年培养为优秀的抗战干部,成仿吾担任第一届校长兼党委书记。

二、艰苦办学服务抗战

1937年8月,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认为抗日的教育政策必须“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必须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积极性,尽快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等等。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创办的陕北公学自成立起,就将培养大批适应新形势下斗争需要的干部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其目的是为培养具有高度民族觉悟与必要的革命知识的民族革命先锋战士。那么民族革命的青年先锋战士应具备的因素是什么呢?李富春曾在《对陕北公学与同学们的希望》中写到:“首先,必须具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建立一个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社会的高尚理想。这种理想必须是根据中国的、国际的环境出发,根据中华民族彻底解放的任务出发,才能使革命的理想与革命的实践联系起来。第二,必须具有热烈的革命情绪与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理想的实现,革命成功的胜利,不是一蹴而就的,由革命到革命胜利的过程,由对日抗战到抗战彻底胜利的过程,是千变万化迂回曲折的过程,是持久的艰苦的奋斗。第三,要具有勇于负责、勤于尽责、善于团结群众的才能。一个民族革命的先锋战士是必须要深入群众中,善于团结与领导广大群众的,以自己的忠实于革命为革命而奋斗不倦的模范去影响、推动与领导群众。”这些民族革命青年先锋战士,毕业之后分批地散布到全中国,领导着全国人民来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最后胜利。

陕北公学虽然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但现实的办学条件是极其艰苦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都非常贫瘠。为了克服办学的困难,一方面,学员们必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另一方面则是发动社会募捐。学员毕业以后,无论是去往前线还是留在后方,也还要为母校筹集力所能及的募捐。因此,学校还印发了一本《援助陕公》的小册子,对这所抗日烽火中的学校作了专门介绍,号召海内外团体和个人援助陕公。

从这份募捐启事就可以看出陕北公学办学条件确实艰苦,其教育经费多依赖于社会各界的捐款。毛泽东还亲自为《援助陕公》写了题词。

陕北公学的创办,也直接驳斥了当时社会上关于教育无用的理论,有不少人认为抗战时期根本顾不上教育,甚至认为教育无用,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因为要真正取得抗战的胜利,没有成千上万从头到脚武装好的革命分子,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那这些革命分子从哪里来?从抗战的教育中培养出来,增加抗战有生力量的工作和方法有很多,但是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办学校,陕北公学,就担任了培养抗战革命分子的任务。

陕北公学由校董会主持事务,定期开会,决定学校的方针政策。与国民党创立的大学不同的是,陕北公学开展的不是学历教育,而是类似干部培训班的短期教学,这点在陕北公学暂行组织条例里也有很明确的体现。

陕北公学募捐基金启事(陕西省档案馆馆藏)

陕北公学行政组织系统图(陕西省档案馆馆藏)

陕北公学暂行组织条例(陕西省档案馆馆藏)

陕北公学办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第一大特点就是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军事学习。陕北公学的定位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这与抗日军政大学的定位“七分军事,三分政治”有很大的区别。重视时事教育的更新和政治理论的学习,始终用最新的形势发展和时政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陕北公学的政治教育是很有民主性的,大小事务都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也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学校建设。《陕北公学暂行组织条例》里面就有一条明确规定“训育会议,每月必须开一次,并吸收学生代表参加”。此外,陕北公学还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生活检讨会制度,即每星期以班组为单位,召开一次检讨会,学员之间互相帮助,也可以给领导和教员提建议或意见,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性,促进了思想上的进步和思想上的团结。

陕北公学办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互相指导,活学活用。由于抗战工作的紧迫性,公学课程基本没有长期的学习,只有短期的训练,这就使得每个来求学的青年,必须在短时间内,获取一切必要的抗战知识,迅速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学校设普通队和高级队,普通队培养抗战急需的民运干部,学习期限一般为3至4个月,高级队培养师资力量及宣传教育干部,学习期限为一年。普通队学习课程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游击战争、民众运动、政治常识等。高级队多开了3门课程: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公学中必修课程,如国防工程、日本问题研究、各种政策、法令法规等,都是为了适应当时抗战形势的需要而设立的,在实际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陕北公学办学的第三大特点则是教育的中国化和通俗化,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对贵族式的洋化教育的一个有力反驳。公学培养干部的目标是使他们既懂得世界更懂得中国;懂得高深的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更懂得把这些理论通俗化。公学培养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者。陕北公学主张的中国化,并不是主张只有中国的东西才是好的,也不是主张反对全盘西化,相反,公学主张的要尽量吸收国际的特别是苏联的优秀文化的果实,将这些优秀文化的果实种植在中国的土壤上,变成中国的产物。通俗化不是要迎合群众,跟在群众后面跑,而是要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向前。概括说来,就是“理论中国化,理论大众化”这十个字。什么是理论中国化?就是在中国革命的要求下,来研究理论和讨论问题。什么是理论大众化呢?从内容上看,它是大众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从形式上看,它是简明的、平易的。

陕北公学能够在短时期内培养出数量庞大的革命队伍,与学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密不可分。建校之初,中共中央就陆续从国统区抽调了一批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来陕北公学任教。周纯全,是从原红四方面军调过来的,曾任鄂豫皖游击总司令,是一位经过长征、身经百战的老红军,由他教授的游击战争这门课,备受同学喜爱。社会科学这门课的老师则是艾思奇,他二十出头就凭借《大众哲学》这本通俗哲学读物声名远扬。到达延安后,他曾受成仿吾校长的邀请,为陕北公学写了一篇文章《哲学争论的回顾》。在思想战线上,艾思奇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论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对当时颇有影响的反理性主义、反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等哲学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学校还有吕骥、陈唯实、宋侃夫、徐冰这些优秀教师坐镇,学员们收获颇丰。“陕公”的教育方针之一就是“使学员获得革命的宇宙观、社会观与人生观,获得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与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知识。”除此之外,陕北公学还有一支特殊的师资力量——中共中央的高级领导人。毛泽东曾多次到“陕公”进行演讲,内容涉及到抗日游击战争、统一战线、革命军队建设、抗战基本规律、持久战、哲学等多个方面,深受学员欢迎。党中央的其他许多同志也都十分关心陕北公学的发展,也都先后到陕北公学作过报告或演讲。形势报告和演讲,既发挥了陕北公学办学的区位优势,又使得学员近距离聆听中央领导干部对世界形势和抗战形势的分析,快速地成长为成熟的革命者和抗战骨干力量。

三、桃李芬芳誉满天下

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变化,陕北公学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般我们将其分为前期陕公和后期陕公。这两所陕北公学孕育了新中国的众多高校。其中前期陕公经历了华北联大、华北大学到人民大学的变化,后期陕公则经历了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的变化。

前期陕公于1937年7月在延安成立,成仿吾、李维汉分别任正副校长。为了培育更多的抗战干部,1938年6月,陕北公学分校宣告成立。1939年夏天,日军加快进攻解放区的步伐,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多所学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7月7日,华北联大成立,随后不久,华北联大开赴敌后战场办学。华北联大成立时毛泽东曾亲临作报告,他在报告里说:“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像《封神榜》里的三样法宝一样,赠送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毛泽东在华北联大成立时作的报告,后来发表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三大法宝”的理论,就是从这里开始提出来的。

1941年8月至1943年,晋察冀根据地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日军对根据地进行多次疯狂扫荡,致使根据地面积不断缩小。面临着战争严酷、粮食紧缺、师生锐减的情况,华北联合大学坚持办学。6年里,为夺取敌后战场的抗战胜利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干部,它是我党在敌后战场办起的第一所高等院校,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按照培养新中国干部人才这一指导思想,我党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两所大学合并创立华北大学。在这一阶段,我党集中力量扩大招生规模,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大批建设干部。

后期陕公于1939年11月创办。党中央为了发展边区教育,培养更多的抗战干部,决定在延安复办陕北公学,一直持续到1941年8月。1941年9月,经党中央研究决定,后期陕公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为我国创办综合大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新中国建设和过渡时期的经济恢复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陕北公学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陕北公学学生上课时的情形

经刘少奇提议,党中央再三研究,决定以华北大学等校为基础,多所大学合并创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举行开学典礼,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至此,陕北公学将红色办学基因延续到了新中国。除此之外,华北大学还孕育了新中国一批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1948到1949年期间,为了适应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一些下属单位陆续脱离学校独立办学,北京理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众多知名高校由此发展而来。

而老延大则迁到西安,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陕西省政府主席马明方兼任校长。后期则更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1958年8月西北大学法律系并入,创办西北政法学院,这是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2006年11月,西北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陕北公学的创立,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教育的缩略图,是我党统一战线的智慧结晶。在烽火连天、极端艰苦的抗日战争环境中,陕北公学不辱使命,为抗战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新中国成立之后,又为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建设人才。其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像一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抗战办学革命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抗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