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一页同学录

2021-03-31轻哗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同学录书柜通知书

轻哗

不知谁先退出了这场青春,不知谁会先遗忘这份友情,或许青春的友情是人生第一个必须经历的离别。

青春如同一场终会散场的喜剧电影,年轻的友谊是这场华丽表演的见证,电影可以回放,而友谊如何安放?最后一页同学录,希望能唤醒储藏在你心底的友情回忆。

临近毕业,她不知为何,竟一天比一天感到惶恐。

她和其他毕业生一样,忙着拍毕业照,每天随着不同的同学出去吃喝、游玩,大把地消耗着最后在一起的时光。虽然和大家待在一起的时候,她感到很开心,但每当独自安静下来,她都能感觉到时间正在自己的眼前流逝。她想伸出手抓住些什么,到最后却终究是徒劳。甚至,连自己究竟想抓的是什么都弄不清楚。

又是半夜回到宿舍,虽然很累,但这天的几个姐妹,却谁都没有睡意。有人提出玩一个游戏,找出录取通知书比对当时的照片和本人现在的样子,众人一拍即合,宿舍顿时沉浸在一片翻找的声音。

她的录取通知书并不难找。双手将书柜上摞得高高的书用力一抬,果然看到了录取通知书红色的一角。她一只手支撑着那摞沉重的书,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向书柜底部探去,书籍摞得很高,对方抬得有些吃力。

随着那张红色的卡纸被抽出的瞬间,另一张薄薄的纸片随着她缓缓的呼气飘落而下。捡起掉落的纸,随着它的展开,一个圆圆的脸在记忆里笑着对她说:“你可不要忘记我啊。”是一张同学录,上面有不知名的日系卡通少女,有幼稚的涂鸦,有眼熟的字迹,大约八百字。

高中毕业那会儿同学录还十分热销,大家相互传写着从校门口拐角处文具店购买的五颜六色的同学录。最流行的款式是一种活页的,双手大拇指在银色的夹子上一按,打开夹子就可以将同学录一页一页取出,方便传写。

那时她就是这样做的,拿着取出的一摞同学录一张一张地分发着,偶尔也会收到从别人那里传来的同学录。发到最后一个位置,圆圆脸正插着耳机对着桌子埋头写着什么,看到她递过来的同学录,她抬起头来,拔下耳机,右手拿起桌上积攒的一摞同学录向她扬了扬,说:“看我这一堆,你得排队了。再说了,你的通讯录我还用写啊,你在我家楼下喊我一嗓子,我随时下来给你写个八百字,算了,你先把这张紫色的留下。”她装作生气的样子重重地把同学录拍在了对方的桌子上,却拍痛了自己的手,两人顿时笑成了一团。

圆圆脸叫乃依。她们的家只隔一条马路,然而在高中之前她们并不认识。分班排座的时候她在教室南面的第一排,乃依却在北面的最后一排,因此她们也没有很快地熟悉起来。

学校离家差不多有半小时的车程,一次她正随着车的颠簸倚靠在座位上昏昏欲睡,突然感觉到旁边的座位上换了一个人,她睁开眼看见一张圆圆的脸在冲她笑着。

她晃了晃还没从迷糊中清醒的脑袋,想了想,这个女孩似乎叫乃依。她对面前的人并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是个坐在最后一排常常大笑的高个儿女生……

不知谁先开了腔,两个人从一开始的互相客套聊到兴趣爱好,那个年龄女生之间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下车的时候,她俩几乎已经无话不谈了。

从那天起,尽管她和乃依在教室里的时候仍然不太走动,但也形成了一套属于她们自己的交流方式。上课乃依回答问题的时候,她总是有意无意地往后侧看去,乃依坐下之后,她会同时送过去一个微笑的眼神,乃依往往会吐吐舌头送一个鬼脸。

每天老师一宣布放学的时候,不管隔着多少个人,她总能找到乃依同样也在找她的眼神,她们会对视一笑,同一时间站起来比赛谁先到教室门口。在每天放学后三十分钟车程的累积中,她们的羁绊一点点在加深。

不过,就在日子快乐的流逝中,她也渐渐发现了她和乃依之间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她内向害羞,乃依则开朗大方。她们在向对方倾诉的时候,乃依总是能给她出主意想办法,而她总是一味地听,说不出所以然来。

越是认识到这一点,她越在和乃依的谈话中感到紧张不自然,她的表面仍然保持着沉静,内心的影子却越来越深。

终于有一天她爆发了。

放学前刚刚公布了小高考的成绩,乃依是三个A,她是三个B,她突然十分不想面对乃依,不想對她倾诉自己的心情,也不想听她对自己的安慰。回头往熟悉的位置瞥了一眼,看到乃依仍然在手忙脚乱地收拾着书包,她立刻拿起书包迅速地走出了教室。

走出校门上了车,她坐在了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不想让任何人发现自己的难过。公交车缓缓地起动又突然停下,气喘吁吁跑上来一个人,正是乃依。

乃依上车后立刻发现了她,像往常一样走到她身边坐下:“跑这么快,也不等等我。”她不搭话装作看着窗外风景。

乃依看了看她脸色,继续开腔:“考得不好,不开心?没事,小……”

“别安慰我了。”她打断了乃依的话,“我不想欠你的。”

乃依顿住了,她又接着说道:“你又来安慰我,我对连安慰也做不了……”她说到最后甚至哽咽了。乃依长长地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回家路上的三十分钟又陷入了昏昏欲睡的沉寂。

到站了,乃依先站起身来,她也默默站起来跟在后面下了车。准备去过马路的时候,乃依突然拉住了她的胳膊:“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想和你一起回家。我刚才好好想了想,你没安慰的时候我也很开心,我想我只是需要一个倾听的对象。你缺少主见,需要一个出主意的人,我愿意给你出主意,我呢,整天说这么多,但真正听我讲话的只有你一个。你就算不安慰我,你也是对我独一无二的朋友。”

说到这,乃依朝她挥了挥手,“就是这个意思啦,说出来好肉麻,明天早上六点半车站见!”当时自己的心情,她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后来她们又继续了一起回家的旅程,像往常一样,她讲,乃依也讲,乃依讲,她听着。

在最后一次回家的旅程下车前,乃依递过来一张紫色的纸:“拿着,我数了真的八百字,回家再看!”

她认出是当时的那张同学录,她笑道:“怎么,不让我去你家楼底下喊你了?”

乃依笑了笑,说:“我要出国了。”她愣住了,乃依又说:“你可不要忘记我啊。”

高考结束后是另一场战争,咨询学校、填报志愿、等录取通知书,等到录取通知出来的时候已经与乃依分离快两个月了。

她跑到乃依家楼下喊:“乃依——!乃依——!”无人应答。她想,已经走了呢。

第一个假期,她循着乃依同学录上给的门牌号摁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阿姨,看着她友善地说道:“乃依?你说的是原来那户人家啊,他们已经搬走了,听说是全家移民了……”

三年好友,分别四年,原来她们之间的联系只有一张薄薄的纸片了。

不知谁先退出了这场青春,不知谁会先遗忘这份友情,或许青春的友情是人生第一个必须经历的离别。经历分别时往往是懵懂的,大脑理智地编排着该做的不该做的事,心却如牵线木偶一般不知如何定位,只有在回忆中才会将这段分别酿成香醇的美酒,慢慢品尝。

这真真正正是我最后一页同学录了呢,她想。在同学录灭绝的年代,谁还会在为你真情实意写上八百字呢?她将紫色的纸片叠好,重新夹入录取通知书中,放回了书柜的底部,转身说道:“我没找到录取通知书,只找到了我的最后一页同学录,不如我们换个游戏,一起回忆回忆?”

谢春明摘自《触手可及的温暖,我倍感珍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同学录书柜通知书
入学通知书
一张录取通知书
满天飞的同学录 满天飞的回忆
整理书柜
同学录,你让我如何是好?
当纠结症遇上漂亮同学录
整理书柜
同学录(外一则)
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