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经济如何开局
2021-03-30陈君
陈君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海内外关注。本次会议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定向领航。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海内外关注。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顽强韧性。因此,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如何谋划经济发展大计牵动全球目光。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1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部署八项重点任务。相关专家学者表示,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匯点,本次会议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定向领航。
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一步
2020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21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事关发展全局。因此,要在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同时加大供需两侧的改革管理力度,尤其注重在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上补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短板,并疏通各节点堵点,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本次会议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迈好第一步作出了具体部署,而且重点突出。其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放在了首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决定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否能够顺畅运行,可以说,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之举。如果无法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突破,就很难有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也将耐力不足”。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重需求侧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周学智认为,需求侧的消费领域不仅是新发展格局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用“管理”凸显宏观政策调控更为柔性。“虽然目前消费有所复苏,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周学智说,“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了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并从汽车消费、家电家具家装消费、餐饮消费、农村消费等方面出台政策以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这为消费的持续复苏,从而带动‘双循环顺畅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种子和耕地问题”受到空前重视
对于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种子和耕地问题”得到空前重视。从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角度,会议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等。回顾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提到解决种子问题,还是首次。
贾晋京表示,“十四五”规划《建议》,突出强调要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粮食安全无疑是其中重要内容。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提出抓好种子工作意义重大。
2020年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总产量为13390亿斤,同比增加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但这并不意味粮食绝对安全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极端天气的影响使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国际粮食价格已有所上涨。因此,中国要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大力提高以种源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的高质量发展。”贾晋京说。
近年来,中国启动了国家种子基地建设,构建了以海南、四川、甘肃为主的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52个杂交玉米和水稻制种大县,以及100个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重点的良种繁育“国家队”。通过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中国种子基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强化。
然而,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亟需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如果中国种业不能及时补上研发短板,那么中国的“菜篮子”“米袋子”就可能受制于人。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值得期待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会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等具体要求。这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而近期,习近平以视频方式连续出席多场国际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预计未来10年中国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开放的、广阔的中国市场无疑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无限商机。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前11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8%,持续回暖;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预计全年减少40%下,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3%,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0年以来,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到33条,自由贸易试验区由18个增至21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及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继举办……这些都表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机遇,也为自身发展谋求先机。而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扩大开放的坚定态度。
在黄剑辉看来,进一步扩大开放,有利于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顺畅运行。中国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相关领域的关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措施,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从而吸引更多外资外企,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周学智表示,这将为构建新格局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给投资者和消费者稳定的预期。实际上也给外资和外企吃下定心丸,即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毫不动摇,中国市场也是全球的市场。
近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将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抗癌药原料、助听器、婴幼儿奶粉原料等跟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均在其中。同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部分协定税率、最惠国税率也将在2021年降低。
周学智认为,这些调整措施有利于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中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促进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