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FA青年建筑师奖决赛阶段成果
2021-03-30肖源
肖源
林盘竹院 | 设计师:柏振琦
我们以对传统川西院坝文化的理解为底层逻辑,通过“自然微干预”的建造方法,将“活竹”这一常见植物作为竹包院墙,围合成“院坝”。此围合系统,用加工后的竹篱作为结构支撑,将尚在生长的活竹往中心聚拢,形成了非常有趣的自然竹包。将民宿建筑与原来的民居建筑自然得做了分割。
在建造方面,这样设计的优势在于山地地形适应力极强,且经济,易建造。我们做了一个1/3竹包试验,4位工人,12小时内就完成了搭建工作。
林盘竹院中的大熊猫形态的民宿建筑,是对四川平武县文化在地性的探讨。这次的设计竞赛的命题,是为了提供给来平武拍野生大熊猫的摄影师而展开的。因此,我们以熊猫形态作为建筑的视觉表象,通过圆形木构+红雪松木瓦的营造来平衡建筑与建造性的统一。
穿斗公区(餐厅/接待),设计意图是在原先的穿斗建筑群落中,保留最完整结构体系的民居,保存一些过去的记忆。被保留的这座老建筑,一半是木构体系,并不精工,但仍有韵味。而这座建筑的另一半,用红砖砌柱代替了木结构,从而显得气质全无。因此,我们选择性的切去其一半房子,将这部分的留白配上新屋面,成为了入口院子。待客人拾级而下,随着木廊,来到院子。
林盘竹院 所探讨及畅想的,是对川西林盘院坝建筑形式的新解读,也是尝试使用”最小化干预“自然,所形成的自然建造体系尝试。
折园 | 设计师:陈丹平
规划红线范围内的3347平米的用地被一条东西向的村道分为南北两组建筑组团,南边五栋原有独立老建筑住宅被重新定义为此民宿客房的核心,設置有九间客房、接待入住门厅及公共对外开放的书吧、咖啡厅等主要功能,北边三栋建筑分别是厨房、餐厅和布草间。
南边客房组团建筑加盖一个完整的连续起伏的屋顶,从周边村落单体住宅形态中脱颖而出,赋予一种新的公共性建筑的形象。同时这个连续起伏“第五立面”与散落的建筑、保留的乔木、通道及入口空间创造出公共属性的灰空间与半围合的院落。围绕在屋顶下的公共空间结合五栋散落的建筑将九间客房有机布置,具有露台、错层空间等多样型客房体验。屋顶与建筑立面材料上我们采用当地地域特性的竹子,将其剖开呈片状排列,叠加形成整体的立面效果,与整个村落差异化的相融并置。北边组团餐厅空间与公共景观休闲区结合,公共景观场地不仅为入住客房人员提供户外休闲、漫步交流等功能,也提供一个村民开放性的社交活动场所。
山形栖居 | 设计师:陈曦
在川西北的土地上,群山延绵环绕,民居依山势起伏叠落。此方人居与山形地势紧密结合。FA公社位于“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四川平武,有能让人和动物在自然中尽情享受的丰富空间形态。
基于这片土地和风物,我们设想在起伏的村庄聚落中置入两片漂浮屋顶,进而在漂浮屋顶与其下自然地形之间塑造一系列不同尺度的空间,提供不同于常规民宿范式的空间可能。
开放地面:共享聚落
连绵的屋顶下,呈现出一个开放式微型聚落,不同客房朝向不同视野,而公区的室内外空间可供人放松休憩与交流。一部分公共空间在需要时可与村庄共享,服务于节庆和活动如篝火、表演等。
共生
原有场地上旧屋屋顶将被部分保留,作为曾经的痕迹与新建筑进行对话。新增构筑物延伸入旧屋,将不同时间序列上的空间以动态方式勾连起来。材料上,新旧色调和肌理既相互依托又并设对比,木与钢,泥土与石混,竹帘与幕墙,而室内外连续舒展的植被、土壤、风、阳光和穿行的人则柔化着直曲间的冲突,串联起过去和现在的印记。
感官自然
置身山林,希望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场所,自然采光通风贯彻在设计中。屋面格栅允许绝大部分室外构筑物下的土地得到保持——雨水得以渗透进土壤,植被可以穿过格栅屋顶的缝隙与之最终融于一体。
民主村民宿建筑设计 隐·居| 设计师:范江涛
鱼骨形总体布局vs.原子式分散布局
本项目的挑战在于,需在分散的两个地块中设计民宿酒店。地块1与地块2中的现状建筑位置不规则且孤立分散。
因此,为使两个地块联系更为紧密,我们采用了鱼骨形的总体布局形式,其中两地块中间的道路作为主脊骨或主道路,并从之延伸出次要道路,使我们能够很便捷地到达两侧的每栋建筑。
别墅vs.客房
为营造尊贵、私密、舒适的精致体验,我们选择将客房布置在架空的独栋木制别墅中,而不是在同一栋楼里。这种做法提升了私密感,并使我们能够布置户外的私属露台,以更亲近的方式连接自然。
架空的大堂建筑
大堂建筑架空于地面,从而在架空区域营造了额外的可使用的开放式公共空间,为宾客提供了社交互动的场所。在此架空空间中,我们设置了BBQ烧烤区域以及大长桌,用于宾客分享美食,或举行篝火晚会。
户外区域
引人入胜的户外公共区域设计可以成为酒店的卖点,并能为宾客带来美好的体验。除了中央道路作为冥想及户外休憩、社交的平台,我们还创造了经过创意设计的中国凉亭,并在亭下空间布置了社交聚会、游玩、休憩的功能和体验。
作为户外的特色构筑物,我们受中式门楼风格的启发,在位于项目场地入口设置了大门,昭示着跨过此门,美好的体验即将开启。
墟里云桥 | 设计师:黄斌
平武地处川西北,为盆周褶皱隆起形成的典型山地地貌,峡谷激流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海内昆仑山”和文人学者历来向往的山水胜境。
共享农庄项目所在老河沟是大熊猫、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东西两山夹峙,河谷地势相对开阔,因此当地民居多以桥为中心形成聚落。
“云中桥廊”
本案所处房屋集中于两溪之间的山亘头,并依地形朝外散布,基地位于聚落的中心高地,。我们发现山亘、沟谷的自然应力与民居、道路的人工构筑相对离散,空间聚合力和活力不足,设计试图发掘这片土地的精神和能量:共享农庄的服务中心以一座廊桥的形式飞架于道路之上,它来自“桥”的内涵与隐喻,叠合当地建筑的风雨棚架原型,以一种更轻盈澄明的“云桥”姿态出现。
“废墟之上”
捕捉和保留场地的建造基因和痕迹是设计的回应:对山坡两栋建筑的屋顶和上部高墙进行适度的摘除,留存下部安全的围护墙体;对场地内的建造石坎遗构原址留存;野生植被维系原生的状态。
在地建造
场地位于川西北地震带,建筑通过独立柱和局部片墙扎根于地、与架空的高位平台形成一个刚性厚重的基座,以传统竹编为模板的混凝土澆筑,粗粝的质感和老石墙吻合;上部轻型的“云桥”结构体系与传统木构建筑结构相仿,当地高性能竹钢作为承重和屋架支撑体系,V型柔性拉杆强化结构抗震的整体性能,并适于定制和现场组装。
大山里的星河 | 设计师:李烨
本案的建筑设计立足于保留更新传统的房屋,同时仔细倾听场地的自然关系,寻找新的空间结构介入的契机,从而保存并发展村落身份认同。
建筑基地位于村落边缘,横跨一条上山的路线,位于“烟火”与“自然”的交叉点,故因势利导,保留楔形的自然山体,作为组团核心的景观带,围绕该景观,其北侧部分布置公共功能,与上山路联系紧密,可以实现与村民共享公共空间,其南侧下坡较为私密,划分为客房区,便于集中管理。中间景观带设置连接通路“缝合”两侧。具体建筑设计做法,保留原有木结构,并以一个新的几何形切入建筑,形成新的空间体验。对老建筑更新其围护结构,从而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建筑形体和尺度,明显分为“内”、“外”两个向度,其中向外,照顾到周围村落的尺度,以低矮的屋檐形式为主,并保留部分传统立面,以最大限度融入环境;向内,引入新的尺度与形态,建筑结构同时形成立面,并采取当地传统材料,利用光线,营造“星火之路”的气氛。
我们希望在苍茫的大山中,以现代的建筑语言,开辟一条星光之路,连接过去与未来,既保留传统价值,又增加崭新的建筑空间体验。在这里可以植入文化、艺术、书店、民宿,一盏盏星火,照亮大山的一处角落,照亮熊猫村的扶贫道路。
大山里的星河 ·不动院子和方院子| 设计师:罗宇杰
村落处于高低错落的山体之上,房屋、道路的位置经过了村民漫长的生活选择,产生出非常有意思的自然错落关系。FA所选建设场地有上下两个院落,下院靠近马路、聚落紧凑有致、主房木架完整;上院只有一处紧贴周围民房的房屋、另有一簇非常好的竹。
设计策略是:维持现有格局不动、和既有场地有机嵌生。上院为“不动之院”:新修于旧、新补于旧、新生于旧;下院为“方之院”:新生于大地,与自然(竹)交织于一起。
“不动院子”:靠近马路的下院院落在上山的路径面高之下,主房是非常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木结构屋架,经过调研结构并无沉降,采取有机更新加建的办法,进行必要的结构加固和修缮,同时营造良好的采光和入口接待空间,正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处杂物(牲口圈)房,这些房屋自带排污措施,结构建造方式以砖为结构柱,穿插木梁架,大小尺寸非常利于营造独立民宿房间,也便于了卫浴排污的管道操作。
“方院子”:利用相对空阔、野生的场地,将房屋居间架空于起伏的大地之上,所在不同方位的居室自然得到不同的台高和独立的露台院景。让很有意境的一簇竹围合于方形的屋檐之内,增加必要的屋顶敞口,让光、风、雨水与人在“空间、房间”里面的栖息行为共鸣、共融、共生……
曲竹無堂 | 设计师:马科元
现代建造体系的在地性
因基地所处位置交通极不便利,因此设计之初就希望极大得削减建筑材料的运送量,然而要达到现代建筑的基本安全性,不论是钢结构、木结构还是砖混结构体系,最基本的三样建材“黄沙、水泥、钢筋”是必不可少。因此建造系统优先选择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系统,混凝土采用现场自拌。甚至放弃使用了分隔房间的砌块砖。在地性的问题体现在实际的建造体系当中,而不只是材料层面的乡愁感。
无堂
建筑的造型设计是建筑师最重要的工作,然而在这个基地之中,我们希望回到人们垦荒之前的自然旷野,因此我们将本已破败的房子复原成开垦前的毛竹林,就着地形的高差,建筑的功能隐藏于地下,场地回到了一种空,建筑的形式若“无”。
曲柱曲竹
竖向挺立是重力最直白的表达,压弯才是对重力的一种诗意的刻画。竹材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可弯曲的韧性,而且通过人工的火烤工艺,弧线曲率变得更加可塑,为人所驭。当地山上砍来的毛竹做了竹桥和竹亭,成为了场地内唯一可见的人造物。以一种曲张的姿态出现。这种曲竹的姿态甚至影响到了混凝土柱,使得混凝土柱也以曲张的姿态出现在空间中,同身体产生别样的互动。
乡村三部曲 | 设计师:史洋
突变 Mutation
一号场地:
现在大家都在谈美丽乡村,但对于“美丽”的定位与思考几乎呈一种压倒性的统一,回归到历史的某个片段,包括形态、制式、材料与建构。当然在回归“美丽”的同时,也带入了建筑师对现代性的自我思考。这固然没有什么错误,也是非常有效的介入乡建运动的手段,但问题是假如这成为乡村建筑的标准答案,似乎有点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我们试图将目光聚焦在被建筑师所诟病的乡村“不美丽”元素上,彩钢顶、五彩瓷砖、塑料、水泥抹面、砖混框架、轻钢这些在传统村落重如同基因突变式的元素,来重构一处对于当下村民来说最熟悉的乡村建筑,这种真实感与日常性,或许是“美丽”中最真实的组成部分。
进化 Evolving
二号场地:
场地中改造的建筑被包裹在一片传统建筑里,三开间的建筑屋顶逐渐抬高。这种演变不仅仅是在空间形态上,也运用在构造方式上。通过竹钢集成材料将结构杆件做细做密,与北侧的老房子产生一种对话关系。
欢乐 Joy
二号场地中的熊猫木屋,有时候盖房子,可能不需要讲太多,给人一种直觉性的欢乐便是一种价值。
村中聚落:梯田上的群岛| 设计师:王克明
一九七零年代的西柏林无法逾越的边界以及持续减少人口,O.M.UNGERS 和REM KOOHAAS提议将城市以绿色公园为背景,用点的形式发展城市功能,形成群岛式的城市规划。彼时的柏林与现在中国的乡村状况何其相似:快速褪去的人口和无法突破的宅基地,加速了乡村的凋零。
民宿作为乡村的新生事物,需要尊重原有村庄的机理,但功能上又与村庄近乎完全的决裂,成为村子中一片自给自足的飞地。因此本概念方案既是对设计竞赛要求的答复,同时也用设计的方式表达对乡村现状的一种思考。在原有的村子之中再造一个小型聚落,既可以独立于村子,又可以改善其景观环境。
项目群山环绕,民主村周边处处可见梯田,因基地红线范围内高差近10米,适合改为梯田造型。配以pier oudolf式的景观填充梯田台地,既可视为不可跨域的边界将基地在村庄中剥离出来,又是游人与村民共享的一处视觉中心。公共服务空间(前台、餐厅、加吧)布置与基地北端高处,可以享受开阔的景观视野。南侧低区以客房为主,高低起伏的坡屋顶既保证了客房隐私,也变成了景观的一部分。中间以室外的休闲区域(泳池、半圆剧场、开放庭院、茶室)分割客房与公区。
他者之域 | 设计师:徐浪
一九七零年代的西柏林无法逾越的边界以及持续减少人口,O.M.UNGERS 和REM KOOHAAS提议将城市以绿色公园为背景,用点的形式发展城市功能,形成群岛式的城市规划。彼时的柏林与现在中国的乡村状况何其相似:快速褪去的人口和无法突破的宅基地,加速了乡村的凋零。
民宿作为乡村的新生事物,需要尊重原有村庄的机理,但功能上又与村庄近乎完全的决裂,成为村子中一片自给自足的飞地。因此本概念方案既是对设计竞赛要求的答复,同时也用设计的方式表达对乡村现状的一种思考。在原有的村子之中再造一个小型聚落,既可以独立于村子,又可以改善其景观环境。
项目群山环绕,民主村周边处处可见梯田,因基地红线范围内高差近10米,适合改为梯田造型。配以pier oudolf式的景观填充梯田台地,既可视为不可跨域的边界将基地在村庄中剥离出来,又是游人与村民共享的一处视觉中心。公共服务空间(前台、餐厅、加吧)布置与基地北端高处,可以享受开阔的景观视野。南侧低区以客房为主,高低起伏的坡屋顶既保证了客房隐私,也变成了景观的一部分。中间以室外的休闲区域(泳池、半圆剧场、开放庭院、茶室)分割客房与公区。
小隐半舍 | 设计师:朱培栋
亲身现场直面平武县民主村的基地,被一条山径分割开的两块破败凋敝的场地,缺乏特征和风景的周遭环境,欠缺活力的乡村面貌,于我而言,如何通过这次建设为更多的项目关联方带来收益,是我最关注的最核心问题。设计在此被分解为三个部分:设计一种关系;重构一种业态;第三才是完成一次营造。
首先我希望这次建设能为民主村的广大村民带来利益和价值共享,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因此首先调整山径的走向,使其从1、2号院之间改道为从2号院北侧进入斜穿场地后再往西进山的方式,将2号院场部分场地与1号院整合,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景观厚度,并将2号院山径两侧的空间定义为可免费供村中老人孩童共享使用的村民客厅和书房,为村民的公共生活提供一个新的可能。
其次,根据经验,4间房的民宿上难以形成运营自平衡,因此将其业态调整为1号院中的4间中高端常设客房,以及2号院中在旅游旺季弹性开放,并可由村民书房分时段利用转换而来的背包客型通铺客房,该房至多容纳18个床位。这一调整从原始的单一业态转为復合业态,为民宿的资金平衡乃至未来盈利奠定基础。
最后,基于前述的调整,设计通过在地锚固和异质植入的对比,来完成本次营造。
这种对比和差异性具备一定当代自媒体传播的潜力,期望其能从流量导入层面为民主村的再生和村民的生活改善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