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感”到位提升学校竞争力

2021-03-30杨启锋

江西教育A 2021年2期
关键词:竞争力办学家长

杨启锋

竞争力是一所学校立足和发展之本。近年来,许多学校为了提高自身办学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刀阔斧地通过媒体报道、制作活动美篇等方式来宣传、包装甚至炒作自己。然而,这样的举措让很多学校外强中干,影响力“虚胖”,难以内化成持久的竞争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不仅要外树形象,更要守正创新内强素质,要让教师、学生和家长有“感”而为,提升办学公信力,打造“硬核”竞争力。

让教师有获得感

学校办学不仅仅是校长及中层干部这些关键少数人的活,作为根本多数的广大教师才是主力军。教师有干劲,积极上进,学校才能焕发出活力。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才能让教师与校长协同一致、同心同德,共同把学校建设好。

教师是否愿意站在办学的“正中央”,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获得感。具有向心力的学校必然会让教师在办学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教师在办学中如果没有强烈的获得感,就会对学校的发展熟视无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校就会陷入不温不火的境地。

学校发展既要依靠教师,更要为了教师,要让广大教师共享发展成果。比如在荣誉授予上,学校管理者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统筹“功劳”与“苦劳”,避免各级荣誉集中到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身上,最大限度地让每个教师都能获得自己应得的荣誉和獎励,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个性是教师成长的核心素养,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个性。学校要正视不同教师之间的差异,尊重教师的个性。学校应树立教师成长的主体意识,注重发展教师特长来“扩大内需”,给予每个教师自主成长的空间,充分满足每个教师多样性、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成长需求,张扬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要创造机会与平台,比如开设特色课程,让教师能够人尽其才,拥有更多的发展成就感。

让学生有存在感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受益对象,学校为他们提供怎样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就会展现怎样的成长状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其找到存在感,他们的才能才会被充分释放,才能由“观众”到“演员”,并尽情“表演”自己。

学校在实施整体化教育的基础上,应注重拓展和深化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培养学生成才。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规律,着力挖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独特的优势潜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增强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让他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对学生的评价是撬动学生成长的杠杆,学校管理者要构建和实施多元化且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评价体系,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办学氛围。学校要尽可能多地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找到发展的存在感,形成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学校可以专门开辟多元化、立体式的才艺舞台,定时展示宣传学生的特长作品和先进事迹,让每个学生都有“露脸”的机会。如期末进行多元化表彰和评价,评选出悦读之星、小歌唱家、礼仪小标兵、小作家、环保小卫士、法治少年……一串串琳琅满目的荣誉,让学生在成长中触摸到满满的幸福感和存在感。

让家长有认同感

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后援团,办学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众多家长对学校办学的肯定和认可是一所学校前进的动力。学校管理者要依托家委会,定期将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打牢学校安心办学的民意基础。

每个家长都是一本“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特色教育的重要载体。家长的文化水准、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形成的家风对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影响,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鲜活素材。学校可最大限度地释放家长的教育创新动能,形成家校合力,开发匠心独运的校本课程,打造学校教育“特色菜”。

学校要依托家委会平台,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作用,尤其在家校合作育人上的独特作用。比如精心组织家长深入挖掘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编写学校特色课程,向学生详细展现家乡浓郁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家委会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就近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为学校办学注入原生态的教育力量。

让教师、学生、家长各有所“感”,学校就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就会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竞争力办学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家长请吃药Ⅱ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