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食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30李娟
李娟
一、食育的问题与现状
从学校层面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
主张不明确。缺乏对儿童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的真正关注,缺少儿童视角,在思维的辨析、情感的认可、价值的判断与选择上没有统一的认识。
体系不完整。食育内容碎片化、片面化、政策化;缺乏基本框架、系统内容、实施模式和基本评价等体系的探索,没有持续性规划。
落实不到位。食育工作的主体与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形式、途径比较单一,无法保障相应的推广与实践;在社会层面中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无法形成合力。
二、食育的探索与实践
当食育遇上课堂
学生在课堂上调侃:“想吃个甜李子,没有智慧可不行。”有女生依照《落花生》的文笔,记录下自己和妈妈一起在窗台种葱,所学到的“不娇气、清清白白”的人生道理;还有南方孩子想体验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和妈妈一起亲手制作腊八蒜的有趣回忆并带来分享。书里的食物变成了实物,书里的文字变成了学生的优秀习作。
学生們对食物的天然亲近感,成为他们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读绘本《荷花镇的早晨》感受市井烟火气;看电影《小花的味噌汤》为小花妈妈的深情而流泪;一起学唱那首本土著名流行歌曲《藜蒿炒腊肉》,学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旁白给家乡美食做宣传。在班上召开“六一美食节”鼓励同学把家里制作的美食带到学校和他人一起分享,引得全年级老师都主动加入。
这种在学科课程、班级管理中加入以食物为载体的德育与智育相融,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点燃他们的热情,在学习与生活之间实现有效转化,从而获得满足感。
当食育进入校园
指导学生在校文明用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打造标准化用餐流程,餐前准备、用餐秩序、餐后管理等都有统一要求。用餐时有序的队伍、餐后用具的整齐摆放,让文明用餐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
当食育融入生活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龙校区是一所前身为村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85%以上的生源来自周边的几个村。虽然校内面积不大,但还是创造条件开辟了一块植物生态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种植各种蔬菜在学校落实劳动课程。请初中生物老师对生态园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要求各班不找家长当外援,选种、翻土、播撒,每一件事都让学生自己干,重在引导学生对劳动过程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许多意外收获。学生对学校的留恋度增加了,师生关系更亲密了,劳动智慧层出不穷,学生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超乎想象。这种以种植食物为载体,把体育、劳动教育、美育变成一种综合性的体验活动,让儿童的真、善、美得到了自由向上的成长。
疫情宅家期间,学校把握转化机遇,通过“新龙+”生活课程小组,推出一系列的线上课程。这种从认知、鉴赏到实践的分层教育,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也改变和丰富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在此次“赣随少年手拉手”活动中,五六年级的学生积极向湖北随州广水学校的伙伴们宣传南昌美食,教他们制作南昌美食。在活动中,学生用美食点燃生活的热情,用美食输出地方文化,用美食链接友谊的桥梁。这种以美食宣传为途径的教育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促进了社会交流。
无论是学科教育、校园德育还是家校共育,对于食育的多种探索与实践如同饮食中的“色香味”,是学生成长中难忘的回忆,也给“五育并举”体系增加了独有的味道。(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