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研究

2021-03-30

居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相关者建设项目利益

柳 迪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基础理论概述

1.1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特点

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均受政府监管,使得项目具有政府导向性较强,社会属性较强,利益相关者复杂性较高的特性,因此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管理严格。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必须实行代建制,代建单位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建设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二是项目投资大、风险大、影响大。它肩负着促进国家公共利益发展的作用,社会属性强,对项目完成水平的要求较高。三是利益相关者众多,人员协同性要求高。为保证政府投资的效益,项目建设受到地区财政、建设、审计、监察及其他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的管理和监督。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根据美国学者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任何能够影响或被组织目标所影响的团体或个人[1]”称为利益相关者,这是比较广义的定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克拉克森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如下。利益相关者是投入不同形式的资本或有价值的东西,并因此承担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这一定义引入了投资和风险的概念。结合这两种定义可将利益相关者定义如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满足以下四个特征的个体和组织,一是与项目之间有利益关系;二是对项目的建设有一定的投资,三是承担一定的风险,四是影响项目建设或受到项目的影响。

1.3 协同管理理论

H.Igor.Ansoff在《公司战略》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协同管理的本质是打破人、财、物、信息、流程等资源之间的各种限制,使它们协调运作以完成共同的目标[2],协同管理不但要实现信息及资源的共享,还应建立参建各方良好的沟通机制,更应该注重人的思想上的一致性和大局观,最终将分散的个体有序的整合为一体,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这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最终完成,成为一个参建各方满意的产品。

2 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分析

2.1 政府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研究政府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根据定义首先要对其进行识别和分类。在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定义特征进行识别,根据权限及责任的大小进行分类,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协调管理奠定基础。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决策、设计、施工与交付,在这四个阶段中会有不同利益主体,对各阶段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后,可根据米切尔评分法,依据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将其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

2.2 核心利益相关者

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建设项目协同性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看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有使用单位、政府代建制管单位、施工单位(包含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等)、项目管理咨询单位(包括设计、勘察、监理、造价等)。

2.3 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分析

从上文我们可得知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体现在四个对象,这四者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分歧,导致项目施工周期延长,增加项目的资金投入,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可以从以下具体情况中进行体现[3]。一是使用单位为了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会要求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变更与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存在分歧,出现利益冲突。二是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会出现施工费用超出施工预算,从而出现变更签证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导致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出现利益冲突。三是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当而出现的信息不畅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还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导致冲突出现。四是政府代建制管单位与使用单位在职责、利益与义务的划分还不明确,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作失职的现象,导致项目建设的决策受到影响,增加了项目建设的周期与资金投入。

3 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影响因素

3.1 资源信息共享

资源信息共享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利益相关者协同管理的前提,由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周期长,需要利益相关者根据项目建设需求,进行建设项目的合理化开展,保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资源信息的共享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掌握项目建设中设计的数据、技术、工程等方面的标准规范,相互进行信息沟通,使得相互间的合作有序进行,提升项目建设效率[3]。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根据项目建设的需求,进行数据资源及信息集成的规范,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信息,避免利益相关者出现数据或信息孤岛现象,并根据项目建设需求,进行网上办公、信息共享、数据查询、综合分析等功能的完善,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提供平台和条件。

3.2 有效的沟通机制

协同管理需要利益相关者摒弃自身的利益,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为中心,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配合进行项目建设,以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为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得利益相关者可以相互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通过实时监控设备、网络设备等,进行项目施工现场的监督,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信息共享,了解相互之间的工程进度,提高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度,有助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协同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合同管理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对合同管理机制的完善,对利用相关者进行监管,使得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更加科学化、系统化。首先,政府可以进行合同条款的完善,通过违约条款对投资人及建设单位进行约束。其次,政府应该在工程项目决策前,逐步进行建设风险的规避,使得项目建设具有规范性,可以进行合同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根据投资建设项目的要求及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做好项目建设前的提前预防工作,有助于降低项目风险,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最后,政府要对项目建设质量在合同中进行明确显示,在项目施工与验收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质量要求进行监管,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

3.4 利益冲突解决方案

项目整体的核心利益是工程质量实时监察、验收合格、资金不超概算、工期满足使用要求,当项目出现验收不合格或资金超出预算等情况时,会导致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出现冲突,影响项目的建设周期。因此,应该提前进行利益冲突解决方案的制度,当核心利益相关者出现冲突,按照方案进行调节,避免更大损失的出现。首先,要根据以往冲突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冲突原因的查找,根据原因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当利益冲突出现时,可以根据既定方案进行冲突解决,避免冲突的进一步扩大,做到局部最优化解决,从而为投资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做好保障。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运用协同管理进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分类和处理,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降低政府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对进行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调整,避免相互之间冲突的出现,使得利益相关者可以以政府建设为中心,摒弃自身的利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项目建设协同工作的开展,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相关者建设项目利益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