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科学膳食

2021-03-30朱涵彬李长滨潘春梅岳晓禹王梦蝶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膳食脂肪酸维生素

李 靓,朱涵彬,李长滨,潘春梅,岳晓禹,王梦蝶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次大考[1]。这次大考,考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威力,考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2]。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政府实行强有力措施,包括“封城、封路、封村”等,有效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目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国外疫情依然严峻[3-6]。

1 新冠肺炎与免疫功能

根据全球疫情数据,易感人群的发生、发展与预后(死亡或康复),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免疫功能及其营养、健康状况[7-8]。部分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在潜伏期早期,机体启动一种特异性的免疫应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可防止病程事态发展严重化[9-10]。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有效预防多种疾病。通过科学膳食提高身体素质及免疫力,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意义重大。

2 膳食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起到供能、构成和修复机体组织、调节代谢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作用[11]。

碳水化合物食物若摄入不足,会使人体供能不足、免疫力下降,减肥人士在疫情期间尤其要注意合理安排每日摄入量。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分子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在疫情期间,我们更需要鱼、蛋、奶、瘦肉以及豆类等优质蛋白质[12]。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主要作用是储存热量。目前,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13]。多食用与免疫细胞功能紧密联系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胃癌[14]、乳腺癌[15]等。鱼、坚果、橄榄油等都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疫情期间,人们可以多元化补充,特别是儿童,可以用坚果代替零食食用,有利于大脑、神经、身体的健康发展。郜海燕等[16]研究发现,坚果类食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作用强大,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作用良好。维生素和矿物质属于微量元素,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维生素A、C、B6、E与免疫力有较强的关联。维生素A能增强呼吸道感染的身体抵抗力;维生素C能刺激身体制造干扰素来破坏病毒结合;维生素B6、维生素E能增加抗体,调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17]。铁、锌、硒等元素与免疫功能紧密联系,具有促进机体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强抵抗力等作用[18]。膳食纤维能有效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改善肠道屏障功能[19]。食物中的膳食纤维来自植物性食物,如坚果、谷类、水果、蔬菜、豆类等。

3 科学膳食建议

任何食物都无法涵盖所有营养素。因此,科学膳食讲究的是均衡搭配,这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前提。在疫情期间,针对科学膳食建议如下。

3.1 多吃水果蔬菜

水果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因此,每人每天应至少保证摄入500 g蔬菜和200 g水果。张玲等[20]研究发现,补充膳食纤维能有效改善早期慢传输型便秘。对接受调查的82例便秘患者,通过运动、改变饮食结构及口服膳食纤维进行干预治疗,半年后对便秘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饮食结构以混合为主,治疗有效率高达86.67%。疫情期间,为减少外出,人们可以选择耐储存的蔬菜,如土豆、冬瓜、胡萝卜、西兰花、大白菜、番茄等。郭楠[21]研究发现,西兰花富含强抗癌因子萝卜硫素,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当萝卜硫素浓度为100 μg/mL(48 h)时,癌细胞抑制率可达97.10%。绿叶类蔬菜不易存放,可以少买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新鲜的蔬菜少量多次购买,以保证蔬菜营养成分不流失。

3.2 适量补充鱼类、瘦肉类、禽蛋类、奶类、豆类

鱼类、瘦肉类、禽蛋类、奶类和豆类可为机体提供优质蛋白质,建议平均每天摄入总量为120~200 g,奶类富含钙,每天可摄入300 g左右。坚决抵制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生鸡蛋或不新鲜的肉类,降低传染病风险。鱼类富含的ω-3(Omega-3)系不饱和脂肪酸,多食可降低患阿兹海默症、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22]。豆类俗称富含蛋白质的“植物肉”,坚持连续食用,能抑制胆固醇吸收,减少体脂含量,增强免疫功能[23],建议在日常饮食中每日摄入25 g的豆类及其制品。

3.3 多吃谷物类,重视食物多样化

我国的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提倡多样化饮食,不仅能增强身体免疫功能,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沈嘉等[24]研究膳食多样化评分(Dietary diversity score,DDS)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根据DDS评分进行组间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饮食的多样化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建议每天摄入谷物类食物300~400 g,选取不同的食物搭配,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使食物多样化,均衡饮食[25]。疫情期间,由于居家时间较多,建议每顿食用七八分饱为宜。孕妇尤其要注意少食多餐,保证食物多样化摄取[26]。

3.4 保证饮水充足

水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起源。在成人体内,60%的质量是水。儿童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80%。水能帮助营养成分运输,还具有抑制疾病的作用,人体的排毒也必须要有水的参与。罗教华等[27]研究发现,饮水中矿物质镁(Mg)能加速血脂的代谢,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疫情期间,要注意饮水充足,保证每天摄入水分2 000 mL左右。

3.5 少盐少油,控糖控脂

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经高温处理后易产生丙烯酰胺、亚硝酸盐类、杂环胺类等物质。这类高热量、低营养、高脂肪的食品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如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28]。Honerlaw等[29]研究油炸食品导致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结果表明,油炸食品消费频率与冠心病患病风险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 g,食用油不超过25 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内。

4 结论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全民身体素质的“大考”,也是一堂全民健康意识的“公开课”。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基本上是对症治疗,因此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非常重要。后疫情时代,应坚持科学膳食,改善免疫功能,保护自身健康。

猜你喜欢

膳食脂肪酸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秋天膳食九字诀
荷莲荳脂肪酸成分分析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鳄梨油脂肪酸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