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在建筑设计教与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1-03-30倪颖
倪颖
(上海长海医院,上海 200000)
在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下,虚拟现实技术应运而生,在VR技术日渐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设计教学改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VR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可实现教学内容情境化和自然交互化。教师利用VR技术可将世界中复杂的细节变得直观具体,学生通过VR技术可观察到现实中难以观测的现象。所以VR技术在建筑设计教与学中的应用可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人才,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教与学理念的贯彻落实。
1 VR技术的优势
1.1 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在传统建筑设计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书本或板书的形式教学,学生无法充分了解课堂内容,传统课堂较为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传统课堂师生互动性较差,教师只是作为教职者,其引导能力较差,在此背景下,导致建筑设计教学效率较低。相比传统教学,V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将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眼前,可帮助学生理解建筑设计这门学科。在VR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充分了解教师表达的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现实的空间,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建筑设计的理念及构型。
1.2 展示效果更为直观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通过模仿和构造的方式显现平面图像,VR技术可直观地将建筑设计效果呈现在学生眼前。VR技术的3D技术可烘托建筑装饰的气氛,让学生亲身感受建筑设计的魅力。
1.3 预算更为精准
VR技术在预算方面发挥着极为明显的优势,在VR技术的帮助下,可为客户提供痹症的效果图,让客户充分了解自身房产经设计后的样式,让客户亲身感受设计效果是否符合其预期。传统建筑设计效果展示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VR技术的便捷性与高效用解决了预算不精确和支出大的问题,可最大限度降低建筑设计成本。
1.4 提升建筑设计合理性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VR技术可让设计结构和装饰材料完美融合,绘图模式可实现现代化发展,符合现代民众需求,VR技术的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设计装饰的合理性,可为完善设计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传统建筑设计教与学与VR技术建筑设计教与学
2.1 传统建筑设计教与学
传统建筑设计教育学通常由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抽象知识的讲解,图貌展示大多借助板书的形式,无法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不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独裁者的身份,学生作为旁听人,相对学生而言,他们只能机械式地被动学习知识,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吸收。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建筑设计多属于抽象知识,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诠释教学模型,学生很少有自行发挥的空间,一方面降低实践课程比例,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2 VR技术建筑设计教与学
建筑设计课程对想象力有较高要求,VR技术迎合了建筑设计教学的思维模型,该技术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VR技术在建筑设计教与学中的应用,可将教、学完美分离,可让教变成引导,学变成实践与理解。VR技术通过软硬件平台的搭建形成接近现实的虚拟环境,学生可通过此环境深入感受建筑设计各类模块,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VR技术的视觉冲击可加深学生记忆,对其理解知识有着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学科教育的重点方针,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应用VR技术,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纯的主次关系,而是可以及时反馈的平等关系。相对建筑设计教学而言,需要大家不同的意见,通过意见筛选,得出最优设计方案,在VR技术的辅助下,建筑设计教学可通过不同的形式完成实验教学,比各种新式参与到多维度的思维空间,找出各类想法的优点与不足。总的来说,教师可借助VR技术与学生进行密切的合作,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可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深化建筑设计教与学。
3 VR在建筑设计课堂及实训中的具体应用
教与学是教学的两个分支概念,教是教师教,让学生理解知识,学是学生学,也是教师学,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磨合。明细教学目的,可提高教学效率,相比传统教学,将教学细化,可明确分工,为教学提供技术支持。VR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可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3.1 VR技术在建筑设计课堂教与学中的应用
3.1.1 立体物体的展示
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展示立体物体,VR技术可让二维图像转变成三维图像,可完美的展示立体物体。立体物体的展示分为如下几种:首先,选取将要呈相的图片,借助投影仪进行展示,如此只能将物体的某个角度进行展示,学生无法看到图片之外的视角,此种展示模式适用于某细节教学;其次,为实物展示。实物展示形式是十分常用的展示方式,但其存在显著缺点,实物只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体,且学生观察的视角只局限于某个平面,且无法对大型实物进行展示;最后,为3Ds Max展示形式,结合教学要求建立与其匹配的模型,通过鼠标控制转换角度,这种模拟方式较为理想,但其效率较低。与此同时,3Ds Max的动画需要预先设定,学生无法停播,不可挑选角度。
上述三种展示形式都有明显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借助VR技术构建和实物相同的三维物体,例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影响着整体的造型。此时可借助3DsMax进行建模,通过VRML语言构建虚拟境界,让学生在结构力学允许情况下,调整梁、柱比例,这种展示方式可增强学生实操能力。再比如,借助VR技术可把柱子陈列成柱廊,按照长度、高度、间距进行区分。VR技术可把原本枯燥的模型现实化,可提升学生体验感,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助力。
3.1.2 虚拟场景的构造
VR技术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可对特定场景进行构造,通过VR技术可将不同时间不同的地点呈现出来。在传统教学中,学习情境只能通过言语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描绘和学生理解存在断层现象,很容易导致教与学不匹配。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应用VR技术,可让教师的描述更具说服力。例如,在介绍圆明园时,传统教学方式为:教师列举大量的图片,并对其中外建筑进行讲解,在VR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让学生进入圆明园巅峰时期,让学生自行动手浏览圆明园的亭阁楼台,在学生体验过后,教师可让学生对照教科书进行比对,加深学生印象。在可行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佩戴VR眼镜,身临其境的感受圆明园的设计氛围,体悟圆明园的外观、空间布局及排列方式,深入了解其布局构思,这是场景是传统课堂无法提供的。
3.2 VR技术在建筑设计实训教学的应用
教与学不再局限于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发展。在建筑设计专业中,很多学生会接触到图纸,但图纸较为抽象,学生们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面临着图纸构建不合格的问题,同一图纸即便经过多次修改也很难让客户满意。在传统建设设计教学中,图纸教学都是借助CAD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局限性较大,因为图纸教学涉及大量的横切面和立体图像,CAD无法将这些信息准确的传达给学生,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图纸信息,一方面加大教学难度,另一方面不利用学生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应用VR技术,将CAD无法传达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更好地了解图纸信息,可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可实现教与学的目标。此外,VR技术可为教师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为其教授提供技术支持。
4 结语
如上可知,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VR技术愈加完善,在未来发展中,该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VR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利用其优势开展建设设计教学,提高知识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及集优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实践型人才,以此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