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2021-03-30张玉芳
张玉芳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3003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其对我国经济建设而言极为重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安全问题,安全管理问题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并且涉及整个水利系统的运行乃至我国的水利事业的发展。
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这不仅可以保障整体工程质量,而且可以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我们只有找到现存的安全管理问题,并且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够从根源上避免发生不好的情况,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施工。
1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都是规模比较大的,所需的施工人员也很多,这样一来安全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保证水利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另外,如果施工安全问题处理好了,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水利工程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基础建设工程,加强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应对工程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水利工程自身特点来看,其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和技术复杂等多方面特征,这也使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在一个水利工程开始之前,要选好建设的区域,如果地基问题没有处理好,后果将不仅是造成经济损失,更有可能会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此外,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与气候以及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要想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问题,必须准确分析目前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
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数量众多,大部分工人的文化水平层次以及专业素质较低,对于施工当中的安全规章制度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执行,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候的解决困境的应对能力不足。由于每个人都是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就算进行统一的安全培训也并不能避免一切事故,这是目前水利工程施工中继续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受体制固化等因素影响,水利建设管理效率不佳,其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发展变化的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从当前来看,部分负责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甚至对项目实际情况了解不全面,再加上基层技术人员存在安全意识低的问题,这都增加了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2.2 水利施工中安全管理不足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有很多的施工场地周围并没有设置明显的注意安全的警告牌,无法很好地将外部人员隔离在施工区域之外,这样一来人员就容易混淆,会造成一定的安全管理困难。从这一层面讲,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意识极为必要,这是有序开展作业的前提,在正确的管理理念引导下,管理人员可以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工程规律,做好前期对工程项目情况及数据资料的勘测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合理、可行的管理策略和施工方案,由此来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如果缺乏科学的管理,那么很难全面分析项目并实现宏观调控,因此会导致管理工作漏洞百出。其次,很多施工场地的相关领导对于安全的培训都只是应付了事,没有系统地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的系统培训。一些施工场所甚至没有完备的安全才做规章制度,即使有相关制度,也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很多都是在做表面功夫。要想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就要改变过去形式主义的安全管理,制服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并积极实施。
2.3 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地被人为控制,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大致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为因素的危险一般是因为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够或者是应急不灵活造成的,不过更多的安全问题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要想使一个水利工程施工顺利,首先要选好地址,其次就是周围自然环境和气候,如果这些自然因素不好,就会造成一些施工事故甚至发生灾害造成社会的巨大损失。因此,要想使水利工程顺利地完成施工并且以后为社会产生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尽可能减少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2.4 施工组织管理不够合理
合理的施工组织过程是水利工程顺利施工的必要前提,但是目前很水利施工现场都存在组织流程不合理、混乱的现状,这些不合理的组织程序会导致施工人员发生安全事故以及发生水利工程发生安全问题。当前,我国部分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甚至部分单位未能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再加上其尚未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这也就意味着当出现安全问题时无法及时提供相应的可行方案。要想避免这些安全事故,就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规章制度,此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施工过程中日益趋向于自动化操作,施工节奏很快。随着进度的日益加快,一旦缺失合理的组织制度,就会越来越难以进行安全管理。
2.5 安全事故应急机制缺失
在实际的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时并不受现场施工管理等的掌控,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必要的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事实上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人员总是无法积极应对,反而加剧事故的严重程度。究其原因,是工作人员过度自信,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安全意识,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安全应对措施不完善,导致无法准确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并给予合理有效的处理,反而加剧事故的持续破坏。因此,必要的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是合理规避安全风险的重要举措。
3 加强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措施
3.1 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为了更好地加强安全管理并落实相关制度,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首先需要增强管理意识及员工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技能考核来营造良好的内部风气。另外,施工单位的相关领导要增强安全问题的管理意识,对施工责任进行具体明确的划分,从上到下地增强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意识。
3.2 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要想加强施工安全,在一切工作开始之前要将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隔离开来,设置明显的隔离带及请勿靠近的警示牌,避免外部人员误入施工地造成安全事故。另外,相关领导要重视并且完善水利施工的安全管理规则条例,这样可以在施工时对施工相关人员进行更好的管理。贯彻水利工程施工相关准则时,要采取一定的奖惩机制,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追究第一责任人并且采取严厉的惩罚,保证今后的施工安全。改变过去对于安全培训问题只是走形式的现象,要具体落实到施工过程中。
3.3 解决自然环境带来的问题
受工程特征影响,水利工程的方案和作业进展很大程度受周边环境影响,因此相关人员需要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来降低这些因素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面对一些自然因素,首先可以对建设地的自然环境进行相关的调查,每天及时播报当地的天气状况,以及地下物质状态、周边生态环境等,利用好高科技,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明确的了解。施工期间,相关单位要做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排放和噪声污染等方面问题,要及时收集相关工作数据及监测资料,同时要做好对植被恢复和复垦情况的分析工作。
3.4 加强对于安全隐患的排查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导致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为,另一方面在于自然环境,因此在选择施工地点时要做好前期勘测工作,这是保障施工有序开展的关键。建立一个成熟的安全管理团队,进行专业的培训,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以后此类事故的发生。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排查安全隐患的专业能力,对以往的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减少之后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管理部门也需要提高对工程情况的审查严格度,通过及时收集分析项目情况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3.5 加强对水利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管理
要想水利施工的顺利实施,组织过程一定要设计得合理。在准备施工前夕,应该首先结合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环境的情况,制作出大致的施工过程的组织方案。制定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减少造成的人员和经济的不必要损失。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进度,保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才能够更好地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在高空和爆破工作的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3.6 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相关部门要通过宣传教育等形式杜绝相关人员的侥幸心理,针对以往的安全事故类型及原因,制定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方案,设立必要的安全责任人,监督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这样,当安全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不至于手忙脚乱,能够快速反应,降低事故的破坏程度。
4 结语
安全问题关乎千家万户,应该是各个施工单位应该重视的工作主题。就目前来看,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及质量要求,不断增强意识并创新方法,加快建立更系统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解决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只有今后更加注重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才能让水利工程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