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珠区三七互娱全球总部大厦项目设计综述

2021-03-30沈嘉琳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6期
关键词:停车位办公雨水

沈嘉琳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000)

0 前言

项目基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总部集聚区,是广州“一江两岸”黄金三角创新枢纽区域。项目区域目前已开通地铁8号线、APM线,可快速接驳地铁4号线,未来规划地铁18号线和地铁19号线,轨道交通联系便捷。同时,通过新港东路可快速接驳华南快速与猎德大道,可快速抵达周边城区。本项目地块北侧为城市绿地和华邦国际中心;南侧为和睦家医院,西南侧为磨碟沙花苑住宅区;东南侧为广东移动信息大厦;北侧300m为琶醍啤酒文化创意区。基地内东北方向视线遮挡较小,可望珠江。本项目是专为三七互娱打造的集办公、商业、休闲、运动于一体的生态商务办公大楼。

1 设计理念、设计策略

1.1 设计理念

建筑将企业文化精神与方形体量的关系视觉化,力求以建筑出发融入企业精神文化。三七互娱是全球知名的文创产业上市公司;以“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为理念,积极推动国产游戏的全球化发展,涵盖游戏,在线教育等业务板块,同时积极布局影视、音乐、艺人经纪、动漫、泛文娱媒体、VR/AR、文化健康、社交等文化创意领域;秉承“给世界带来快乐”的使命,致力于成为一家卓越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娱企业。

以此愿景概念出发,提出四大核心理念:①大湾区标志性科技总部:打造具备独特的科技总部大楼,立足行业标杆,成为城市名片;②全方位服务办公体验:结合空间与功能的需求,围绕企业文化,力求创造多维度服务,打造多元化服务环境;③互动式绿色节能生态体验:整合绿色生态平台及垂直绿化,休闲空间并置,营造适宜人与人社交互动的生态场所;④智能化灵活高效功能布局:智能管理及自动化服务,灵活高效地联动各个功能区块,充分激发空间的职能。

1.2 设计策略

①单元式模块设计理念。建造上适配装配式要求;合理控制建造成本;提升标准控制率、装配率;空间上灵活多变,多元化组合;②建筑智能化管理。实现建筑更高效的运维管理;提升使用者的安全便捷舒适;提升空间利用率及绿色节能;③企业文化的注入。给世界带来快乐;卓越、可持续发展;创新、进取、分享、尊重;④以人为本的功能向导。关注企业员工身心健康;舒适便捷的功能布局;轻松娱乐的特色空间。

2 总平面设计

2.1 总体规划

本工程是独立的超高层总部办公建筑,配置1处酒店、1处平价餐饮、1处茶室、1处托儿所、1处书店及充电桩,由裙楼、塔楼及地下室组成。项目整体建筑高度为172.5m,总层数地上37层,地下4层。其中,地上包括裙楼5层,塔楼37层。

本工程设计重视环境保护,力求环境不受污染,建筑单体在保证各使用空间舒适性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建筑的体形系数,既有利于减小施工难度,确保施工周期,又能降低成本。设计中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做到节电、节水、节能。

2.2 交通组织

场地共设置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分别位于场地北侧与东侧。北侧机动车出入口从规划的北横三路连通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及出租车临时停车泊,南侧机动车出入口从规划的北纵三路连通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

场地西北角为办公出入口广场,南侧为景观绿化广场。建筑首层南侧和西侧为骑楼,首层中部设置南北向贯通的24h开放公共通道,公共通道连通北侧办公出入口广场及南侧景观绿化广场。西北面为办公、酒店出入口,南面及公共通道两侧为商业出入口,形成了良好的不同功能的分流,整体布局满足办公人流与城市交通的对接。

2.3 竖向设计

(1)竖向设计依据:根据广州市区技术管理规定,及用地周边规划道路的标高条件。

(2)竖向规划设计原则:①建筑布局与现有地形配合,顺势而为;②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③方便污水和雨水排放。

(3)竖向设计概况。地块内地形平坦,高程在8.20~8.55m之间。规划废水、中水和给水由用地南侧接入城市管网。规划雨水由用地东侧接入城市雨水管网。

建筑物高度:26.00~172.50m。

区内道路坡度均采用平坡的形式。

区内道路纵坡坡向排水口,坡度≥0.3%,横坡0.19%~1.99%,入口坡度为1~2%,规划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05~0.10m。场地西北角地势最高,向东侧逐渐降低。

2.4 防火设计

建筑周边设置环行消防车道。北侧消防车道位于红线内,东、西、南三边消防车道借用市政车行道路设置。环行消防车道转弯内半径不小于18m,保证大型消防车及特种消防车顺利通行。

消防登高面位于场地北侧,局部借用市政人行道设置。消防登高面底边长大于塔楼周边长度的1/4,并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塔楼核心筒内设置两组消防楼梯及消防电梯,分别位于核心筒西北角及东南角。西北角消防楼梯及消防电梯组直通室外消防登高面,东南角消防楼梯及消防电梯组通过24h开放骑楼和公共通廊通向室外消防登高面。

消防登高面范围内均为硬质车行道路、人行道或硬地广场等,无构筑物、绿化小品和大树等阻碍消防扑救的障碍物。

2.5 停车配建

本规划区主要在地下设置地下停车库,并在地面设置少量临时停车位。地下共4层停车库,建筑面积22431.78m2,机动车停车位327个。其中,常规停车位228个,充电桩停车位99个,充电桩停车位数占比30%。装卸货车停车位共7个,位于地下停车库负一层。出租车临时停车泊位共7个,位于场地首层地面。其中,办公出入口广场设置4个出租车临时停车泊位,场地东侧邻近市政道路处设置3个出租车临时停车泊位。非机动车停车位共327个,位于地下车库负一层夹层,建筑面积497.52m2。

2.6 环境设计

场地北边城市公园景观渗透至项目场地,形成与城市互联互通的活力空间。北面广场开敞承接市政道路,有效组合合理的空间尺度,活化城市空间节点。南侧景观绿化广场增加建筑外部的空间层次,创造户外休闲,游憩等城市生活空间。群楼南面及西面沿街设置骑楼,延续城市街景空间。

3 建筑设计

3.1 建筑平面布置

本工程地上主要功能为总部办公、公建配套设施、商业。其中,公建配套设施包括1处酒店、1处平价餐饮、1处茶室、1处托儿所、1处书店及充电桩。塔楼共37层,裙楼共5层。建筑功能:1~2层为办公大堂、公建配套设施、商业;3层为多功能厅;4层为酒店;6层为24小时休闲餐厅;7层为员工休息区;8~15层、17~20层、23~26层、28~35层为总部办公(其中,11~12层西北角设置通高文化区);5层、16层、27层为避难层;21层为运动层;22层为展览接待层;36层为董事长办公层;37层为顶层活动区。

3.2 建筑立面设计

为适应岭南气候的特点,在建筑外立面上设计了一种模块化的表皮系统。通过控制模块的组合方式,形成东疏西密的合理遮阳方式,保证室内自然采光并可减少太阳辐射,实现高效的节能控制。疏密的组合也展现出立面灵动的变化,在提升建筑节能的同时赋予了美学的魅力

3.3 建筑节能

项目绿色建筑设计以创建环境友好、健康舒适、能源与资源消耗较低的公共建筑为基本理念。以建筑节能50%为基础,参照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中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控制项均满足要求,且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角度评价建筑的绿色性能,通过采用综合优化设计、适宜的绿建应用技术、施工控制及运营管理等措施,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本次评价范围为:广州三七互娱全球总部大厦项目,整体评价分值满足≥85分,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节能标准要求提高20%或者供暖空调负荷降低15%,节水器具采用2级及以上,外窗气密性能负荷国家现行相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且外窗洞口与外窗本体的结合部分严密。

3.4 海绵城市设计

(1)总体设计。本工程雨水系统流程如下:

室外道路、硬质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溢流井→室外雨水管线→雨水蓄水池→市政雨水管线;地面停车位、人行道、广场→透水铺装→雨水口→室外雨水管线→雨水蓄水池→市政雨水管线;建筑屋面→雨水立管→室外雨水管线→雨水蓄水池→市政雨水管线。

本项目通过路面雨水口收集雨水,同时结合地面竖向设计,将地表雨水径流收集至雨水管线,防止场内径流流出或场外径流汇入。

(2)平面布局。本项目用地面积6427.43m2,暂划分为一个汇水分区。在场地内设置的各种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室外可渗透地面率不低于40%,渗透铺装率不低于70%,室外雨水管线末端设置一座雨水调蓄水池。

4 结语

超高层项目救援难度大,在用地面积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防火设计。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建筑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办公、居住、休闲的构筑物,也是环境中一份子,应该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环境。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简述了超高层办公的交通、竖向、防火、环境、节能以及海绵城市设计,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停车位办公雨水
X办公总部
Base4Work共享办公空间
农事 雨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蹲守停车位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车位上的数
地下停车位不动产登记探析
开车出行的你,今天找到停车位了吗?
神奇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