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园园林施工技术要点
2021-03-30黄子凌
黄子凌
(广州市绿化公司,广东 广州510000)
1 工程概述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总改造面积约4.46万m2。本次景观优化提升工程以“显轴线、开界面、优空间、提品质”为核心,主要有增加活动平台及复合休闲运动区等;完善园路、平台、树池、花基等园建工程;梳理植物、迁移部分树种、修剪树木等;完善导游牌、指示牌、坐凳等配套设施的工程;完善给排水、电气等公用工程。
2 园建施工技术要点
2.1 挖土方及拆除工程
在进行挖土方及拆除工程前,应将拆除(或开挖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施工过程中基坑和沟槽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土回填;基底不得受泡,基底的淤泥必须清除干净,其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杂物与旧桩必须处理。考虑到三、四月雨季,计划管井、管沟、行车地面、土方开挖平整后马上落混凝土垫层或稳定层进行封闭,以达到保护地基土目的[1]。在进行铺装拆除工程时,为保证材料和机械的进出,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和施工进度计划,分地块由内往外按退场顺序拆除原有铺装,原有仿石透水砖铺装采用机械拆除,原有花岗岩铺装采用人工拆除,用载板对保存完好的花岗岩进行回收,拆除前需对铺装进行淋水防止扬尘,拆除工作在白天进行,晚上10点后集中清运,需打凿拆除的集中在周末进行。
2.2 铺装工程
在进行铺装工程前,首先要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检查核对各区域铺装图纸标高关系,是否需调整标高。
2.2.1 铺装石材前准备和技术措施
进行石材铺装前,基层混凝土应浇筑成并达到一定强度,清理干净表面的杂物。弹线控线需要根据现场石材铺装图进行划分弹线,作为检查、控制石材板位置,在基层上根据设计标高和位置打好横向桩和竖向桩,纵向线每格板块宽度一条,横向线按铺装进展向下移,移动距离为板块的长度。在铺装砂浆之前再次将混凝土垫层清理干净,喷水湿润,刷一层素水泥浆。铺砂浆时要根据水平线,定出地面找平层厚度,拉十字线,用干性水泥砂浆垫层。铺好后用大杠刮平,再用抹子拍平找平。找平层高出花岗石地面标高水平线5~8mm。砂浆铺设完成后将花岗岩石材板放置在砂浆层上面,用橡皮锤找平,然后将花岗岩石材板拿起,在砂浆层上浇适量水泥浆;同时在花岗岩石材板背面涂素水泥膏,再将花岗岩石材板放置在找平好的砂浆层上,用橡皮锤按标高控制线和方正控制线锤平、锤正[2]。铺石材板安放时四角同时落下,用橡皮锤轻击石材板,根据控线找平找坡,铺完第一块向侧向后退顺序铺装,石材板块间板缝要满足设计要求。石材铺贴完毕后,对石材缝隙进行清理,除去杂物。当花岗岩石材板面层强度达到可以上人的时候,进行勾缝,选用同种、同强度等级、同色水泥膏或专用勾缝膏,保证缝隙顺直、平整、光滑、颜色与石材一致。
2.2.2 铺装石材安全质量措施
在铺装工程中,严格把控石材质量,检查是否存在空鼓现象、铺装面是否齐整、石材缝隙是否均匀。对不达标的铺装石材及时拆除重铺。在大型石材搬运和切割过程,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铺砌石材板块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做到随砌随用干布揩净石材面试的水泥痕迹。在施工过程存在噪声和扬尘的影响,针对这几点要制定专门的防治方法。石材地面完工后,应尽量封闭或在其表面用土工布或细砂覆盖保护。
3 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 苗木的选择与土壤改良的技术措施
在进行苗木的选择过程中首要的标准就是苗木的生长状况良好,栽培后能够符合预期的要求,这是进行绿化施工的关键保证,也是衡量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本文中所提到的绿化工程中主要选取了以悬铃木和香樟为主题的苗木,对于这类苗木在进行选择时应当尽量选取长势健康、形态没有重大损伤或缺陷的树材,苗木选择完成后需要借助标识工具对苗木进行依次标号处理。
苗木的生长状况直接决定了绿化工程的质量,而栽培苗木的土壤则直接关系到苗木的未来长势,因此在进行绿化工程时需要严格把控土壤的条件,在进行苗木迁移栽培前对土壤进行一定的改良。例如,可以借助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翻耕,从而使土壤的疏松程度达到苗木生长的标准,并对土壤周围以及内部的杂物进行人工清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生长条件较为严格的苗木对于土壤的酸碱性也有着一定要求,例如喜酸性的苗木在栽培时应当将土壤的pH控制在5~7左右,这样能够满足苗木的环境要求[3]。对于土壤进行改良的具体方法如下:
(1)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状况,促使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保证植物生长的养分需求。常见的有机肥有泥炭、油饼、鸡粪、菌包等。施用油饼、鸡粪、菌包前必须确保其已腐熟,否则易造成植物生长障碍,如抑制发芽、“烧根”、僵苗、黄化、生长衰弱甚至死株。
(2)复合型土壤改良剂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改良土壤。这种改良剂的主要成分是苗木在生长发育期间所需的矿物质以及一些促进植物茁壮生长的激素等,通过施加土壤改良剂能够增强土壤的活性,同时抑制土壤中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物质,保证土壤中的养分能够供给苗木的正常生长,总之,复合型的土壤改良剂在绿化过程中对于提升土壤的肥沃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3.2 苗木的迁移准备
在进行苗木迁移工作前,首先要进行迁移前的准备工作,其主要包括场地清理、编号定向和支柱、捆扎三项内容。在场地清理工作中要把树干周围2~3m以内障碍物清除干净,并将地面大致整平,为顺利移植苗木创造条件。人工清除迁移定植范围内绿化土层中的各种垃圾,确保植物种植层的土壤质量,并将清理出来的垃圾进行集中清运。通俗而言,编号就是为了防止进行苗木移植时因识别不清而导致移植错误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对苗木进行一次编号后进行移植时就可以迅速有序地完成苗木移植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发生错误的概率,并且还有助于完成后续的绿化迁移档案记录工作[4]。由于植物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因此为了保证苗木在移植后仍能获取充足的阳光,在进行移植前需要进行定向标识,从而保证移植后苗木的健康生长。为防止在挖掘时出现或发生树身不稳等现象,在进行挖掘是需要对苗木进行一定的支撑保护,一般采用3根竹子或杉木进行支撑,支撑时应使3根支撑竹受力均匀,特别是避风向的一面,支撑竹的长度不定,底脚应立在挖掘范围以外,以免妨碍挖掘工作。
3.3 苗木的运输
苗木的运输对于苗木的外观形态和健康状况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苗木的运输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面对苗木发生磕碰而导致变形等问题,在装车和卸车的过程中要轻装轻卸,特别要注意保护苗木根部的泥球的完整性。对于乔木而言,在进行运输时可以在树干等关键部位包裹一层草包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而对于乔灌木来说,则要注意进行装车时不能装载过多,防止因压力过大而损害苗木的枝干等部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苗木的运输工作通常会在夜间进行,在天亮之前抵达栽培地点,这样能够对苗木起到保水的作用,当苗木抵达栽培现场后应当尽快完成移植工作。
3.4 苗木的修剪
种植前树木均应进行修剪处理。修剪是为了保持伤根后吸收水分量与枝叶蒸发量的平衡。在保持树冠的整体形态前提下,主要是抽稀,剪去重叠枝、交叉枝、下垂枝、徒长枝以及过密的弱枝。对根部不平的切口要剪平,种植前于根部喷洒0.1%奈乙酸,以促进新根快长,根的伤口处涂唰0.1%奈乙酸+羊毛酯,防止伤口腐烂。
3.4.1 苗木修剪的重难点
公园内游客众多,同时高空作业多,其安全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对于中轴线区域而言,主要树种为细叶榕,树木规格大,乔木干枯枝、无用徒长枝、过密交叉枝、下垂枝、内膛枝、阴枝、偏冠、树体倾斜等情况较为严重;对于次轴线区域而言,主要分为白兰地块、细叶榕地块、其他苗木地块,区域中乔木干枯枝、无用徒长枝、过密交叉枝、下垂枝、内膛枝、阴枝、偏冠、树体倾斜等情况较为严重。
3.4.2 解决方法
①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围蔽后,施工现场仍要摆放施工标志牌、条带彩旗,设置安全隔离区。施工期间严禁一切车辆、行人进入隔离区,夜间施工时,需增加警示灯;②在中轴线区域中,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及机械进场,将公园入口行道树修整至树形对称、树形优美、减少病虫害、提升景观效果,乔木干枯枝、无用徒长枝、过密交叉枝、下垂枝、内膛枝、阴枝、偏冠、树体倾斜等修正;③在次轴线区域内对于白兰地块、细叶榕地块修剪过密的枝条,并将部分病虫枝、干枯枝、无用徒长枝、过密交叉枝、下垂枝、内膛枝、阴枝、偏冠、树体倾斜等修正,现场需达到环境采光通透、光线充足、树形优美的效果,并减少病虫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某公园的景观优化提升为例对园林施工过程中的园建和绿化施工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其中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阐述。总之,不断加强对公园施工中技术难点的突破和研究,对于促进公园建设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