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1-03-30周宏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5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设计理念

周宏

(成都惟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0 引言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建筑产业作为主要支撑产业更是发展迅猛,民用建筑在建筑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不断提高的需求,建筑设计师需要改变传统民用建筑设计的一些设计理念,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更合理地融入建筑设计中。在保证满足建筑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大力宣传绿色节能、生态环保的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构建全民绿色建筑生态环境。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 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不能单单只是局限在建筑设计阶段,还应该包含建筑施工过程及全生命周期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因素。所以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要将节能环保放在首位,使新建的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生;在具体的营造阶段,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最大限度减少自然资源的损耗,合理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建筑的全生命使用周期内,要保证低能耗运行。只有坚持绿色建筑理念,才能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生态化的绿色环境,推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2 绿色建筑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的原则

2.1 环保原则

要切实实行绿色建筑,首要条件就是要遵循环保原则。建筑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单要耗费大量的建筑材料,还会消耗很多的能源,甚至还会污染环境,破坏大自然中动、植物乃至人类本身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且开始以身作则,小到从身边的垃圾分类,大到我们居住的房屋,都在追求绿色环保。我们探求的绿色建筑,正是绿色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用建筑设计方面,设计师务必要遵循相应的环保原则,优先选择属地化本土建筑材料,坚持抵制使用高污染、高能耗的一些建筑材料;同时,还要积极跟进国内外建筑类的资讯,及时了解更加先进的一些新材料、新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害。

2.2 合理性的宜居原则

在绿色建筑规划的初期,不能忽略宜居这一基本原则。设计、建造出来的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居住;但居住只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应有更高的要求,即让居民更加舒适。为了更好地实现宜居的这一原则,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拟建建筑所在区域内自然环境的因素,要将声、光、热、风等自然要素和建筑物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确保建筑物室内的日照条件、空气质量及温度湿度等达到舒适性要求;在景观设计方面,合理配置本土植物绿化环境,并有意识地利用绿化带的隔离效果削弱、控制室外噪声、改善局部小气候等,营造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生活的舒适性室外环境。

2.3 节能原则

绿色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降低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我国传统的建筑行业建造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多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范围,例如黏土砖,既毁坏农田,又耗费大量能源烧制;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来进行建造,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也会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舒适度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在建造过程中,如果不对机器设备和建筑材料采取相应的节制、更新手段,将会导致很大程度上的成本浪费,对经济利益也会带来相应的损失。而绿色建筑在其设计理念中,充分体现节能这项基本原则,引进更多的绿色可再生建筑材料,相应也减少其他能源的不必要消耗。因此,节约成本,进而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收益。

2.4 实现建造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原则

建筑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外观、功能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以确保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持续为人们提供舒适、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最好体现;新时期绿色建筑是目前能保证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其绿色建筑理念就是通过相应的绿色建筑技术,来达到人类发展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民用建筑的建造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建筑材料,为了能够更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整个建造过程必须根据不同建筑材料的不同特性,从中挑选出适应性的绿色环保建材加以运用,并不断地加大绿色环保建材的使用比例。另外,借助科技的发展继续挖掘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及先进的技术工艺,来持续降低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及对工地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唯有坚持绿色生态的这一设计原则,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绿色建筑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3.1 合理选择民用建筑建设用地

在民用建筑营造过程中,合理选择建设用地是重中之重。这不仅关系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生命周期,还会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之前需要对建设用地进行细致的考察,一方面需要对建设用地的地形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特点进行勘察,根据收集到的各项数据,来判断该用地是否适合用作建设用地来开发建造;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考察当地的气候条件,从而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保证所设计的方案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以及采光,从而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例如,用地的地理位置不能有洪涝灾害、滑坡等潜在风险、土壤条件不能有放射污染物、气候条件要有适宜的日照及风环境等。另外,更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该地区内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尽可能减小环境压力;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地区、生态敏感地区,要谨慎考虑土地的使用率,尽可能在不破坏原有生态、土壤条件、地下水资源等的情况下,制定适宜的土地使用策略和使用强度。这些都需要采集到相应的信息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3.2 选择绿色环保的节能建材

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在实际的建设实施过程中,务必要以绿色环保理念为基本的出发点。相较传统建筑材料,绿色建筑理念强调在建造中要尽量减少材料方面的使用消耗,优先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以期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能耗,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及污染。例如,采用高强度钢筋、高强度混凝土等新型材料,节省材料整体用量;优先选用当地生产的建筑材料,节省材料运输方面的成本;提高可再生材料利用率;弃用原来大量采用的黏土砖等高能耗、高污染材料等。另外,还应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建设材料。

3.3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建筑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如何节约运行能耗也是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节能,还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风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等都是可以加以有效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根据场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必要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为建筑提供一些辅助电能;可以通过合理的平面规划,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节省照明用电,利用自然通风节省空调能耗;可以利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节省空调用电;可以采用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节省夏季制冷、冬季采暖的能源消耗;还可以收集雨水,来浇灌园区内的绿化植物以节省水源等。一方面通过各种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及不断提高其利用率,来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

3.4 应用智能化的绿色建筑技术

在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并适当减少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在对民用建筑进行绿色设计的时候,也可以适宜地引入智能化、自动化等相关的绿色建筑技术,与世界的先进技术保持一致。例如,可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行能耗进行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对光照度、温度等的智能化感测来实现人工照明、室内空调的自动调节,进而减少能耗。设计师必须要将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充分结合起来,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更新

4 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建筑理念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能源紧缺、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够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建筑设计领域也尚处在边学习、边实践的阶段;因此,需要建筑设计人员积极响应国家的建设指导方针,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并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促进现代化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被动设计技术、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等新兴技术,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来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建筑设计理念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