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与瓷:传统村落旅游中的非遗振兴整合展演探讨

2021-03-30刘德鹏

广东茶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采茶戏村落茶文化

刘德鹏

(宜春学院 江西宜春 336000)

联合国于2019年12月19日表决通过了“国际茶日”提案,“国际茶日”定于每年的5月21日,该约定主题日引发了公众对茶产业、茶习俗的更多关注。2020年5月21日中国随之迎来了首个“国际茶日”,不少地方以茶会友,举办了线上交流、线下茶道表演等活动。其实,在“国际茶日”主题日之前,中国各省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茶博会以供茶及与茶产业相关的产品展销交流,而“国际茶日”带来的纪念活动有助于引发公众效应,使相关关注从业界内拓展到业界外,普通受众对“茶”活动的关注也不再局限于日常饮品,对于追求深层次体验的旅游者而言,从茶文化入手拓展其文化旅游体验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今,发展旅游业已然成为不少地方振兴乡村的路径选择,传统村落以古为名,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在古色与村俗的双重作用下,当前古村落旅游主要体验在于看建筑、赏民俗、解宗祠、读史料,探究传统村落中的茶与瓷的非遗共展空间,拓展传统村落旅游产品层次是有待关注的议题。

一 相关研究

茶经济与瓷文化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对象。在CNKI中,以茶为主题进行搜索,汪莘野发表于1993年的《世界茶业经济的演进》[1]是可查的有关茶经济较早文章;徐永成在2002年发表于《中国茶叶》的文章《世界茶业经济及发展趋势》[2]评价了中国茶地域上北绿南红的特征、各国茶产业的不同扶持政策和加工技术,茶已呈现出多元化消费的趋势,进而指出茶经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旅游业持续深入发展,有关茶与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研究内容有:

①评价和分析茶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的评价与挖掘中,茶及与茶相关的事项活动被认为是旅游资源的类型之一,茶文化旅游是可以集茶文化生产、观光、娱乐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3];朱世桂等[4]认为茶文化旅游资源有大众化、休闲体验性等特征与价值,饱含了生态价值;李维锦[5]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茶文化旅游可以作为精准扶贫、与茶叶经济相互促进的路径。

②茶文化的旅游模式,应根据资源特色、各方利益进行选择,将开发者利益、游客需求、当地资源特色和产品设计等要素纳入模式中[6];在体验经济的当代,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应当通过 完善配套设施、挖掘当地文化底蕴、保护资源环境,强化文化品牌运营[7];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乡旅游应以茶乡生态自然环境为基础,创新形式、树立品牌[8]。

③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如茶具、茶叶等商品,茶博物馆及种茶、采茶、炒茶的体验[9]。总之,关于茶旅游方面的研究或是基于价值的整体判断,或是基于实证的考察分析。

有关瓷的旅游方面的研究有:

①陶瓷文化旅游开发,例如,可以开发陶瓷生产、工艺品销售和实体文化旅游[10]。

②陶瓷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营销设计上应立足本土文化,应该进行艺术学创新[13],对外营销应讲究宣传策略,发挥网络优势,建立电子营销系统[12];郭黎黎等在2020年评述了《功能陶瓷材料及制备工艺》,提出把陶瓷材料应用于茶文化纪念品设计中,而实践中将陶瓷作为茶的包装材料也时常可见,精美但不便携又让消费者纠结。

综上所述,茶与瓷都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实践中的可同时空性与研究中的单线状态形成反差。茶与瓷是两种具有产业链又富有文化性的资源,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本文希望发挥非遗的旅游价值,将陶瓷与旅游融合发展,探讨茶与瓷的整合利用。

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古村落亦是俗称,是民国以前建立的、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景观的村落。当前,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数量众多,宏观上的研究有地域传统村落的空间演化、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旅游规划的策略方法等,这些研究以范式理论对传统村落旅游地理、开发与管理提出建议;微观上的研究则是以某个具体的古村落为基地,研究内容多样,如旅游开发中运用文化的手法和原则、游客的旅游感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状态与保护村民利益的建议等。关于传统村落的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上,关注建筑修葺与利用,农业、生活、民俗的开发与设计,鲜有非遗资源的微观视角研究。

传统村落发展旅游并不矛盾,而不科学的开发与不到位的观念造成了困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村落发展旅游的核心目标[13]。基于茶与瓷的文化性与关联性,本文从微观视角探讨传统村落中的茶与瓷两项资源的整合开发。

二 旅游展演中的茶、瓷文化传播现状与问题

问卷调查是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供调查对象填写的一种调查方式,论文使用问卷调查法以获取游客茶艺旅游体验信息。问卷通过问卷网发布调查,共收集问卷455份,有效问卷450份,其中,女性占比42.22%,男性占比57.78%。同时课题组先后到访大理、景德镇和漳州进行了实地调查与体验,并在实地调查中进行了无结构访谈。

1.品茶论道重感官体验

具有饮茶特色习俗的地方在开发旅游时多半会将品茶纳入旅游体验的环节,但体验的重点不在于用什么器皿泡、用什么器皿喝,也不在于茶的制作过程,仅仅是泡茶过程欣赏与品茶体验,而敬茶的仪式都可能因为停留时间短而省略了;或在歌舞表演中穿插三道茶,游客在欣赏舞蹈或聆听乐曲中接受演员奉茶,此种互动体验将听觉、视觉和味觉联系起来,并未有与茶器皿相关的联系与设计。54.17%的调查者非常在意茶器皿,认为“茶艺表演需要有品味,但选择当地特色的茶器皿更好”。

2.以品饮、茶食为主,讲解为辅

尽管文化事项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游客流于形式的体验依然存在,品饮、品尝味道、获得仪式感、购买茶叶成为当前茶旅游的主要活动内容,游客对于茶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于其中非遗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许多活动内容单一不成体系,游客获得的体验呈碎片化。关于旅游中你可以了解茶文化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调查中,只有29.17%的受调查者表示来自导游讲解,33.33%会从茶艺师那里获得部分介绍,29.17%的游客是在生活中积累经验,茶商品导购和茶农的介绍各占4.17%。无论是团队游客或散客,其茶文化旅游的教育性动机未得到充分满足。

3.与茶相关的非遗文化并未充分展示

随着非遗的不断挖掘和非遗名录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非遗事项得以再现和传播,每年非遗保护日,各地都开展不同类型的纪念性活动,此种短时性、地域性的活动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文化体验,旅游业中的开发利用则不尽然,其中的茶文化就是如此。非遗中与茶有关的非遗事项一是将采茶歌、采茶舞融合形成的以不同地域命名的采茶戏,二是茶叶的制作技艺。

在调查中,70%的受访者表示旅游中的商品推销多于知识普及,对茶文化相关的非遗了解并不多。以“您对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赣州采茶戏、粤北采茶戏的区别与联系的了解度”为调查问题,79%的游客选择了不太了解,约10%的游客选择了一般了解。除了对不同地域的采茶戏了解不足外,茶的分类与茶的制作技艺也缺乏了解,访谈中,游客都能说出炒制,但对具体流程却表示说不清。由此可见,与茶有关的非遗项目展示的空间和展示内容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的。

4、茶器皿视觉观感强但品牌建设不足

从材质上看,茶器皿以陶瓷、紫砂、玻璃为主。茶器皿文化旅游以欣赏形制、色彩、制作过程和购物为主要内容,以陶瓷为例,如陶瓷形成原理、历史沿革、釉色配比、瓷器款识、工艺技术标准等信息传播不足,游客对此一知半解;陶瓷文化博大精深,非专业人员如果想要在旅游中深入了解其中的一个知识点,传统的大众旅游路线是难以满足需求的。越窑、耀州窑、龙泉窑、定窑、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和建窑素有中国古代八大名窑之说,但普通大众大多只知景德镇却鲜少关注其他,其商品化、旅游化的程度不一。走访中发现,因陶瓷商品的具体品牌的建立与传播不足导致旅游者在购买陶瓷产品时对商品的品牌认知薄弱。

5.非遗事项空间分散,旅游资源整合不足

非遗具有地域文化性,当前,让非遗入景区、建设非遗馆、聚落非遗活态化、举办非遗节事活动及非遗舞台化是当前非遗与旅游结合的主要形式,但多地非遗旅游资源整合不足。总结其中的原因如下:一是非遗资源分散导致开发难度较大,所以不少地方非遗资源整合力度低,各文化主体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非遗旅游线路未成规模;二是空间场所受限,以景区或舞台的空间对接有限、聚落非遗活化有固定的区位;三是非遗与古城的结合更侧重商品销售,难以满足文化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由此,茶与瓷的文化整合具有现实性。

三 以茶为饮、以瓷为器的可行性

1、提升游客体验

体验经济下,游客追求旅游消费的过程性与价值性,游客可从不同模式的旅游体验中获得不同的愉悦感。文化旅游的知识性、趣味性会对游客产生驱动力和满足感。问卷调查中“你是否愿意通过茶艺展演了解茶器皿文化”,72%的游客选择愿意,24%的游客选择看情况,足见游客需求之所在,因此,茶、瓷文化旅游设计应从此处着力。当前,展茶艺、诉茶道的同时应解说茶的前世今生、科学功效、种植技术、饮茶习俗的历史流变;同时,应在旅游展演中将茶与瓷结合,将茶文化深度展示,以茶奉韵奉礼、以器承美托雅,从而拓展旅游开发的层次性,丰富游客体验。

2、非遗文化空间的错位与契合性

旅游产品开发讲究层次性和丰富性。按照三层次结构说,旅游产品可以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核心产品是游客能够获得的终极感受与利益,非遗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化感知与认同,其形式产品则是非遗展演的过程与依托的载体。与茶相关的非遗项目主要是有采茶戏、茶制作技艺,其呈现样式是歌舞、茶品;与瓷相应的非遗项目多为传统手工技艺,如制瓷、烧瓷等,其呈现的最终结果是瓷器。制茶与制瓷之间本无必然联系,因为习俗与价值让二者成为附加物与容器的关系,与其相关的非遗可以由此进行展现和解说定位,具有同时空的可操作性。

3、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实践证明,随着景区展示项目的增多,游客驻留观赏的时间会随之延长、参与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加,游客消费水平也会提高。同时,非遗资源与旅游发展可以相互协调,非遗旅游化不仅有助于丰富文化旅游的事项,也有利于通过旅游发展反哺非遗保护与传承,解决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资金难题、拓展非遗传承的路径与空间。如果将茶与瓷两项非遗进行科学地综合考察、整合利用与规划,让游客在同一时空环境下了解非单一类型的旅游产品,必将有利于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

四 古村落旅游中的茶、瓷的非遗整合方式

1、根据空间,设计茶与瓷的延伸环节

当前,非遗展示场所有非遗属地、非遗文化产业基地、旅游景区、旅游餐饮企业、部分旅游交通(如游船)等,可根据场所大小,对茶与瓷非遗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和延伸。从空间大小上而言,小型空间可选择非遗瓷器进行茶艺展示,让游客在视觉上了解不同的瓷器茶具。我国最早的茶具主要是陶器,瓷器出现后,逐渐取代陶器茶具,瓷器茶具的类型多样,有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青花瓷、彩绘瓷茶具等。在茶饮习俗展示区,有目的地使用具有本地特色的茶具进行茶艺展示,本地特色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历史挖掘的。例如地处江西省吉安市的吉州窑曾经是享誉中外的陶瓷生产地,其独创的“木叶盏”精美独特,但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出现了断代,直到今天,其知名度尚未恢复。将吉州窑制品与茶结合,必然能够丰富韵味,也有利于吉州窑的宣传。因此,可在古村落周边的种茶基地或制茶基地开展农业旅游,从非遗视角进行环节延伸,如编排采茶戏、展示茶的制作技艺;在村落广场或商品一条街等空间场所,将茶与瓷从种植或制作的源头到产业链的末端进行实际展示。

2、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立体展示和解说

作为专业化、特色性的主题旅游,大众对非遗文化事项的理解与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民众对本地非遗事项知道但不熟悉,对异地非遗事项更是缺乏了解。旅游中的展示手段和解说方式对游客了解非遗、认识非遗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展示方式上,可采用图文并茂的平面展示,适用于有足够的游览时间和耐心的游客;有条件的村落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事项进行剥离展示或影像模拟,加强游客认识。解说方式上,可采用图文解说、立体环绕音箱解说;并充分利用手机普及的便利性,及时构建智慧解说APP和微信扫码解说方式。鉴于成人在解说方式使用的多元化及其查询信息的能力,在图文解说方式上,应充分考虑儿童阅读的便利性,务必做到图文简单易懂、高度上适合儿童阅读、适合亲子共读;其次,安装APP的时间、占用内存等客观原因往往给游客带来不便,因此,智慧解说APP不能替代微信扫码,与此同时,智慧解说区域应做到WIFI全覆盖,并与手机充电服务相配套,让游客在旅游中有充分的选择性和便利性。

3、将偶发性项目向常规性项目转变

非遗宣传日是非遗重点宣传的一天,也就在这一天,许多非遗项目走进景区,为景区增添了活动,也为非遗宣传提供了契机,但这种一年一次的活动很难形成持续印象且受众有限、宣传效果上并不理想。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如果协会或组织能够给予一定的补贴,景区或餐饮企业加大非遗的宣传与利用,编排出固定时间的茶与瓷相关的项目,如让游客边吃饭边听采茶戏,让其偶尔性的展演向常规性的展演转变,将有利于发挥宣传的持续性功效。而传统村落是村民聚居之地,旅游场所和生活空间交杂在一起,将村民生活与非遗旅游展示进行有机融合显得十分重要,传统村落可充分调动本村民学习、传承与本地区相关的茶、瓷非遗,为延长游客在传统村落的停留时间和体验内容作出设计。

猜你喜欢

采茶戏村落茶文化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油画《村落》
油画《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