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产业建设与发展策略分析
2021-03-30陈丽琼
陈丽琼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洛龙街道办事处,昆明 650500)
1 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林业产业历经多年发展与积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并取得较为可观的产业效益,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到2012年为止,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林业专项资金规模高达356亿元,仅2012年度,投入资金额度为54.7亿元,在2002年后的10年内增长了272%,云南省投入的林业产业专项资金增幅更大,达到60倍左右。其中林业贴息贷款额度长期保持在10亿元以上,同时,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也实现了蓬勃发展,在全国居于首位。据调查,全省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规模达到321户,直接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规模超过8万人,对广大农户形成了强有力地带头作用。到2012年,全省林下经济种植面积为400万hm2,产品产量也达到了560万t,创造了400亿元以上的产值。同时,在过去发展的10年间,林下养殖和产品采集加工产业实现了稳步发展。据可靠统计,仅野生食用菌年产量就达到10万t以上,产值高达20亿元。石斛种植面积也达到了6 666.67 hm2,年产量高达8000 t,年创产值10亿元,全省草果种植面积为6.67万hm2,年产量为2.4万t,每年创造8.5亿元的经济效益。此外,木本油料(如核桃、油茶)种植面积在2012年一度增长到280万hm2,而在10年前,仅为60万hm2,已经成长为重要的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全省共建立了26.67万hm2的纸浆原料基地,仅2012年所产纸浆达到15万t,创造了16.73亿元的产值。松香产量也达到了22万t,产出松节油3.2万t,此外,松香、松节油、桉叶油以及紫胶等产品,属于云南省大宗出口创汇货物,市场份额相当可观[1]。
发展至今,云南省逐步建立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木材工业体系,形成了集制材、人造板深加工、木质建筑装饰材料等于一身的专业化生产群体,值得一提的是,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此外,2012年,锯材年产量、人造板、集成材分别达到了125.9万m3、250万m3以及11.5万m3,此外,木地板356.2万m3,木门150万件,家具600万件,共创10.3.3亿元的产值。近年来,全省旅游业实施提质增效,发展休闲、健康为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仅2012年,森林生态旅游创下了26亿元的综合产值,实现了57.6%的高增长率。
2 当前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资源优势发挥不完全,政策扶持措施有待加强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积累了充足的林业产业发展资源,并具备区位、资源及气候的有利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因为林业产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很多乡土树种优势明显、观赏性较强,但其开发及培育工作却刚刚起步,由人工培育获得的苗木规模较小,资源优势在短期内无法变成经济优势[2]。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提供大力支持与引导,林业产业更是如此,经调研发现,对于观赏林业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并为推动观赏林业产业顺利发展出台了诸多措施,但主要局限于局部范围以内。为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国家及省有关部门专门围绕林木移植、砍伐、运输等方面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比如说,林业贴息贷款政策、珍贵用材树种运输等问题,但在大量地区,扶持政策措施并不到位,不能提供长效政策保障。
2.2 产业发展不均衡,科技无法提供有力支持
现如今,云南省林业产业集聚于滇中经济圈,特别是昆明市,具备突出优势,不管是基地规模、数量,还是产值,都是其他州市所无法比拟的。一些地区的气候、树种以及土地等特色优势发挥不完全,缺乏发展均衡性,同时,州市、县域之间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目前,在科技投入与技术储备上,林业产业都不具备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科技基础十分薄弱,技术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运行体制也不健全,并未形成完善的科技培训与推广体系。本土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资源开发利用度低下,景观层次设计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多数龙头企业不注重自主创新,不追赶迅猛的技术发展势头,难以在竞争渐趋白热化的产业环境下生存与发展。此外,苗木的培育运用的是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基地圃容圃貌状况不佳,培育出来的苗木质量不尽人意,其观赏价值大打折扣[3]。
3 积极推动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3.1 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着力实施提质增效措施,全面推动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缩减核桃基地年度建设规模,不断提升基地建设补助标准,并以低效林改造项目为依托,开展好抚育管理工作,促进建设质量提升。努力争取省政府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大力扶持,编制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保证扶持资金的及时供应,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推进油茶产业建设,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向集中到适宜区域,使油菜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牢牢把握国家建设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的机遇,使云南省林地面积广泛、资源丰富以及气候多样的有利优势,获得国家及省政府的支持,着力推进珍贵用材林、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落实好云南省林业经济发展会议精神,并立足于云南省实际,加快完善林业资源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发展意见,突出各地的特色,做好统筹规划,对林业产业发展规模与方向进行合理确定,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不断加强林业经济扶持,为林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林业龙头企业提供扶持,着力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促进林下经济发展[4]。
3.2 加快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林业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确保产业特色突出,注重培育产业集群,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构建林业产业体系。首先,扶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彻底扭转产业单一化、粗放的格局,为重点企业提供鼓励与扶持,注重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斥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产品附加值提升,使产业链得以延伸,使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以各种自然生态景观为依托,如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加快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把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其次,严格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工作原则,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5]。最后,突出特色园区建设,走集群式发展的道路,使得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政策以及管理的整体优势得以有效发挥,使林业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3.3 政府提供大力支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制度完善
3.3.1 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提高林业对外开放水平。深入贯彻“森林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方针,把握“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原则,与国内各省区以及东南亚各国进行深入交流,建立相关部门与大企业集团的相互联系,积极推荐前景项目,并保证招商引资活动顺利开展。
3.3.2 继续推进林业改革,确保生产关系明晰。通过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取得的成果,应当继续巩固,并继续加强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做好林权管理工作,加快林权流转体系完善,建立林权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建立多元化林业投融资体系,实行林权抵押放贷模式,或者实行林业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吸引社会资本注入,提高农民、企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等投资林业产业的意愿。进一步加强林业改革,使林业生产力得到解放,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积极与省统计局建立协作关系,使林业统计标准体系更为完善,及时对外发布最新的统计数据,使林产业成效得到客观反映,这样一来,就为省级林业发展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