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检靶向性问题探讨
2021-03-30◎高超,吴遥
◎ 高 超,吴 遥
(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1)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三聚氰胺”“瘦肉精”“毒生姜”等一系列事件都暴露了我国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为此,国家对食品的抽检力度逐年加大,并对抽检结果进行公示,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抽检情况。食品抽检是目前食品监管的重要手段,国家每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抽检发现和查处了很多不合格食品,为日常食品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但是这几年来,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基本维持在2%~3%,抽检不合格率也成为了目前各级食品监管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抽检的靶向性非常重要。
1 食品抽检靶向性不足的原因
1.1 抽检覆盖面不广的问题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食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为保障食品安全,各级食品监管部门每年都制定了大量的抽检计划。因为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抽检数据上报工作,所以抽检人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当数量的抽检任务,同时还要兼顾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工作压力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抽检人员往往偏向于去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样品集中的场所抽检,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多种样品的抽样,对于偏远地区的生产企业、小食杂店等分散且耗时耗力的场所覆盖不足。
1.2 抽检人员专业能力的问题
食品抽检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抽检人员不仅要掌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同时还要熟悉食品的属性、分类、执行标准等专业知识。目前不少抽检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食品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不了解各类产品的常见风险点,在样品抽取时随意挑选,甚至在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所抽取的样品食品属性界定不清[1];抽取的样品不具备代表性;有特殊储存条件的样品的运输不符合要求等[2]。这些问题都会对后续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抽检行为的无效,更谈不上靶向性。
1.3 抽检重复性的问题
国家相关规定指出,各级食品监管部门要合理分工,避免重复抽检,实现抽检全覆盖。但是由于各级、各地食品监管部门工作衔接不畅,缺乏沟通,在制定抽检计划时各自为营,造成同一产品被重复抽检的情况屡见不鲜[3]。不少抽检人员为了方便完成工作,抽检的地点基本固定在某几家商超,部分场所被反复抽检,而这使得被抽样品的种类也相对固定,抽检的靶向性大大降低[4]。
1.4 抽检项目针对性的问题
部分地区和机构受人员、设备、经费等影响,检验能力有所不足,在抽检项目上往往只选取了广谱性指标。但是食品品类众多,产品形态各异,不同食品的风险点也不同,检验项目针对性不足使问题难以暴露;个别食品生产企业为追求利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违法添加物,由于其不可预知性且缺乏检验和限量标准,检验机构往往无法检验[5];科技在飞速发展,食品行业使用的原料,添加剂等常常会有变化;农产品在养殖、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也会更新换代,检验项目如果不及时更新,抽检的靶向性就无法提高。
2 提高食品抽检靶向性的建议
2.1 抽检计划的制定要科学合理
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制定食品抽检计划时,应结合本地区食品现状及食品本身的特性[6]。合理安排抽检场所,对各环节、各形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做到全面覆盖,各级抽检部门应有不同侧重,避免抽检交叉重复;抽检品种的制定尽量完全覆盖当地市场中的食品种类,选取日常消费量较大的产品及地方特产为抽检重点;对于以往常出现问题的食品生产厂家和产品加大抽检频次;结合产品特性,合理规划抽检时间,如多雨季节桶装水产品风险高,炎热季节冷饮等食品不易储存,容易变质等应对其进行重点检测。
2.2 加强抽检人员的培训
靶向性抽检并不是简单的获取样品,需要抽检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做出判断,从众多商品中抽取到疑似风险产品,因此加强抽检人员培训是必要的。①食品抽检实施细则是抽检工作的重要参考文件、产品分类、定义、抽样方法、检验项目以及注意事项等一应俱全。抽检人员一定要仔细钻研实施细则,了解抽检对象。②食品安全标准包含了产品的基本技术指标,了解食品安全标准有助于抽检人员发现各类产品中的风险点。③了解各食品基本生产工艺能帮助抽检人员比较不同类型产品的风险,从而做出准确判断,如桶装水的包装反复使用,相比瓶装水风险更高;冷加工糕点存在二次加工环节,相比热加工糕点微生物污染风险更高。④特殊储存条件的样品的运输条件一定要符合要求,不少抽检人员注重抽取样品的过程而忽略了样品运输的过程。例如,蔬菜水果表面的部分农药残留在高温、潮湿、日照等环境下易挥发降解,如果样品运输时间较长而且储存方式不得当,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⑤严明抽检纪律,抽检人员不得事先通知被抽样单位,抽样过程中严格按照抽样计划中的品种、批次、环节等要求进行抽样,不得因追求抽样便利,而随意改变所抽样品。
2.3 利用抽检数据,分析食品安全形势
近年来,国家鼓励各机构采用先进的抽检方式,许多机构都开始使用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整个抽检过程产生的数据都保存在此系统的数据库中,这对归纳总结不合格及问题食品的特性,加强对抽检数据的分析与研判提供了极大帮助。抽检工作绝不仅是为了处罚违法企业、违规产品,其数据更不能分析完得出结论后就束之高阁,而应该从海量的问题样品信息中挖掘分析数据内涵,找出食品安全风险规律性问题,从而指导监管方向[7]。抽样数据可为决策、研判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和监管食品安全性等提供依据;还可以利用抽样数据进行信息发布,开展专项整治、评价监管效能、加强风险管理和合理进行行政执法。
2.4 发挥快检初步筛查作用
从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抽取问题产品,仅靠抽检人员双眼的判断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的帮助,比如食品快速检验。食品快速检验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等特点[8],适合作为部分食品抽检前的初步筛选手段。目前食品快检技术发展迅速,其适用广度和准确性都有提高,将其纳入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体系中,可以大大提升抽检效率及靶向性[9]。
2.5 发动群众监督,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监管人员的数量毕竟有限,面对我国如此大量的食品抽检工作难免力有不足,这就需要发动群众的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诉求从吃得饱逐渐转变为吃得好。应该加大食品安全常识宣导,提升国民素质,帮助国民建立正确的食品消费观,还可以通过组织“你点我检”之类的活动,让群众参与到食品抽检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动更多的人去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甚至揭露行业潜规则,进而提高食品抽检靶向命中率[10]。
3 结语
提升食品质量水平,让群众吃得放心是食品抽检的目标,所以食品抽检要尽可能发现问题,如果每次抽检结果都是合格,那既浪费了资源也失去了意义。提高食品抽检靶向率需要通过分析数据,发现风险点,并制定针对性抽检计划,抽检人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严谨对待每次抽样活动,真正做到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