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与煤矿工人
2021-03-30中国煤炭工业志总纂吴晓煜
□《中国煤炭工业志》总纂 吴晓煜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党的创始人李大钊成了人们缅怀的一个焦点。今天,中国已是“赤旗的世界”,“青春之中华”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我们享受着先烈奋斗得来的胜利果实的时候,我们尤其敬仰李大钊的学识、为人和贡献。他那投向旧社会营垒如匕首般的闪耀着光芒的文字,他的慷慨舍生赴义,甚至他那凝思、庄穆、充满智慧的形象都足以使我们动容、起敬、扼腕而痛惜!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6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13年留学日本。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较快完成了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1918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20年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27年4月6日在北京被捕,同年4月28日被反动军阀绞杀。临刑前,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年仅38岁。李大钊光辉而短暂的一生,是追求进步的一生,是为民众、为真理奋斗的一生,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一生。
特别使我们不能忘怀的是,李大钊作为一个无产者的领袖,也是我国煤矿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他对当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煤矿工人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的家乡离开滦矿区不远,对煤矿工人的苦难可以说是耳濡目染。因此,向煤矿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他们的觉悟,是李大钊非常重视的事情。1920年1月,在他的影响和推动下,北京一批进步学生到唐山矿区调查开滦矿工的生活,并提出了改革包工的建议。1920年4月,李大钊在北大邀集部分同志商谈纪念“五一劳动节”事宜,并被推举撰写《“五一”May day运动史》的纪念文章。这篇著名的文章刊登在《新青年》第七卷上,并印成了小册子,寄往唐山等地。此文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推动煤矿工人运动起到了很大作用。
据《中国煤矿工人运动史》(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年)介绍,1920年和1921年之交,李大钊在从北京回家乡乐亭的途中,在唐山“向开滦的煤矿工人宣传介绍了十月革命的意义和经验”。他说:“十月革命是工人的胜利,将来的世界必定是劳工的世界。”并告诉煤矿工人“要想不受剥削、不受包工压迫,就得要斗争,要斗争就得要团结”。
不仅如此,李大钊还写了一篇专门介绍唐山开滦煤矿工人生活状况的文章。此文标题是“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副标题为“工人不如骡马”,发表于1919年3月9日的《每周评论》第十二号上,署名为“明明”。此文简短,不到一千字。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文章开头就讲:“前天遇见由唐山煤厂来的朋友,我就向他询问了那里工人的生活状况……我今将他的话写出来,供关心劳动问题的参考。”可见,此文是他调查和研究煤矿工人状况的结果,目的是推动国内煤矿劳工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李大钊以写实的笔触描写了煤矿工人的悲惨处境:
“他们终日在炭坑里工作,面目都成漆黑的色。人世间的空气、阳光,他们都不能十分享受。这个炭坑,仿佛是一座地狱。这些工人,仿佛是一群饿鬼。有时炭坑颓塌,他们不幸就活活压死,也是常有的事情。”
“他们每日工作八小时,工银二角,饮膳还要自备”;“在这一星期中,无昼无夜,不停工作,不睡眠,不休息,不盥漱,不沐浴”;“因为他们无知识……因为他们的工银太低,所以他们必须把数日的工夫,无昼无夜的像牛马一般劳动,才能积得一元半元钱”;“也有许多幼年人,在那里工作很苦很重不该令他们作的工,那种情景,更是可怜”。
不仅如此,他在文章中还把工人的待遇与骡马作了直观的对比:“在唐山这地方,骡马的生活费,一日还要五角,死了一匹骡马,平均价值在百元上下”;“一个工人的工银,日仅二角,尚不供给饮食,若是死了,资主所出的抚恤费,不过三四十元。这样看来,工人的生活尚不如骡马的生活;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骡马的生命了”。这些一针见血的描述,这些铁一般的证据,是带血的控诉,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煤矿工人的同情和关心。
然而,作为一名革命者,他没有停留在同情上,而是向煤矿工人指出求解放的方向。他在文章中讲:“唐山煤厂的工人”必须要“有一个工人组织的团体”,要“联合起来”,绝不能“一时动了公愤,才联合起来”,“没有结合的罢工,无意识的罢工,强迫的罢工,自然是没有效果的了”。这里一针见血地指出煤矿工人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地洞悉当时工人斗争不成功的原因,并提出组织起来、结成团体,这是唯一正确的方向。
另外,李大钊还在其他文章中以煤炭为例,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谛。1922年2月,他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发表于《晨报》)一文中,就深入浅出地讲:“倘若说要十吨煤去维持他的生命,这个意思就是要十吨维持他的劳力,除掉拿这十吨煤——煤之价值由于劳动分量—一去维持他的劳动外,他所生产的都被资本家拿着。”这“便是剩余劳动,便是剩余价值,便是资本家想要劫夺的东西”!
写到此,我们作为一个煤炭职工不能不对李大钊更加崇敬,不能不为李大钊对煤矿工人的深厚的爱所深深感动。笔者几年前在阅读《李大钊选集》时曾作诗一首,权作此文的结尾。
伟哉大钊先驱者,
壮矣舍生向天歌。
铁肩妙手今安在?
赤色少年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