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1-03-30刘佳杨积文
刘佳 杨积文
斜视是一种临床眼科常见疾病,主要指面对目标物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属于眼外肌疾病,不仅影响患者外在形象,同时也严重降低患者视觉功能。斜视分为2 种类型,即麻痹性、共同性[1],前者表现为复视和眼球运动受到限制,致病因素主要为全身性疾病、外伤等,后者不存在眼球运动障碍,第一、二眼位保持斜视度相等[2]。传统矫正术治疗斜视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仍存在较多缺点,例如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因此,需选择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以提升治疗效果,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显微镜技术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对斜视矫正术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不仅可以降低手术创伤,优化手术指标,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治疗安全性能。本次研究对2019 年8 月~2020 年7 月来本院就诊的44 例斜视患者采用显微镜矫正术治疗,分析该术式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8 月~2020 年7 月来本院就诊的88 例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 例。实验组男女比例23∶21;年龄16~38 岁,平均年龄(22.45±5.28)岁;病程3 个月~6 年,平均病程(2.35±1.25)年;疾病分类:麻痹性斜视14 例,共同性斜视30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4∶20;年龄17~39 岁,平均年龄(22.56±5.48)岁;病程2 个月~6 年,平均病程(2.38±1.24)年;疾病分类:麻痹性斜视12 例,共同性斜视3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斜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医院伦理委员批准本次研究。排除标准:自身免疫疾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泪膜功能障碍;近期应用泪液分泌类药物;依从性差患者。
1.3 方法 对患者眼外肌、代偿头位、斜视程度等情况进行了解和确认,检查方法为角膜映光法、三棱镜检查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矫正术,即在直视下实施各项手术操作。实验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具体手术方法:表面麻醉手术区域,麻醉选择滴眼液(Alcain),应用剂量为1.5 g/L;调整显微镜6~8 倍倍数,在医生操作下,使患者充分暴露眼直肌,确保完整肌鞘,剪断肌腱膜;将一个切口作于眼穹隆结膜相应位置,勾出眼外肌;开展缩短术,测量肌肉长度(眼部),切断眼直肌,缝合处理,对伤口进行缝合过程中,在眼结膜下埋线;完成手术后,在术眼涂抹妥布霉素眼膏[ALCONCUSIS.A.(西班牙),注册证号H20110316,规格:3.5 g],之后实施包扎;医务人员在手术之后对患者眼部功能锻炼进行及时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到院复查。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①临床疗效标准:在手术后对斜视度数进行检测,治愈:斜视度数<5°;有效:斜视度数为5~10°;无效:斜视度数>10°。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②手术不良事件包括欠矫、过矫、肿胀结节、结膜囊肿。③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无效1 例,有效15 例,治愈28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7 例,有效23 例,治愈14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0,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发生过矫1 例,结膜囊肿1 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5%(2/44);对照组患者发生欠矫1 例,过矫1 例,肿胀结节3 例,结膜囊肿4 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45%(9/44)。实验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09,P<0.05)。
2.3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患者睁眼困难,8 例出现明显充血性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8/44)。实验组患者可自主睁眼,5 例出现轻度充血性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5/4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23,P>0.05)。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结膜充血、水肿情况消失,均未出现肉芽增生和结膜囊情况。
3 讨论
斜视是一种眼科常见疾病,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3]。斜视的临床治疗目标为将过强收缩的眼肌减弱,促进收缩能力增强,以便强化肌肉的收缩强度,恢复眼外肌肌力平衡,通过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良好的第一眼位[4],有效改善患者斜视外观症状。由于眼部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较为特殊[5],在开展矫正术的过程中,手术操作有较高的精细和精准性要求,因此,作为手术医生,要对患者眼部解剖结构和生理结构进行充分了解,对操作流程和手术方法进行熟练掌握。
采用传统矫正术对斜视实施治疗,主要在直视下实施手术操作,无法精准定位病变部位[6],无法保证手术操作的精细度;而且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时,无法实现方位观察,导致缝线和器械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例如巩膜穿透、结膜囊肿等,影响手术效果[7]。其中矫正术实施过程中巩膜穿透作为一种不良事件较为严重,会导致眼内炎发生,进而会造成失明[8]。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显微镜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矫正术也开始应用显微镜,且应用价值较高。
本次研究实验组采用显微镜下矫正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矫正术。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显微镜应用可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同时,实验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应用显微镜手术安全性较高。另外,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显微镜的应用可优化患者手术指标,以上结果共同证实显微镜手术不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显微镜下实施矫正术可全面观察眼部细微结构,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同时以手术要求为依据调整显微镜倍数,可提升术野清晰度,对医生手术操作技术和水平发挥有促进作用,可尽量保留肌鞘完整性,提升操作精细度,防止不当操作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比如结膜囊肿、瘢痕、组织粘连等[9]。此外,由于准确定位和清晰视野,可对传统矫正术的不足进行弥补,尤其是可将治疗安全性较高。朱梅红等[10]研究中选择斜视患者80 例,比较显微镜矫正术和传统矫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其研究结果中显示,显微镜矫正术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传统矫正术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显微镜对斜视患者开展矫正手术术后安全性能较满意。但本次研究受时间限制,没有对患者远期疗效进行观察,后期可增加样本数量,延长随访时间,获得更加科学准确的治疗数据。
综上所述,采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