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时代下“对分课堂”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路径探索
2021-03-30
面对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方面应创新传统教育理念,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优化教育教学课程的设计,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大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与思想政治等领域的全面发展,为此,以“对分课堂”为代表的教育新模式得到了推广应用,从而有效利用了大学生的碎片时间。《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以“对分课堂”为研究内容,强调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时间进行对半“分割”,在为教师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讲授留有足够时间的基础上,将剩余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就相关问题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全书共分为十一个章节,第一章从整体上介绍了“对分课堂”的概念与基本模式;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对分课堂”的操作方法与教学实践中常见的问题类型;第三章从教师、学生与教学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分课堂”带来的影响;第四章分别以合作学习、自主课堂、案例探究、就近模式与“对分课堂”的融合为研究内容;第五至七章分别就“对分课堂”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与教育理念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八至十章围绕“对分课堂”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中国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分课堂”的具体应用思路;第十一章以客观的角度对“对分课堂”进行总结与展望。
“对分课堂”是现代教育理念与社会教育环境相互适应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在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创新人才成为现阶段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对分课堂”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其强调更加开放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构建更加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促进自身的全面成长。高校课程体系较为复杂,且相关课程内容较为丰富,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整体化的时间因不同课程而被“分割”的支离破碎,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碎片化学习时代下“对分课堂”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路径探索将成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对分课堂”的特点,以及从碎片化学习时代的具体要求等出发,高校创新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首先,“对分课堂”理念的全面渗透。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较强,由此导致“对分课堂”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存在思想层面的障碍,同时,大学生在长期的被动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惯性”,缺乏主动性的“对分课堂”无异于浪费时间。针对这一情况,高校方面应加强“对分课堂”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渗透,通过讲座、学习等方式,使广大教师意识到“对分课堂”在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递进式”的“对分”方式,使大学生逐渐适应“对分课堂”这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中第一章在介绍创新时代的课堂困境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对分课堂”的基本模式,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分课堂”理论的具体内容与实践应用,使“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例如,高校可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对分课堂”理论,并结合不同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制定差异化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形成就“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标准体系。以心理学专业不同课程为例,侧重实验的生理心理学、侧重理论的心理学史以及侧重应用的心理咨询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内化吸收和隔堂讨论部分可对应侧重于实验操作、事件串联和咨询技术,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上也要突出重点部分的比例权重,生成有差异且优化的“对分课堂”。在“对分课堂”理念全面渗透的过程中,应避免“对分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间的高度对立,从具体内容上来看,“对分课堂”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压缩后”对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再次“拼接”。
其次,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碎片时间,发挥“对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优势。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大学生的学习时间特点,在保证大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的基础上,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就成为“对分课堂”作用体现的前提。《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中第七章重点强调了“对分课堂”的教育理念,主要围绕走向自我教育与基于渐进自主的教育进行讨论,大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思维能力,在时间规划方面应以学习为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能够使学生意识到碎片化时间的重要性,并将碎片化时间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针对碎片化时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则可在“对分课堂”中向教师进行请教,或者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如此,“对分课堂”的作用也得到了体现。以《人格心理学》课程为例,教师讲授完每个流派的理论框架后,学生要在课后的碎片化时间把理论观点蕴藏的时代背景和心理学家的个人生平有机结合,这或许能在心理学史课堂上得到答案,或许能从去图书馆的路上观察到的趣事中捕捉到现实鲜活的案例并对观点进行佐证,也可从不同流派视角通过日常案例来分析人格的成因和发展,进而用批判的观点评价理论的优缺点,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这部分内化吸收不仅对课堂讲授进行了有效扩充,也对隔堂讨论环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仅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而且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再以统计软件课程为例,在探索和验证结构模型中,优化模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由于课堂时间极其有限,所以,学生就要利用个人碎片化时间对可能的结构模型进行检查和测试,针对遇到的收敛和不拟合的问题,以文本或图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并在“对分课堂”中获得解答。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分课堂”中学生主体的体现并非教师完全放任不管,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正确引导,从而避免学生在“对分课堂”模式下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第三,碎片化学习时代下互联网与“对分课堂”融合教育创新。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改变了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从“对分课堂”的理论上来看,其并未明确课堂的具体形式,因此,互联网与“对分课堂”的融合不仅只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能够使“对分课堂”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中第三章从教学生态的角度介绍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带来的巨大变革,而网络教学平台为“对分课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为“对分课堂”提供了更加可选择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模块的设计方面更加人性化,大学生可选择在线直播或离线点播的方式进行学习,针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与学生可以在互动交流平台进行实时讨论,增强了“对分课堂”的时效性,也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延伸至课堂外的每一刻,这是碎片化学习时代下“对分课堂”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体现,传统课堂教学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保障,思政教师将课后内化吸收的教学资料发送至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对讲授内容进行消化吸收,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讲授留白部分进行“有的放矢”精准的理解性学习,而且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对分课堂”中学生有足够的资源和视角就相关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而在此过程中,“对分课堂”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最后,优化“对分课堂”创新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教师与学生考核的差异性。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指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对分课堂”为代表的创新教育模式并不仅仅是将课堂中的时间一分为二,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教学规律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如此,传统课堂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就无法适应“对分课堂”的要求,优化“对分课堂”创新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应以教师与学生为核心,并区分不同对象的差异性。针对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应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以及在有限时间内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概括能力;“对分课堂”创新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考核评价则侧重于其课后的内化吸收效果,以及能否根据个人的内化吸收与教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互动等。然而,针对“对分课堂”创新教育考核评价机制的优化并非弱化了以笔试等为代表的传统考核评价机制的作用,基于专业的不同,以及存在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差异等,考核评价机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创新能力为例,医学专业学生强调的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先导,并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进行经验积累,并随着个人经验的不断丰富与获取大量实验数据后才具备临床创新的前提,这是基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需要对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考核评价进行阶段性的划分;但是,数学分析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评价却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就任何一个公式、算法等进行多角度的验证,从而获取最优解决方案。《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中第十一章在“对分课堂”总结与展望中提出“对分”引发的范式思考,其中,在优化“对分课堂”创新教育考核评价机制的同时,综合考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创新应明确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避免教师与学生在“对分课堂”创新教育中绝对“对分”认识的形成,实现科学“对分”,以有效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基金项目: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0-79);2019年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一般教改项目(编号:RHYJG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