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建制线上教学:行动框架、实施策略与反思

2021-03-30关汉男冯仰存

开放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习者课程教育

关汉男 李 睿 冯仰存

(1.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 2.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 200030;3.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40; 4.同济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上海 201804)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各国教育系统带来了深刻影响。中国政府发起了“停课不停学”全员在线教学行动(教育部,2020)。在极短时间内,动员大中小各学段上亿师生集体参与在线教学实践,它不仅检验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和在线教学的实践能力,而且为远程教育教学、在线教育模式等教育技术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证经验。这种特殊背景下催生的在线教学新模式,实现了大规模、纯线上、强组织性教学的实践性突破,探索出了一套应急条件下实施线上教学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提振了我们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抗灾减灾的信心,更为教育系统应急治理作出了示范,也将为后疫情时代学校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本文在已有理论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学有怎样的特征,是否构成一种全新的教学范式?二是为保障学习效果,这种教学范式需要怎样的行动框架和实施策略?三是这种在线教学范式尚存哪些不足,未来如何发展?

一、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提出

“建制”是指一支部队或团体的人数、制度、职务关系等信息,“整建制”的原意是政府机关、军队的组织编制或行政区划等制度的总称。“整建制”的引申义通常是指将某个组织范围内的所有主体或单元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并打包。这一概念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医学或管理领域,如翟慧杰等(2018)提出建立整建制应急管理培训模式,梁静等(2018)探讨临床检验整建制教学,以及姚家文等(2002)在教学科研中实施整建制正规化管理等。不难看出,“整建制”概念的本质在于各单元的完整性及其关系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结合“整建制”的概念和在线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疫情期间这种特殊的在线教学模式是一种携带了学校既有整体建制的线上教学新范式,故将其命名为整建制线上教学,即将原有完备的组织管理架构及其制度,结合在线教学情境加以优化完善,从而基本实现全员、全学科、全过程线上教学的教育范式。

(二)核心特征

以往在线教学也存在部分建制或建制内部分关系的网络化,但与此次建制整体“上网”的情况不同。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打断了原有建制在物理空间的效用发挥,各类教育主体无法像往常一样参与线下组织运转;另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及其终端设施的普及和网络自身特征为学校建制内各主体在虚拟空间建立关系提供了可行性支撑。因此,通过对比以往在线教学的形式与特点,笔者认为整建制线上教学具备以下核心特征:

1. 高覆盖率

整建制线上教学实现的高覆盖率,首先表现为对各类教育主体的全纳,政府、家庭、学校、师生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治共享化联结,并且这种联结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协同性;其次表现在对线下课程的高转换率上,即除了必须线下动手实践操作的少数实验课程,所有课程均转换为线上授课;最后还表现在对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的常态化应用上,远程教学软硬件、音视频内容(同步/异步)、网络课件等成为各类主体日常化教、学、管、评等工作顺利开展的必备工具。因此,整建制线上教学是一种罕见的全员、全学段、全学科和全过程的教学整体线上迁移实践。

2. 强映射性

在线教学的最鲜明特点就是能够映射物理教学空间中的各种教育建制及其关系,但以往这种建制的融入不充分、不系统,整建制在线教学的“建制”绝大部分来源于传统线下教学,因此其覆盖的教育要素是多元的,建制的融入是全面的,不仅能增扩映射网络,还能通过建制进一步强化映射的关联性和协同性。这表现为:一方面整建制线上教学映射了包括学籍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课程监督保障制度等线下组织管理的完整过程,为组织线上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另一方面,参与线上教学的人员,其身份及关系也承袭了线下教学的完整组织关系体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管理服务关系等),相当于实现了人员身份及关系的“数字孪生”映射,这在开展线上结社、保障组织运行、增强线上教学的社会临场感和社交感知度等方面起到了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3. 强组织性

整建制线上教学映射了整套线下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者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

一是保有“学籍学分激励制度”,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性,能提高保持率,降低流失率。该制度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是建立起对在线教学的认同感,而以往的在线教育,对学生来说更像是“辅助工具”或“可选任务”。有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学习进度(包括毕业或升学)要持续推进,让在线学习成为“主渠道”和“必修课”。因此,学生对在线教学形式的认同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

二是保有“班级集体管理制度”,增强了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加强了学习过程的协同性和共同体意识。以往的在线教学虽然覆盖空间范围广,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可以“济济一堂”,但松散的网络班级缺少线下的情感共鸣,学生对班级的印象并不深刻,也缺乏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学生所体验到的往往是一种“热闹的孤独”。

三是保有“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即通过对学习成绩的考核认证,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通过学习过程监督,提高了出勤率和学习行为规范性。整建制线上教学将线下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和网络同步直播等技术手段相结合,实现了线上签到、线上考试、线上面试、线上授予学分或学位等全过程考评及监管,保证了学习过程的规范性和学习成果的真实性。

整建制在线教学模式最鲜明的三个特征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高覆盖率的实质是通过网络实现了各类教育主体的全员“在场”,是整建制在线教学得以施行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强映射性和强组织性的基础。强映射性的实质是借助线下学校的建制属性,让线上学习者和助学者更具真实的“情境印象”和“社会性联结”,这是实现强组织性的保障条件。强组织性正是得益于原有建制中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关系基础,从而使整建制线上教学表现出不同于以往远程教育模式的特征。

二、行动框架及实施策略

(一)行动框架

1. 在线教学的影响因素

整建制线上教学目标在于追求与线下教学的“同质等效”。其实践成效以学生学习体验为评价核心,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受到不同要素的影响。以往对在线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体验、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成效。汪卫平等(2020)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社会性互动、技术平台与环境是影响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最重要因素,课程内容与设计是影响学习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对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习者自身。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视角,覃红霞等(2020)发现,教学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外部环境和感知易用性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满意度。江毓君等(2019)发现,教师教学计划、课程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技能的展现会显著影响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的满意度。疫情期间大范围的线上教学、大规模的用户访问可能导致教学平台超出负载能力,网络平台的稳定性也会对在线课堂师生互动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域,这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会被放大(王冬冬等,2020;吴薇等,2020)。李莹莹等(2020)基于疫情时期对上海高校的调查发现,网络教学质量、学生认知与效能、网络交互、社会支持等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分析已有研究可以发现,从主体分类视角看,影响在线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1)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律与感知。学习者既是在线教学效果的评价主体,其自身对于在线教学环境的适应性也直接影响在线教学成效。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学习者自身因素是其他因素的最终作用对象,最具不可控性和潜力。2)以教师为主体的设计与互动。教师在几类主体因素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中介或传导性质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平台环境、管理机制等因素的约束,教师基于这种处境或情境开展在线教学,其课程组织形式、教学设计形式、交互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是上层因素传导结果下的选择。3)以技术为主体的基础环境和平台。对在线教学来说,技术是关键也是基础。该因素是最可感知的,也是以往研究讨论较多的内容。但作为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其重要性正随着技术成熟和普及逐渐消退,技术规范、管理等软机制正变得越来越重要。4)以学校为主体的组织与管理。这是学习者所能感知的较弱的影响因素,其对在线教学成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效能和整体教学质量上,对于整建制线上教学这种高覆盖、全映射、强组织的教学形式来说是重中之重。5)以社会为主体的引导与动员。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是一种全国性、史无前例的教育实践,政策层面的引导、宏观规划布局也是亟需探析的影响要素。

2. 行动框架模型

结合在线教学影响因素研究以及其他在线教学实践(白滨等,2014;陈玲等,2020;黄荣怀等,2020;冷静等,2017),笔者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将影响在线教学的要素进行了层次划分,形成实施整建制线上教学的行动框架(见图1)。

图1 整建制线上教学行动框架

整建制线上教学行动框架划分为五个层次:

1.价值层,指开展整建制线上教学的行动共识建构程度。该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行政命令、倡议或出台相关政策促使原有建制下的教育主体、教育要素加入在线教学体系,并通过组织动员努力建立全体参与人员的群体性共识、激发个体行为动机、促进合作意愿达成,以及提升共同体意识,即努力争取在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上达成高度共识,为实现应急背景下的教学形式转变做好价值理念的铺垫。

2.环境层,指开展整建制线上教学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技术水平。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高速互联、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网络通信架构(包括基础设施端、服务提供端和用户终端设备),并搭建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线上教学技术平台。与以往相比,整建制线上教学需要基本实现线下体系在线上的整体映射,因此对基础设施和软硬件技术的要求更高。此次抗击疫情期间的成功实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过去十余年在4G移动网络和宽带互联网上的前瞻布局和快速发展,使得环境层能够快速为整建制线上教学提供全流程的软硬件环境支撑,包括实现线上海量终端同步信息交互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技术平台。

3.组织层,指开展整建制线上教学的组织管理体系。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环境层提供技术支撑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线上教学情境的组织管理架构和制度。整建制线上教学的映射性特征,使其可以在借助既有线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结合线上特点和教学需求,形成一套线上教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其行动目标是理顺线上教学各主体内部以及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制度规范,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包括在校级层面和课程教研团队层面的组织形式、线上课程的统筹安排、授课资源的制作机制、不同类型课程团队的组织重构等。

4.教学层,指开展整建制线上教学的教学设计水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的主线。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组织层管理制度提供支持的基础上,保证线上课程教学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高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基于线上教学新情境和课程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以期实现完备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同时优化线上教学方法与技巧。

5.感知层,指开展整建制线上教学的行动结果及信息反馈。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学层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为学习者提供良好学习体验和及时反馈。这方面可引入在线探究社区模型(Garrison et al.,1999),增强学习者的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认知临场感,争取做到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同时,该层还关注对学习体验的搜集与反馈,以利于不断促进教学模式的完善。

框架的五个行动层级由外向内逐层深入、层层递进,外层是内层的前提或基础。层级之间彼此交叠,相互关联。比如,如果价值层没有统一的集体决策意志或缺乏有效的思想动员,就很容易出现群体合力不足、学习参与者共同体意识不强、学习者学习动机不够等问题,影响平台搭建、组织管理和教学实施等内层举措的实施效果。再比如,如果环境层不具备支撑实时通信的良好设施,组织层就无法选用同步在线直播的教学方案,教学层也无法实现课堂实时在线互动,最终将影响感知层学习者的学习临场感,进而影响在线教学的整体成效。如果五个层级均实施了恰当而有力的策略,其理想状态将会是形成治理层级有序、组织管理高效、具有和谐教学生态的且能促进学习者紧密协作与深度认知的线上学习共同体。

(二)实施策略

前文的行动框架阐明了整建制线上教学模式的结构、层级以及层级之间的次序关系。下文将根据行动框架,逐层阐述相应的实施策略(见图2)。

图2 整建制线上教学策略集

1.价值层策略。宏观决策支持和价值引导是实现整建制线上教学的根本保障。1)形势分析和宏观决策,指针对外部应急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影响程度、实施在线教学的基础条件、教育系统组织动员能力等宏观因素的统筹分析,研判可行性并作出宏观决策。例如,2020年1月27日和29日,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延期开学返校的通知和利用网络平台保证“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启动整建制线上教学。2)加强组织动员,即通过对所有在线教学参与者的思想动员,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增强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共同体意识。例如,整建制线上教学开课前夕,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面向全社会直播线上开学第一课,鼓励师生面对疫情考验刻苦求学。

2.环境层策略。基础设施和软硬件技术保障是实现整建制线上教学的前提。环境层策略包括:1)保证支撑在线教学场景的基础设施配备齐全、效能充分,如信息骨干网及校园网的传输带宽、全体师生的学习终端、电力能源支撑系统的可靠性、硬件设施抢修与维护能力等,特别是要关注老少边穷地区学生的家庭终端配备和通信带宽状况。例如,一些学校通过全员排查,对不满足网络通信条件的学生采取邮寄学习资料等“兜底”措施。2)搭建性能良好的在线技术平台,选用恰当的同步通信或异步通信平台,确定实现在线教学目标的技术方案。例如,某高校通过搭建“ZOOM+Canvas”的软件技术平台,实现以“同步直播教学为主、异步交互答疑为辅”的在线教学方案。

3.组织层策略。校级层面的教学组织与协调推进是实施整建制线上教学的主体。组织层策略包括:1)制定线上教学组织方案,根据学习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选择迁移至线上教学的课程门类。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除了必须线下实践操作的少数实验课程外,所有课程均转为线上授课模式,即“应上尽上”。例如,清华大学以“雨课堂”平台为主要授课方式,将3000余门课程上线。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课程实际需求,提出每门(类)课程的指导性意见,并逐一确定授课模式,以实现“因课施教”,保证授课效果。例如,某高校将线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课、语言类课程等,分别采用大班直播讲授、慕课录播、小班互动等不同形式。2)统筹排课,根据线上开课计划、课程特点、师生群体个性化需求、班级合并授课等,重新规划全校线上授课课程表。例如,某高校根据学生上课地点的时区差异,调整排课时间,确保师生在非夜间休息时段教学。3)组建信息化保障团队和教育技术编辑团队,指导筹备课程资源,为在线教师备课、编辑在线授课课件提供公共技术服务,避免教师“单兵作战”,实现筹备授课资源的集约化、专业化、系统化。例如,某高校设置录课中心,由成熟技术团队值守,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还配备技术服务助手,协助教师在线备课及线上授课,防止教师因信息化素养不足而出现在线教学事故。也有部分高校为每堂在线课增设技术助教,协助解决在线课堂技术问题。4)做好在线授课技能培训,即通过开设线上教学技能培训、提供培训视频、技术手册等加大对使用在线教学工具的知识供给,及时帮助教师释疑解惑,提高技术应用水平。

4.教学层策略。重构教学设计、强化教学技法是实施整建制线上教学的关键。教学层策略包括:1)重构线上教学设计方式,为教师提供远程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技巧指导,提升课程设计能力和水平。指导课程教研组和授课教师根据在线学习特点和本学科课程特征重新组织课程教学设计,以适应在线教学的新情境。例如,某些高校对量大面广的基础课进行教学班级重构,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模式,让授课口碑好的资深教师覆盖到更多学生。2)强化线上教学技巧,主要是结合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技术,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提升线上教学效果。例如,部分英语教师授课时要求师生均开启摄像头,以便辨识发音口型,提高临场感。部分数学教师选用电子白板替代PPT,便于手写板书。3)探索线上评价方式,主要是将线下考核评价制度和网络同步直播等技术手段相结合,努力实现全过程考评与监管,维护学习过程的规范性和保障学习效果。4)建立质量保证机制,包括建立线上听课巡课制度,确保线上授课平稳有序;畅通意见交流渠道,及时回应师生诉求等。如某些高校将教学督导员队伍迁移至线上,给予其进出各虚拟课堂的技术权限,实现常态化线上巡课监督机制。

5.感知层策略。面向学生体验的学习目标管理及反馈优化机制是做好整建制线上教学的落脚点。感知层策略包括:1)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即通过加强线上互动和强化课后练习、考核等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例如,部分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掌握程度采用1对1线上辅导答疑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通过加强学生反思、增强教学临场感,提升认知临场感。2)促进社会性互动。持久的在线教学,容易因社会性互动缺失而导致学习者产生孤独感,甚至滋生厌学情绪。教师可通过课前“破冰式”交流、在线互动游戏、分组研讨教学等加强社会性互动,增强学生的社会临场感,减少学习倦怠。例如,某教师将在线学生分组,采用组队对抗赛方式开展小组互动,有效增强了学习者的社会性临场感和在线课堂的趣味性。3)建立学习数据采集和学习者信息反馈机制。高校可采集线上教学行为大数据、收集学习体检反馈问卷,并将客观行为数据与主观体验信息统筹进行量化分析和数据挖掘,促进教学反思和策略改进。例如,部分高校采用网络问卷、网上社区等形式,开展线上教学满意度调查。再如,某高校组织开展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研究课题,并将有关教学行为数据进行“脱敏”(除去涉及个人隐私或违背科研伦理的数据信息)处理后,提供给承担教育大数据研究的团队。

三、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依托信息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此次整建制线上教学,各方主体都无法回避地参与了线上教学或管理实践,社会空前关注远程教育教学。笔者认为,这将有望对未来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1)微观层面。一是改善优质课程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受整建制线上教学实践的启发,已有高校计划为优质课程常态化开设线上线下同步课堂,以满足学生需求。二是加快传统教学形式的变革。也就是说,更多教师将选择重构教学形式,通过探索不同配比的线下线上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开展线上学习需要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并进行自主调节,客观上促进了学生自我监督管理能力的发展。四是高校信息化团队从“后备军”转变为“先锋队”,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系统的行政效率,提升职能部门及各类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服务意识。

2)宏观层面。一是提升了教育系统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整建制线上教学实现了线下学校的数字化再造,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应急管理路径,显著提高了学校持续提供教学服务的可靠性和韧性。二是加速了“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趋势。整建制线上教学推动了各类教育治理主体的线上共同参与,有助于加速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三是有助于提升教育系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同主体借助互联网扁平化、开放性等特征,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大规模、跨区域的协同合作,显著提升了组织效率和管理能级,让信息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治理目标成为可能。

(二)反思

笔者认为推进整建制线上教学发展,还应着重关注以下问题:

1)关注长期线上教学对学习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网络实时交互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在线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在线教学提供的学习体验已得到大幅改善,但仍存在学习者孤独感强、临场感弱等不足,无法达到与线下教学等同的学习体验,这可能是源于在线教学缺少社会性情境和学习文化氛围。青少年处于神经、行为和社会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和朋辈认同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极为重要。教育工作者应定期对学习者身心发展、遇到的困扰进行评估,并及时干预和纠正。此外,鉴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非独立性,教师还需关注其他网络空间不良信息、网络文化等对学习者身心的影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信息安全观、信息道德观。未来,随着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应用、学习科学的发展以及网络管理机制的完善,此类问题也许能有所改善。

2)探索集约化发展模式

本次疫情背景下实施的整建制线上教学,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各方依靠强有力的组织动员能力,投入了大量物质成本和社会成本,有效地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但这种组织运行模式是对学校整建制而言的,涉及部门沟通、资源建设、环境集成、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等,运营成本较高,难以在基础条件不同的地区或学校推广,也难以在常态化背景下普及。未来,高校可通过组建线上联盟等方式,结合信息化精准治理实践,以供应链的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和协同的效率、效果,在形成成熟的实践“解决方案”后对外输出,实现集约化发展,减少基础设施和软件平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缺乏统筹规划的弊端,减少人力、物力损耗,不断降低运行成本。

3)加强教育大数据的有效运用

大数据实质上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全方位数字化映射和汇聚,记录了社会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准确、全面、及时、客观地反映各类主体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的反应状况(吕欣等,2017)。它不仅能够揭示传统技术难以发现的关系、规律、现象等,还能准确预判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复杂情况下作出科学决策。事实上,通过融合教育管理体制内部数据以及整合社会经济领域相关数据,所形成的教育、经济、社会大数据网的决策效用已经崭露头角。但传统教育系统以线下教学为主的特点,致使“教育大数据”的很多维度是缺失的,或者说由于某些维度缺乏信息化应用,相关数据极为不足,难以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整建制线上教学情境下,各类教学主体通过网络实现集体性、持久性联结,各种数据增量相当可观。而且,我国具备完善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在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积累了海量数据,这种“海量”“全维”“全真”的教育大数据应该更好地被用于知识挖掘,支持精准决策和动态决策。

4)推进国产信息技术深度赋能在线教学

疫情期间教学活动的迅速线上化,初步显露了信息技术在赋能教育方面的巨大前景和潜力。然而也正是在应急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在线教学的融合度不深、技术支撑的稳定性和独立性较差等问题也集中显现。在国家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亟待尽早布局更深度的信息化实践,以对接各行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我们不应把信息技术局限为支持网络空间学习(狭义线上教学)的工具,而应将其视为学校和学科数字化转型(广义线上教学)的“抓手”,在加强教育专网、校园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教育教学大数据平台建设,助力解决当前知识结构和传授方式相对固化、跟不上行业发展需求的紧迫问题,深度赋能和创新变革现有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用数字化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场景再造、管理再造、服务再造。为此,我们要充分总结“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与不足,针对瓶颈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需警惕的是,当前的直播平台、会议软件、科研仿真软件、信息设备等对国外仍有较大依赖。这有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也可能在应急状态下受制于人。笔者建议加强国产软硬件的研发与应用,提升教学技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

5)促进在线教学在特定场景的常态化应用

随着疫情的缓解,应急开展的整建制在线教学也告一段落,由此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亟待总结,相应的组织沟通技巧、远程教学能力等亟待提炼和推广。笔者建议借助已经形成的渠道、平台和受众基础,推动在线教学成果在特定场景的常态化应用,最大化地巩固整建制在线教学成果,尤其是可以借助互联网打破教学时空限制的优势,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促进优秀教育技能的均等化,培育整建制在线教育在特定领域的常态化运用场景,比如,可在乡村教育振兴、区域教育公平及非学历教育等关键领域,加强整建制在线教学实践成果的常态化运用,建立长效机制,推广教学成果和线上教学管理经验。

猜你喜欢

学习者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