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生儿吸吮特点构建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新模式及其效果分析
2021-03-30葛圆邓月桂韩叶芬
葛圆, 邓月桂, 韩叶芬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妊娠合并症的孕产妇比例较之前明显上升,也造成高危儿的比例上升,高危新生儿刚出生就立即转入监护病房,造成母婴分离[1]。分离产妇的乳房得不到新生儿及时、频繁有效地吸吮,易造成乳房肿胀且泌乳时间后延,早期乳汁分泌量少,纯母乳喂养率低,产妇喂养信心不足,难以进入母亲角色,容易发生产后抑郁。《妇产科护理指南》[2]指出,乳房挤奶操作为拇指和食指放在距离乳头根部2 cm之处,依次挤压各乳窦,整个过程以20~30 min为宜。经研究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为制定更详细的乳房护理挤奶模式,本研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正常新生儿吸吮母乳的过程,在原有产科护理指南基础上构建基于新生儿吸吮特点的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新模式,并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正常足月新生儿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00例。纳入标准:出生胎龄37~42周、出生体质量2.5~4.0 kg,身长47 cm以上、Apgar评分8~10分,出生日龄2 d内,生命体征及大小便正常,新生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早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畸形等患病儿。这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出生孕周37~42周,平均(39.12±0.92)周;体质量2 500~3 958 g,平均(3 316.01±339.01)g;身长48~53 cm,平均(51.16±1.27)cm;1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9.77±0.56)分;男婴51名,女婴49例;剖宫产儿50例,顺产儿50例。
1.1.2 母婴分离产妇及其新生儿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母婴分离产妇100例。纳入标准:①已婚,单胎,年龄≥20岁;②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上;③孕32~42周,剖宫产产妇;④出生2 h内母婴分离,自愿选择母乳喂养;⑤产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并发症的产妇,新生儿死亡的产妇,术后可疑抑郁症者,产妇血液HIV阳性、梅毒阳性及人工喂养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新生儿转科原因:早产儿20例、过期产儿3例、足月胎儿宫内缺氧10例、新生儿呕吐3例、孕母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14例。对照组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新生儿转科原因:早产儿24例、过期产儿2例、足月胎儿宫内缺氧8例、新生儿呕吐2例、孕母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14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体重及新生儿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
1.2 方法
1.2.1 分析新生儿吸吮特点,构建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新模式
观察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天早、中、晚各1次(共3次)吸吮母乳的情况,包括吸吮的时间、间歇时间、频次等,并记录24 h母乳喂养次数。在喂养过程不刺激婴儿脸颊,取其自然观察值。为了控制因观察人员产生的偏倚,本研究所有测评资料都由研究组成员收集及核实。根据收集数据结果构建基于新生儿吸吮特点的乳房护理方法,进一步将该模式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并观察实践效果。
1.2.2 应用新型护理模式
1.2.3.1 对照组 按照产科母婴分离护理常规进行实施护理。常规护理:①由责任护士教会产妇挤奶方法:产妇洗净双手,准备广口储奶容器,取舒适体位,将容器靠近乳房,用拇指和食指放在举例乳头根部2 cm的地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用拇指和示指先向胸壁轻压,再向乳晕组织挤压,反复一压一放,挤压2~3次之后再换另一个不同的部位,用同样的方法将整个乳晕全部挤压一遍,同法对另外一侧乳房进行挤奶,每次挤奶过程以20~30 min为宜,24 h挤奶6~8次。②予以产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其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营养、睡眠与休息。
1.2.3.2 观察组 应用基于新生儿吸吮特点的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新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责任护士在每次挤奶前指导产妇模仿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的操作,即模仿新生儿吸吮的时间、间歇时间、吸吮频次、含接范围、吸吮力度等,产妇想象母乳喂养的情景。方法:操作前剪好指甲、双手洗净并揉搓约1~2 min,温暖手指接近新生儿口腔温度,用指腹圆周式按压乳头根部约2 cm的乳窦处,力度大小以产妇感觉舒适的中等强度刺激为宜,向外牵引并进行提捏,两侧乳房同时进行。
1.3 观察指标
1.3.1 正常新生儿方面
准确记录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的一次母乳喂养的吸吮总时间、期间吸吮时间、期间停顿时间、1 min吸吮频次、24 h母乳喂养次数。①一次母乳喂养的吸吮总时间=吸吮结束时间-吸吮开始时间;②期间吸吮时间=在一次吸吮过程中吸吮动作停止时间-动作开始时间;③期间停顿时间即为在一次吸吮过程中新生儿吸吮动作停止到下一次吸吮动作开始的时间间隔;④1 min吸吮频次=一次母乳喂养总吸吮次数/实际吸吮时间;⑤记录24 h母乳喂养次数。
1.3.2 母婴分离产妇方面
准确记录母婴分离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 h泌乳量,计算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评估产后抑郁情况。①泌乳始动时间即从新生儿娩出至首次出现乳汁的时间;②产后72 h泌乳量:手工方法进行挤奶,记录产妇产后72 h内产妇乳汁分泌的总量;③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产后42 d内接受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例数/婴儿总数×100%;④产后抑郁情况: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3](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于产后42 d评估产妇抑郁情况。此量表共10个条目,赋值0~3分,总分范围0~30分,≥9分为可疑抑郁,总分越高则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构建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新模式
根据正常足月新生儿观察结果(表2)构建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新模式,模拟新生儿吸吮的以下指标:乳房一次挤压总时间(参照一次母乳喂养总吸吮时间)约为21 min,参考范围14~27 min;吸吮乳房操作时间(参照期间吸吮时间)约为12 s,参考范围6~17 s;操作停顿时间(参照期间停顿时间)约为5 s,参考范围3~7 s;1 min操作频次(参照1 min吸吮频次)约为50次,参考范围28~72次;24 h模拟新生儿吸吮次数(参照24 h母乳喂养次数)约为6次,参考范围4~9次。
表2 正常足月新生儿吸吮母乳情况(n=100)
2.2 两组母婴分离产妇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产后72 h泌乳量较多,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较高,产后EPDS评分较低,产后可疑抑郁率较低(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母乳喂养、产后抑郁情况比较(n=50)
3 讨论
母婴分离是指婴儿出生后由于早产、窒息、血糖异常、新生儿黄疸等高危因素进入儿科监护室治疗[4],从而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对产妇:婴儿不在身旁不能及时吸吮乳房,产妇发生乳房胀痛高于一般产妇[5],乳汁分泌不足[6],泌乳始动时间延迟[7],影响母乳喂养自信心[8],且产妇易出现产后抑郁,影响其心理健康[9]。对婴儿:母婴分离对婴儿形成不安全的环境因素,对新生儿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如新生儿对疼痛的反应以及神经行为[10]、婴儿自主神经稳定性、体重增加和行为状态[11]。对家属:在母婴分离状态下,父亲的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会使其在父亲角色转换中出现应对困难[12]。因此,在高龄孕产妇与并发症造成母婴分离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持续关注母婴分离产妇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新生儿吸吮刺激能够维持乳汁分泌,产后多泌乳的关键在于母亲乳头受到吸吮动作的刺激。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新生儿吸吮母乳过程不是持续不断的,而是吸吮一段时间,休息停留一段时间,再吸吮的反复过程。因此,本研究在原有产科护理指南基础上观察正常新生儿吸吮特点,构建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新模式,形成指导产妇模仿婴儿吸吮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泌乳时间较提早,产后72 h泌乳量较多,产后42 d的纯母乳喂养率较高,产后可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本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观察的仅是产后第二天新生儿的吸吮特点,不同阶段的新生儿吸吮方式以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分离的产妇是否有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新生儿不同阶段的吸吮过程特点,可能会得到更为恰当的吸吮特点评估结果,从而可以给予产妇更具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
综上,基于新生儿吸吮特点的乳房护理新模式有助于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母乳喂养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