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2021-03-30赵伟蔡冬梅刘霞新兖镇人民政府
赵伟 蔡冬梅 刘霞(新兖镇人民政府)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
农业总产值反映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从1978-2018 的农业总产值的直观线性图来看,我国的农业总产值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并且自1990 年前后产值的增速加快。从2019 年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年粮食收成较好,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财政农林水支出和农业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农民务农收入平稳增长;农业出口保持温和增长。同时,农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图1 1978-2017年农业总产值
据发达国家经验,当农业总产值占GDP 比重小于10%的时候,农业进入现代化转型发展时期。近十年来,我国农业总产值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伴随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总产值在GDP 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处于10%以下,我国农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图2 2010-2019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
农业机械设备结构得到改进。2018 年,农机总功率达11.2亿千瓦,比“十一五”末增长20.4%。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数量分别达到607.3 万辆、72.6 万辆、173.9 万辆,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 倍、2.2 倍、1.8 倍。大中型拖拉机和高性能机械所占比重继续提高。
高效、准确、节能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业机械与农学结合迅速,成果被普遍使用,广泛推广资源节约、环保和生态保护等技术,如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规模达到1353.7 万公顷、4211 万公顷、3467.1 万公顷、4993.9 万公顷和10766 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 倍、1.2 倍、1.2 倍、1.7 倍和4 倍。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产业体系。农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524 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73.6%。中国农业机械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定。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一)鼓励技术进步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特色的内涵,必须通过科技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凸显农产品的成本优势。首先,加强高产高效种植育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土地收益率,降低农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其次,要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同时要建立独特的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企业发展。创建特色多样、功能多样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和产地销售市场,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切实根据我国国情和农情,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探索多种主体合作机制,打造一批优质农业机械设备品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保护耕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严格防止耕地红线,确保现有耕地基本稳定,质量不断提高。科学安排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和需要改善的土地。划定耕地保护红线、城市建设发展边界线、生态保护红线和需要改善的土地范围。必须把质量保护放在首位,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农业用地结构,通过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充分挖掘农村土地效益潜力,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促进土地的耕种和恢复,利用科技手段恢复受影响土地的农业生产能力,并对土地污染保持零容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实施土壤改良治理,在确保耕地面积整体动态平衡的前提下,重点抓好农田保护和耕地利用,制定各种类型的农业用地的规模和标准,控制土地使用科学的规模,并改善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保证农业从业人员的合理配置
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变,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会引起农业的服务规模经营。从早期的农业劳动力过密化,到家庭农业劳动力的弱质化,这不仅不是农业发展的困境,反而是破除传统低效率农业的重要契机。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留住农村优质人才。一要继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提出各类型的乡村振兴路径、实施要求、优先任务和工作方法。二要加强基层建设,提升基层治理与发展水平。三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完善产业配置比重,增强产业活力,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四要加强政策保障,制定人才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优秀人才的关爱、帮助和支持力度,从情感上留住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的心,增强我们建设新农村的信心。一方面,通过各类政策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民素养,加大资金投资力度,不仅靠政府,也需与企业、社会合作。通过多措并举,为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四)保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从宏观层面,需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国家增加对农业财政支持的措施可以刺激社会各界投资农业的热潮。这一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中也很普遍。但值得一提的是,要落实好支持和补贴“三农”的资金。在社会外部资本不积极投资农业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投入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地方一级,地方政府应为投资农业的个人和企业给予优惠政策。近年来,我国各类资金主要投向非农产业,与相关产业出台的优惠政策无关。因此,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投资当地农业,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当地农业。
(五)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
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一是满足国人的食物需求,同时,还应提供良好的生态和资源环境,促进绿色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更加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目前,我国整个农业结构基本满足温饱水平,即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以生产最大化为目标。但是现在中国正逐步迈入小康社会阶段,小康阶段的人对食物的需求变了,更加倾向于优质的、安全的、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第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优化区域结构,重点建设优质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业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四,发展现代农业,并将人文情怀注入产品中。人文色彩的出现,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必然结果。随着物质环境的不断完善和综合收入的持续增加,民众不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方式,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获得精神和文化的调整。而这种需求的激发和扩散,将产生全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结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促使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进而促使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加快,积极推进我国新农村战略,因此,农业经济管理者应积极进行优化管理,加强对其进行机制创新,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创新农业技术设备,以此为基础,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