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洛文化”发展洛阳文旅产业
2021-03-30王莉
王莉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部对文化和旅游未来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再次被重申,可见文旅融合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1]。
过去五年中,洛阳政府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指导下,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基本原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方向,深化文旅融合,全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2]。
在以往的洛阳旅游产业长期聚焦在传统项目“一花三景”(一花指牡丹花,三景指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这些传统景点空间距离较近,位于市区或郊区,近几年旅游宣传的明堂、天堂,隋唐洛阳城、洛伊古城等新景点,也都坐落于市区,地理位置较集中。这些新景点都是在遗址上新建的仿古建筑,而且以唐朝文化作为旅游导向,和西安比较,从规模、品质上均有较大差距,对游客的吸引度不高,无法获得游客的肯定和拥趸。1
由此可见,洛阳的文化旅游产业,既要对传统项目进行挖掘,通过创意提升旅游品质,构建文旅产业链,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向全时旅游转变;也需要增加新的项目,带动周边县市,打造独特的旅游产业品牌,对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旅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全方位体验,全面满足旅客的需求,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以河洛文化为品牌打造新的文化旅游项目,既可以成为洛阳市文旅产业的新名片,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挖掘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文化自信。
河洛地区,即古河南地区,古籍上记载为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广大地区。现具体地理位置在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颖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 度至35 度、东经110 度至114 度之间的地区[3]。
河洛地区是最早跨入文明时代,而且在之后数千年的历史中,被历代君王重视,为兵家必争之地。河洛文化的起止,普遍认为始于裴李岗文化,终于北宋南迁之时。
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的文化,因首先在河洛区域内的新郑市裴李岗发现而得名,距今8000 年。
之后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5000 年,因1921 年首次在河洛区域内的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中期重要的文化,也称作彩陶文化。
后续的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属铜石并用文化,距今约4600-4000 年,陕县庙底沟遗址是河南龙山文化的中心地区。
夏朝约公元前2070 年至公元前1600 年,传十四朝,延续471 年,“华夏子孙”的“夏”即由此而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夏”意为“中国之人”。
从裴里岗文化到夏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新石器时代,直至夏代,社会发展从蛮荒走入文明,一脉相承,延续了万年之久[4]。
河洛文化不是局部的地域文化,它内涵中国几千年前的中央统治、兴国安邦、是封建社会的国家文化、统治文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
迄今,在全国范围不同地方都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从蛮荒率先进入文明,出现“国家”,却是在河洛地区,这是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从王朝建都历史层面考证,河洛地区曾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地区。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被学者认定为是夏王朝的都城。这是我国“七大古都”中最早诞生的都城,是最早的洛阳城。
沿洛河由东向西,在不满50 公里内,发现了商、夏、汉魏、隋唐、东周五座古代都城遗址,在世界范围的考古史上,是唯一的发现。延绵多里的历史遗址,展现了河洛古文明的辉煌。
从传统文化层面考证,《易经·系辞上》记载的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人民思维的高度凝结,也是中华古文明的第一个高峰。
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在洛邑通过制礼作乐,制定政治规则、道德规范。周代是孔子最向往的时代,也是儒学典籍中反复咏颂的礼乐文明,洛阳可视为儒学渊源之地。
东周春秋时期,老子李耳在洛阳担任守藏室之官,后向西云游,在函谷关留下五千字的道家重要经典《道德经》,被尊为道家学说创始人。
东汉永平十一年,为纪念驮经返洛的白马,建立佛寺“白马寺”,该寺为首座官办寺院,被誉为“祖庭”“释源”。
魏晋时期,儒学衰落,玄学诞生、兴盛于洛阳。时人崇尚虚无玄远、推崇清谈,著名人物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宋朝的程颢和程颐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祖籍洛阳嵩县,葬于洛阳伊川。
表1 洛阳都市区的原具体景点和新增景点
五大学说学派,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指导着士大夫们的行为,出仕则儒理,不仕则老庄。从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中国的历史走向。
河洛文化自身厚重,有很多可供开发的地方。但是多年来洛阳市旅游业都是停滞不前或者模仿他人,没有独特性、原创性,没有突出唯我独有的区域优势,汲取最垄断性的精华来展示和提升核心文化元素。
河洛文化的最大缺点就是历史过于悠久,现存的都是土木遗迹、出土文物,不像明清文化,还有很多明清时代的古董、建筑流传下来。
例如原址重建的明堂天堂被很多人嘲笑是新建筑,新房子缺乏“古味”。下面压着的土坑,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单独观看体会不到任何美感,感觉不到任何威严。如果配合视频、建筑微模型等,可以让游客有能看到、触摸到的体验。
近年来,政府对文旅产业的重视不断提高,加上自身文旅资源丰富、旅游硬环境提升,洛阳的文化旅游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也打造了很多的高水平旅游产品,像龙门石窟智能云平台、夜游龙门、越办越红火的牡丹花会等,但是一些小景点始终游离在游客、市场、政府资金支持之外,开发得不多不少,运营得不死不活,我们要把目光放到这些有文化、有历史、有内涵但没人知道的景区,让他们在千年之后还能重焕荣光,游客如织。
笔者试着从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模式的转变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1)增加都市圈其他城市的同属性景区,延伸旅游路线,从空间上延伸旅游长度。例如在文化寻根路线上增加附近洛阳都市区的其他城市的文化经典,对河洛文化探根寻源进行路线的补充、文化深度的深化。
(2)聚焦旅游文化标志范围,打造独有文化旅游品牌。应从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进行挖掘,例如都是唐朝文化,我们要尽量避免大唐朝文化,和西安同质比较,可以聚焦于武则天的唐朝女性形象;以牡丹仙子、洛神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挖掘古代女性文化中自尊自信的部分,并契合新时代的审美标准。例如国风日盛,不能跟风式的觉得穿上古装就是国风,而是有选择性的选择唐汉古风、魏晋古风,这些都是和河洛文化可以结合的,而不是宋服、明服。另外将景区拥有的文史、名人、传说、民俗等方面的亮点充分挖掘出来,和景区的风景、植被、建筑等要素进行协调,同时匹配高素质的导游、解说员进行解说,让游客通过一花一树一物,解读到背后的故事、蕴含的文化。没有文化的加持,西湖只是一个人工湖,故宫只是一个老房子。
洛阳的历史古迹很多,但是没有解读,无法引起游客的心动。例如洛阳有条街名为“勒马听风街”,位于洛阳市瀍河回族区,被推荐为洛阳最好的地名。街名念在嘴里,就觉得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但是让人失望的是这条街没有进行任何文旅开发,如果把这条街和附近的关帝庙、对面的九龙台,洛龙区的关林串成一起,就可以讲一个完整的武圣关羽的故事。
(3)挖掘新的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从观赏性旅游转变到体验性旅游。
例如古老的二里头夏文化遗址,隔着玻璃柜观看的出土文物,无法引起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受不到文化的古老悠久、厚重。通过AR 体验、互动游戏、模拟展示、视频播放让游客深入了解;利用烟涧村仿制的青铜器进行夏文化的餐饮、祭祀活动,让游客“穿越”到夏朝做贵族。让游客亲手用泥土捏个彩陶罐、彩陶碗,绘色烧制后快递回家,感受古今文化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