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GO植体后使用Bio-oss骨粉及CTi-mem钛网在口腔种植术中的效果观察

2021-03-29孙良丰李彪肖鸣降涛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2期

孙良丰 李彪 肖鸣 降涛

[关键词]WEGO植体;Bio-oss骨粉;CTi-mem钛网;口腔种植术;引导骨再生手术

对牙体缺失患者,口腔种植修复是最常见的修复方式之一。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种植区域骨高度、宽度不足直接影响修复成功率,如何增加骨量对于种植修复手术至关重要[1]。引导骨再生手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通过各种组织细胞迁移速度的不同创造利于骨组织优势生长的环境,促进骨再生,增加骨量[2-3]。GBR的技术关键是生物屏障膜的选择,其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但何种生物屏障膜获益最佳仍有待探究[4-5]。基于此,本文回顾性分析在笔者医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且需GBR的患者临床资料,以Bio-oss骨粉及海奥生物膜为对照,分析Bio-oss骨粉及CTi-mem钛网在GB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此类患者的GBR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WEGO植体种植修复的后牙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为单颗后牙缺损;②缺牙区域牙槽骨高度或宽度不足需GBR;③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者;②基线资料缺乏者。观察组:9 4例,男4 9例,女45例,年龄22~57岁,平均(42.17±10.25)岁,使用Bio-oss骨粉及CTi-mem钛网生物屏障膜治疗;对照组:71例,男37例,女34例,年龄24~58岁,平均(43.20±11.07)岁,使用Bio-oss骨粉及海奥生物膜进行GBR治疗。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WEGO牙种植体系统(威海威高洁丽康生物材料有限公司),1%生理盐水浸泡的Bio-oss骨粉(美国Geistlich),CTi-mem钛网,海奥生物膜(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 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清洁口腔并铺巾,局部麻醉后分别采用11号、15号手术刀作梯形环切口,翻开骨膜瓣,术区骨修整后使用皮质骨钻孔定位,结合术前CBCT检查结果、WEGO植体长度颏孔钻定深后选择匹配的攻丝钻针逐级预备,植入种植体,刮匙取出适量骨粉放入骨缺损区域,建立适当的骨宽度及骨高度。观察组:采用CTi-mem钛网,依据患者术区选择合适型号的钛网置入,上钛网连接体,无需修整边缘,生物屏障膜的覆盖范围均需超过植骨区域2~3mm,黏膜瓣减张、松弛后间断缝合。术后3~5d常规抗凝,7~10d拆线,于6个月时二期修复;对照组:采用海奥生物膜,覆盖范围同样需超过植骨区域2~3mm,其余手术步骤及术后处理均参照观察组。见图1。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GBR及种植期间有无钛网暴露、软组织裂开现象;②术后7d评价两组术区黏膜颜色分级(0级:与周围健康黏膜颜色一致;Ⅰ级:较周围健康黏膜颜色略深,但过渡自然;Ⅱ级:黏膜呈暗红色;Ⅲ级:苍白色,术区黏膜坏死或部分坏死)、黏膜肿胀度(0级:无明显肿胀,与周围健康黏膜一致,稳定性好;Ⅰ级:轻度肿胀,轻触稍显松软;Ⅱ级:中度水肿,轻触可见黏膜瓣活动;Ⅲ级:重度肿胀,黏膜瓣活动明显,轻推黏膜瓣可脱离组织)、黏膜出血指数(0级:轻探黏膜不出血;Ⅰ级:轻探后可见点状出血;Ⅱ级:探诊后出血,血溢于手術切口);③骨再生效果:采用CBCT检查测量植骨、成骨情况,包括植骨厚度、成骨厚度,计算骨再生效果,骨再生效果=成骨厚度/植骨厚度×100%。

1.4 统计学分析: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区黏膜颜色、黏膜肿胀度、术区黏膜出血指数等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描述,秩和检验;骨再生效果等计量资料用(x?±s)描述,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均顺利完成GBR及同期种植。术后,观察组1例软组织裂开,可见钛网暴露,对照组1例植骨区域牙龈肿胀,但未见软组织裂开现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术区黏膜颜色状态:两组术区黏膜颜色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两组术区黏膜肿胀度:两组术区黏膜肿胀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4 两组术后术区黏膜出血指数分级:两组术后术区黏膜出血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5 两组骨再生效果:两组植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成骨厚度、骨再生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2.6 随访二期修复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开展二期修复,未见不良反应,有效成骨并有正常负载,咬合功能良好。

3 讨论

引导骨再生是有效解决牙槽骨骨量不足的重要手段,其原理是依据组织细胞迁移的速度差异,通过建立生物膜屏障将迁移速度快的细胞阻挡于屏障外,保证成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需骨再生的区域,人为地创造利于骨组织优势生长的独立环境[6-7]。且这一生物膜屏障还能有效保护血凝块,减少局部组织压力,实现缺损区域骨修复性再生[8]。既往研究已证实,GBR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骨再生的可预测性,也为新骨形成位点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支持[9]。而在GBR中,生物屏障膜是影响GBR获益的关键。一般来说,生物屏障膜需满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空间形成性、细胞屏障性、组织整合性及临床操作容易性,但究竟选择何种生物屏障膜尚无定论[10-11]。

GBR所使用的生物屏障膜大致可分为可吸收性膜、不可吸收性膜两大类,前者可被机体吸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但也正因其可吸收,因此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如:吸收过快、可吸收性膜暴露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GBR效果[12]。钛网、聚四氟乙烯则是不可吸收性膜,此类生物屏障膜需二期手术取出,但在维持屏障下空间上优势显著[13]。尤其是钛网,传统钛网在修剪、弯曲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尖锐边缘增加屏障膜暴露风险及二次手术取出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软组织损失及翻瓣范围,且需骨膜钉固位,难以确保钛网稳定性[14]。而CTi-mem钛网则是基于传统钛网基础上改良的个性化钛网,其可依据术区缺损部位的形态选择相应的钛网固定,且无需骨膜钉固定,而是使用专用连接体,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钛网修剪、或使用骨膜钉所增加的GBR失败风险[15]。

本研究中,两组均顺利完成GBR及同期种植,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7d术区黏膜颜色、黏膜肿胀度、黏膜出血指数及植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无论是海奥生物膜还是CTi-mem钛网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术区黏膜状态上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成骨厚度及骨再生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顺利开展二期修复,未见不良反应,有效成骨并有正常负载,咬合功能良好。这与韩相俊[16]的报道有一定相似之处,提示CTi-mem钛网可获得更佳的骨再生效果,但其未对患者术后术区黏膜状态进行比较。同时,在CTi-mem钛网应用过程中,出现1例钛网暴露,分析或因该患者骨缺损范围相对较大,术中减张不充分,软组织未能完全拉拢而裂开导致钛网暴露。因此,笔者认为在使用CTi-mem钛网进行GBR时,在切口前便需依据骨缺损范围考虑骨扩增后的黏膜张力,可在常规减张基础上切断黏膜系带,从软组织瓣的基底部向牙槽嵴顶进行缝合,减少该区域黏膜张力,且在牙槽嵴顶的水平切口则可考虑使用褥式缝合,确保黏膜瓣便捷形成面接触,确保该区域的稳定性,降低钛网暴露风险。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术同期GBR,WEGO植体后使用Biooss骨粉及CTi-mem钛网、或使用Bio-oss骨粉及海奥生物膜均可取得良好的骨再生效果,且前者效果更佳。但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拟在下阶段开展大样本量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持续补充及完善CTi-mem钛网在GBR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GBR的临床开展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