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理臻臻,润物无声

2021-03-29朱燕平

幸福家庭 2021年2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生活化幼儿园

朱燕平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对于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较强,比较喜欢待在一些熟悉舒服的生活环境中。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正是顺应了幼儿对生活环境、元素等的根本性需求,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育环境给幼儿营造一种家的温馨感觉。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走进集体生活的幼儿来说,可以营造一种非常好的辅助教育环境,有效缓解幼儿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引导幼儿自由快乐地展开各种启蒙学习活动。

结合认知能力,学习环境生活化

学习环境是开展一切学校教育活动的基础。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该通过创设和丰富教学环境提高幼儿的整体发展。”所以在实际的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从文学艺术,语言算术等各方面元素入手,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充满趣味的生活化模拟学习环境。

比如,结合幼儿园房屋建造的特点,幼儿园的扶梯是很好的教育环境,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在潜移默化中幼儿就能获得学习经验和很好的艺术感受,比如:可以在幼儿园的楼梯台阶上粘贴各种形状的数字图案,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辅助幼儿明确辨认上下楼梯的台阶位置,幼儿的注意力能很好地集中在脚下,一方面可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幼儿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也会潜意识中接触到有关数字和各种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很好的利用幼儿园的常规设施帮助幼儿获得提升,而这样的环境在幼儿园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那么处处皆学习。

再比如,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主题活动区域。在这一区域环境的设计中,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对家庭环境的依赖性,幼儿教师可以创设诸如“娃娃家”等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在区域环境设计中,可以尽可能地摆放家庭生活环境中常见的家具装饰品,厨房用具等等,让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中也能体会到家庭生活的温馨,从而产生对学习事物的亲近感。

资源创新利用,学习材料生活化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活动材料是孩子们进行各类游戏活动的重要辅助工具。若想让课堂教学活动或者是游戏活动顺利开展,必须要引发幼儿对活动材料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激发幼儿使用学习材料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学习材料准备过程中,除了幼儿园原有的现成材料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创意改编,以此来唤醒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

比如,大自然是一个神秘的宝库,各种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常见的石块、树叶、树枝、稻草、花朵、种子等等,都是幼儿喜欢收集和玩耍的对象。所以,在学习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根据目前的教学活动内容,开展与幼儿喜欢的自然材料为主的创新手工制作活动。例如秋天到了,银杏的叶子变黄,要是可以引导幼儿收集各种银杏叶,开展《银杏叶变蝴蝶》的手工制作活动。例如在美术创作的课堂教学中,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孩子们涉及一些表面光滑的小石块带到幼儿园中,开展《神奇的石头画》美术创作活动。

再比如,自然环保的教學理念一直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点,针对这一教学理念,幼儿教师可以借用生活中一些熟悉的废旧物品,例如废纸箱、纸盒、易拉罐、酒瓶等,再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后,开展各种创意大比拼活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的牙膏盒制作机器人的造型,可以利用各种空瓶子制作风铃等。这些在家长和老师眼中看似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废旧物品,经过幼儿的大胆想象和创意制作之后,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件可爱的手工艺品。如秋天的树叶,在语言活动中,是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儿歌的素材。在科学活动中,树叶可以用来排序、分类、比较。各种各样的树叶,在美工活动中可以作为各种图案的创作材料,制作出形象生动的图案。同样,石头、种子、贝壳等都是孩子们探索、创作活动的材料。幼儿在操作天然材料的过程中,了解了不同物质的特性,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而且,这种需要依靠自己双手和头脑智慧来完成的学习材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能有效的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外如天气、季节、时令蔬果等等都是手边伸手就来的教育资源,如果能适当地把握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选材全在于施教者的目光着眼于哪里,能否及时把握契机带领幼儿及时团讨、深度学习。

此外,在幼儿园建立自己园所特色的自然资源库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最好幼儿园能在施工开始就为幼儿预留一块自然的没有人工化的野草地。草丛里有着各类小昆虫,孩子们在这里认识各种植物,采摘五颜六色的小花,探寻各种各样的小昆虫。这片野草地能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如果幼儿园在整修园舍的时候,铲除了五彩缤纷的野草。铺上了单一的草坪,孩子们也随之失去了一块自由的乐土,也失去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可见,不能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环境的美与不美,要用自然的心来为儿童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自然世界。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的滋养。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空间渐渐被吞噬,如今的儿童,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高楼大厦遮蔽的空间,他们越来越难以感受到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我们应该重新看待自然对儿童的教育作用,注重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幼儿心灵纯洁,对自然有着别样的亲切感,他们更容易与大自然沟通融合。他们喜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中的生灵对话,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环境。

衔接日常元素,学习内容生活化

幼儿启蒙教育活动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密切相关。它植根于生活,又略高于生活,可以通过正规化的教育引导方式帮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中,针对一些专业化的知识的讲解,幼儿教师可以将它与生活元素融合在一起,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与数学有关的知识点时,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多和少”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的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中分配糖果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创编一个丰富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借助其他诸如积木、雪片等材料明白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在学习分配的过程中养成谦虚礼让的良好习惯。

再比如,幼儿教育中会有一些科学化的教学活动。如果直接讲解某一类科学知识,对于幼儿来说就有一定的理解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可以将某一类科学现象创设为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例如,在有关植物的生长这方面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班级中的“小小植物角”中的植物入手,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等活动,慢慢感知植物在生长变化中的特点。

教学内容创新,学习方式生活化

任何知识的掌握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生活,幼儿教育的宗旨也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一些知识,为的就是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在不同内容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应用有效衔接在一起。

比如,在开展一些户外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来负责计数。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字记忆和应用的实际能力,幼儿教师可以将数字练习活动与户外体育锻炼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幼儿开展户外跳绳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幼儿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其中一名幼儿跳绳练习时,其余的幼儿都可以帮他计数。通过这种实际性的练习应用,可以锻炼幼儿数字的应用能力。

再比如,在一些交通标识的辨认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场景的模拟形式开展。提前与小朋友一起制作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识图案,比如红灯绿灯、禁止通行、转弯、直行等。在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与班级中的幼儿一起开展“过马路”的游戏活动。教师负责扮演交警,而班级中的小学生扮演行人,每当教师拿出一个交通标识时,幼儿就需要做出对应的动作。通过这种即时反应能力的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应变能力,还可以通过实际应用提高他们对交通标识的认知能力。

教学模式创新,一日生活即优化

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注重教学做之间的完美统一。因此,要善待每一个求知的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幼儿一日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活跃课堂气氛,相互启发,将课堂中的各种信息内化为自己真切的感受,构建新型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现在的课堂,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让他们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是不切实际的,但最起码老师要尽可能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使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如此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另外,创设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帮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学到各种本领。教育首先要贴近生活,符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幼儿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还会倍感亲切,而不是被动式的学习。以当代农村的教育为例,基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可以把生活教育与乡村教育运动相结合,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发展中国农村教育事业。

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目标体现了陶行知前瞻性教育思想。如能在教育教學中学会及时创新模式,那么教育也将时时优化,理念也分分秒秒在进步。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生活化幼儿园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爱幼儿园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