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2021-03-29张伟伟
张伟伟
自信心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心理品质,也是优良心理素质的显现。幼儿阶段是人们一生之中最为基础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幼儿的身体与心理发育都处于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育幼儿的自信心理,可以为幼儿未来的成长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判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并不单单显现在学习成绩这一方面,而是表现在其性格、能力等多种方面,因此,为了让幼儿全面发展,就应该对其进行自信心培育,幼儿具备自信心,将会是幼儿一生的财富。基于此,本文将对幼儿教育进程中,对幼儿自信心的培育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思路。
自信心理是一种十分优秀并且积极的品质素养,其对于幼儿的稳定健康成长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信心较强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也会显现出善于交流、能力较强的特性,并且在幼儿之中更加受欢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敢于思考、大胆尝试,更加独立自主,其创造能力与思考能力也在其他幼儿水平层次之上。幼儿阶段是培育树立自信心的关键阶段,幼儿自信心的培育决定了其长大以后对于生活、工作的态度与价值取向。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进程中应该促使幼儿体悟感受成功的乐趣,并且逐渐提高幼儿独立做事的信心,从而提升幼儿自信心,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培育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意义
一丝极其微小的改变,可以就会影响并且改变着幼儿的一生。因此,应该对幼儿的自信心培育工作重视起来,不要轻易摧毁幼儿的自信心。人们的自尊心理与自信心理,都是人们在社会与生活中得到成功体验与幸福感觉的基础要素。缺少自尊心理与自信心理的人们在社会中是难以获得快乐与成就感的,只有具备自信才会更好地获得成功。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未来漫长的成长路途中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的孩子是“可塑的”,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教师与家长将幼儿“捏”成什么形状,幼儿就会成长为什么形状。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对幼儿进行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培育提升,幼儿也会成长为乐观开朗的人;如若对幼儿进行消极的教育,那么幼儿在未来的成长进程中也会成为一个负面的人。因此,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教育,有利于幼儿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带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性格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幼儿在具备自信心的基础上也会向着全面化发展,从而成长为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
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一)滿足幼儿学习需要
自信心的产生是来自人们的自尊心,而自尊心的形成最初是来自外界对于人们的认同。幼儿的学习自信心是幼儿进行学习与活动的基础性要素,幼儿的自尊绝大部分不单单来自其他幼儿对于自身的看法,同时也来自幼儿认为其他人怎么看待自身。因为幼儿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依据其他人的反应来了解自身的。因此,像一面镜子一样,如若幼儿教师反映给幼儿的形象是积极、向上的,幼儿教师经常对幼儿进行肯定、鼓励、夸奖,那么幼儿也会在教师的表扬之中认为自己是一个十分优异的孩子,并且幼儿也会乐于被教师管理教育,从而最终成为幼儿教师所鼓励、肯定的样子;但是如若幼儿教师所反映给幼儿的形象是负面、低沉的,教师常常对幼儿进行批评、训斥、责骂,那么幼儿也就会在教师的贬低中逐渐降低自信心,认为自己确实如教师所说是一个十分差劲的坏幼儿,长此以往,幼儿就不会认真倾听教师的教育管理,幼儿在教师的批评中也会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觉得既然经常被训斥,索性真的成为教师口中的样子。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就是幼儿的镜子,教师要想让幼儿有效提升自信心,首先就应该做到幼儿父母与幼儿教师都对幼儿保持尊重,并且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明晰幼儿的内心活动与心理状况,应用一些强化与训练的方式逐渐培育提升幼儿在学习与活动进程中的自信心,并且帮助引导幼儿创设起具有积极性、上进性的自我认知。在幼儿活动中成功时,教师应该告诉幼儿他具备的能力优势,并且向幼儿表达信任,相信在其他方面也同样可以做得一样优秀;在幼儿失败时,幼儿教师应该与幼儿一同讨论这一次失败的原因,并且也应该最大程度发现挖掘幼儿在这一次失败中所产生的闪光点,不应该让幼儿在这一次失败中走不出来,而是应该积极努力引领幼儿,学会在失败中探索未来应该如何才能做得更加优秀,避免重复失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在学习与活动中的自信心,并让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建立起完善正确的思想认知与自尊自信心理。
(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自我概念
自信心理是主观判断,其与人们的自我概念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应该培育幼儿的自信心应该在培育幼儿形成正确合理的自我认知概念这一方面来进行。例如,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应该创设出相应的条件从而让幼儿感受成功喜悦,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之中获得并提升相应的自信心。在另一方面来看,当幼儿在教学课堂之中出现回答问题失误的状况,幼儿教师不应该直接指出幼儿的错误,而是应该通过委婉的形式来告知幼儿,促使幼儿不会因为这一次的失误而丧失积极性与自信心,变得胆小不敢在未来的学习进程中回答问题,变得更加悲观消极。心理学之中提到过,对于一个人传输具有向上的期盼,那么就会促使人们在学习中提升的速度更加快,提升的质量也会更加稳定。相反,如若一直向一个人传输低沉消极的期盼,那么会使得人变得自暴自弃,郁郁寡欢。例如,在一次小测验之中幼儿的考试结果十分不理想,那么消极心理的幼儿将会认为“我的能力不足,以后再也不会考出好成绩”,向上的幼儿会认为“虽然这一次结果不理想,但是在未来的测试中我一定会努力,考得更好”,由此可见,幼儿对于自身的认知与理解对于幼儿自信心的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多向幼儿灌输一些“你是最棒的”“不要觉得自己做不到,应该相信自己”等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
(三)给予幼儿尊重
首先,幼儿教师应该平等看待所有的孩子,并在教学进程中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提出,幼儿教师不应该限制幼儿探索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在幼儿提出其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时,幼儿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并表现出重视的样子,这样在幼儿眼里就会感觉到教师是十分在意关注他的,幼儿也就会在提问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如若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无法回答,那么教师就应该明确告诉幼儿,你提出的问题我也回答不了,不过我们可以一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教师切记不可以依照自身的想法进行回答,也不能对幼儿的问题进行敷衍,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直白告知幼儿,幼儿会知道任何人都会有无法做到的事情,从而有效打消幼儿对于其他人敬重畏惧心理,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如若幼儿喜欢玩一些汽水瓶盖、小木棍等事物,幼儿教师不应该强硬地制止幼儿,而是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且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领幼儿进行思考,如“你可以用这一个瓶盖做些什么?”“这一个瓶盖像什么东西?”等,这样幼儿在未来的玩耍中就会不经意想起教师的引导,从而在思考中玩耍,提升幼儿的探索能力。并且教师不制止幼儿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
其次,幼儿教师应该与幼儿进行平等交流与相处。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课堂进程中与幼儿一同观看动画片,并且在动画片播放完毕以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同讨论动画片中的哪些角色是正面,哪些角色是反派的。并且教师还可以询问幼儿们的看法,看一看他们最喜欢的角色是哪些,并且教师应该对幼儿的看法表现出尊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创设一个平等的教学氛围,幼儿在这种环境之中会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并且也会逐渐变得敢说、敢想,这就实现了提升幼兒自信心的目标。由此可见,和谐平等的交流相处是赋予幼儿自信心的最好途径。
最后,幼儿教师应该大力鼓励引领幼儿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特长或者展示自己的爱好,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型文艺表演,让幼儿进行展示,文艺表演中的小主持也让幼儿来担任。幼儿在表演的进程中,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打节拍,表示教师在注视着他,锻炼幼儿的敢于在众人面前表演的能力,这也是培育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在活动结束以后,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做好自己座位上的卫生工作等。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增加参与积极性。并且,幼儿教师还应该大力鼓励引领幼儿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交流相处,培育幼儿的社会交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培育幼儿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教师就应该意识到自身的引领作用,重视每一个教育细节,不要触碰幼儿的敏感内心,在日常教育与接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表扬肯定幼儿,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自信心理。教师还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认同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