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悬念的设置研究
2021-03-29王志杰
王志杰
【摘要】悬念源自学生对所解决问题的不满,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悬念,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与动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与记忆力,同时开拓他们的数学思维.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深入研究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悬念,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悬念;教学设置;研究
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而这种引导就需要通过设置疑问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若能结合学生实情巧妙设置问题悬念,捕捉问题的“契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热情,激发其思维想象力,就能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设“疑”
学习起源于思考,思考又因疑问而产生,有了疑问就产生了困惑和认知上的冲突,由此让思维运转.在合适的时机创设一些疑问让学生找到學习的乐趣,通过不断的疑惑使其产生思考,从而获得知识.例如,在讲解体积的时候,可以利用故事作为切入点设置疑问,先讲述一则“乌鸦喝水”的故事,再提问“把石头丢到瓶中,水没有增加,又为什么会溢出呢?”此时课堂氛围就会被调动起来.在学生自主思索时,教师将新课的内容及时导入,让他们比赛看谁最先理解这一现象,通过设疑激起学生的疑问,推动其主动思考.但要注意,不管是在课上、课中还是课后,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要面向所有学生,让他们在存疑的氛围中参与学习.若设置的疑问过于复杂会让学生失去信心,不敢再尝试解答,而难度太小又会让他们觉得太简单而失去兴趣,无法调动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在设置疑问时要一步步地引导,让感知与深化衔接在一起,就像在学生的大脑中投入一块石头激起智慧的涟漪,这样才能让他们认真听课,在关注中积极思索,产生求知的愿望.
又例如,在讲解“年、月、日”时,可以先出一道题:“小丽今年16岁了,却只过了4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产生疑问:是呀,我们每年都会过一次生日,她怎么只过了3次呢?学生由此产生了悬念,也增加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今天你们学习完这节课就可以揭开这一谜底了.从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并认真思考,确定了学生探索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保持热情并带着疑问参与学习,体现了问题悬念的作用.
再例如,在讲解“加减法简便计算”时,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进行口算比赛的方式打开课堂,看谁算得又快又准.教师出题:328+199,451+394,796-297等.这样的题在学生看来数目很大,可教师却能又快又准地计算出来,有的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老师是不是有什么好方法,不然为什么能这么快就计算出来呢?于是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同学都跃跃欲试地等待着老师的回答,而知识上的悬念会让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高.教学中悬念的设置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通过探索培养和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为了能让悬念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教学时就要巧妙设置疑问,通过疑问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与探索欲.
二、巧“问”
曾有人说过,学习贵在产生疑问,一个小的疑问就是小的进步,能够发现大的疑问就有了更大的进步.疑即产生问题,任何一种思维的运转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疑既是思维的开始也是创造所需要的基础,更是兴趣与求知的来源.同样,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问题设计,能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思索,让智慧的火苗越烧越旺,对数学课堂产生更深厚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圆”的时候,可先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各种形状的车轮运转,这时就会发现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运转就会“跳舞”,而椭圆形的车轮在运转时会忽上忽下,就像过山车,只有圆形的车轮在运转时是平稳前进的.利用这些形象的画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充满乐趣的观看中进入数学学习.此时课堂氛围被调动起来,于是教师继续提问:“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不能设计成三角形吗?”学生踊跃回答:“其他形状当然不行了,怎么骑呀!”那么接着疑问出现:“为什么只有圆形可以呢?”大家开始讨论起来.经过对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提出疑问,学生产生了问题悬念,为后续新课程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寻找结论的过程中思维在紧张运转,找到答案后也会记忆深刻,这比课堂直接讲授内容印象会更深刻,记忆也更扎实.
又如,在讲述三角形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展示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图片,同时提出问题:“大家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和共同特点.”学生在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图片中都有三角形.”教师再提问:“工程师或设计师将这些三角形改成其他形状,会对这些物品有影响吗?会有什么影响呢?”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再把提前准备好的小木棒和大头针等手工材料发给他们,让他们组合图形,在实践操作中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及其结构特点.通过巧妙提问的方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思考,使学习的目的性更强,让教学结果获得有效提升.
三、示“错”
数学的逻辑性较强,一些知识是紧密相连的,可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而新知识则是旧知识的延伸.作为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点,并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疑难问题的设置,以新旧知识的冲突设置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以确保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易错习题28-28÷7.很多学生是这样计算的:28-28=0,0÷7=0.造成错误的原因,是计算顺序发生了问题,所以计算出的最终结果是错误的.当然也会有学生使用了正确的计算方式:28-28÷7=28-4=24.教师把两种答案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哪个是正确的.在学生情绪高涨的同时,引入新课内容,“正确的答案就在接下来的新课程中——四则混合运算”,以此为开端的授课方式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有目的地设置易错题目以使学生产生悬念,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时间、路程、速度的问题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对其定义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但是在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不理解数学概念,这就造成解题常常出错.如,一辆小汽车从东向西行驶,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到达目的地,但在返回时遭遇大风,只能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把易错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90+50)÷2=70(千米/小时).此时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的做法与老师的相同吗?举手示意一下,看看有多少同学是相同的.”在经过统计后,再提问:“你们觉得老师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吗?如果有人觉得不对,那么你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此时选出解题正确的同学并让其说出解题思路.这时就会有同学发现原来自己做的是错误的,“速度=路程÷时间”,而此题中求的是往返的速度,那么这里的路程与时间也都应该是往返的,若将单程距离看作为1,往返的距离就是2,这里的时间包括去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即1÷90+1÷50,所以结果应该是(1+1)÷[(1÷90)+(1÷50)],通过这样的示“错”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求“变”
所谓的求“变”,即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通过对一些典型问题做多角度、有目的性的改变,以多方位的演变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问题的规律和属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对问题的新鲜感与好奇感,让其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如,在百分数应用题的讲解中,可以给出一些练习:(1)松树有20棵,柏树有30棵,松树是柏树的几分之几?(2)松树有20棵,柏树有30棵,柏树是松树的多少倍?(3)松树有20棵,柏树有30棵,松树是柏树的百分之几?(4)松树有20棵,柏树有30棵,柏树是松树的百分之几?(5)松树有20棵,柏树有30棵,松树比柏树少几分之几?(6)松树有20棵,柏树有30棵,松树比柏树少百分之几?通过变换问题,让学生进入深度探索,并在求“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让其思维潜力得到有效发挥.又如,在分数应用题的讲解中,可以出示题目:三年二班有男生30人,女生15人,请同学们按照所给的条件提出两个问题,并加以解答.由此,问题会有很多:男生是女生的多少倍?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多少?等等.通过这样的求“变”,让学生进行思考,不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学会举一反三,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并做到融会贯通.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学会巧问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另一方面还要精选相关的练习题目,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思维活力,使其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让解题变得更加简单.如,引导学生审题时要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并求解,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典型练习题,让他们用两种或更多的方法进行解答,以保证其思维的不断拓展.如,某钢厂去年年产量是90万吨,为扩大经营,今年计划要比去年增产30%,那么今年可以产多少万吨钢?这时的第一个思路是先把今年比去年增产的吨数求出来,再把去年的产量加上,就得出了今年的总产量,即:90×30%=27(万吨),90+27=117(万吨),这样就得出一个综合算式:90×30%+27=117(万吨).第二个思路可以是这样:今年是去年的百分之几,然后求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即:90×(1+30%)=117(万吨).还可以有第三个思路:即通过题意我们得知去年产钢100等份,那么今年就是(100+30)等份,再以归一法先求出每份的吨数,再求130份的吨数,也就是今年的产量,即:90÷100×(100+30)=90÷100×130=117(万吨).三种思路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通过这样的求“变”思考,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拓展思维模式,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五、留“疑”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疑问,让他们带着疑惑结束这堂课,并通过所留的疑问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欲,也为下节新课内容做好铺垫,建立新旧知识的衔接,让他们以更好的态度参与下节课的知识学习.结尾留疑的目的就是通过疑问产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激发学习的欲望,以保证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悬念问题,能让他们在新鲜与好奇的状态下进行探究.如,在讲述测量单位一课结束前提问:“我们利用现在所学的米、分米、厘米等计量单位能不能计算出北京到郑州有多远?”这时有学生就会回答:“这怎么量呀?路程这么远,量起来太费力了!”于是悬念就有了:“计量一些比较长的路程时是不是有更适合的单位呢?那么同学们回去后看看课本,好好研究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吧!”通过矛盾制造悬念,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求知欲望.
通过结尾留“疑”为后续课程增加了“神秘色彩”,学生心有“余味”就会更好地去探索问题.如,在進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讲解过程中,可以给出这样一个算式:23.25÷15,若我们把除数15缩小到原来的1/100后,变成小数与小数相除,该怎么计算呢?这样,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也为下节课打下基础,留下伏笔,学生通过探索会自主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新知识结构,以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巧妙设疑,以激起悬念,捕捉问题的契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求知欲,在解决疑问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永明.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教学艺术[J].考试周刊,2015(23):72.
[2]黄卓锐.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置艺术[J].新课程(小学版),2011(03):24-25.
[3]马俊.优化课堂提问设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