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餐后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
2021-03-29夏莎莎
夏莎莎
中班幼儿餐后活动如何组织,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教师要科学组织,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所谓的餐后活动,主要就是指从第一个幼儿用完餐到全体幼儿结束用餐后,将近一个小时内展开的活动。这个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部分幼儿进餐及部分幼儿自主活动阶段。第二,是全体幼儿进餐完毕,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安静、非正式的集体活动阶段。
自主活动,心中有底
为了确保幼儿教师及幼儿强化每日餐后活动概念,相关幼儿园应根据各幼儿班级幼儿特点,科学制定周期规划表。
例如,在每次用餐前,幼儿教师应对餐后活动进行精准定位,明确活动内容、地点及要求,以确保广大幼儿教师心中有幼儿、幼儿心中有活动。在每日吃饭前,幼儿教师需明确交代活动地点,并为幼儿提供可以选择的活动内容,顺势向其阐述相关要求,以确保幼儿对餐后活动心中有数。幼儿与教师集思广益,提前对下一周每天11∶10~11∶30之间的自主活动内容进行细致规定。通过图表方式,展现活动内容,并将与活动相关的海报张贴在幼儿能够看得到的地方,如教室墙面、走廊墙面等。由此一来,在教师科学指引下,幼儿便可自主观看餐后活动规划图。在双向努力下,幼儿可在餐后及时走到活动点集合,不仅有效节约了时间,同样也减轻幼儿教师组织活动的负担。值得注意的一点,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对参与活动感兴趣,在教师组织该活动时,才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针对幼儿自主活动阶段内容,教师应立足幼儿兴趣、爱好,每天提供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内容供幼儿选择。例如,周一可以堆积木、为娃娃换衣服、看图画书;周二可以拼图、玩魔方、设计建筑角;周三可以自带玩具……通过丰富多彩的餐后活动内容,既能为幼儿预留自主选择空间,又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需要与活动需求,进而确保中班幼儿餐后活动能够顺利落实。
餐后活动,精彩纷呈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餐后活动时间是幼儿最开心的时刻了。为此,幼儿教师应善于将活动空间给予孩子。虽然,在中班幼儿每日餐后活动中,教师发挥组织、执行、指导等作用。然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隐性作用,幼儿完全是自主的。换言之,只有幼儿自主参与餐后活动,才能令中班幼儿餐后活动效果大大提升。基于此,幼儿教师应合理设置幼儿餐后活动环节。具体来说,可以将餐后活动分为活动前期、活动中期、活动后期。
首先,活动前期。幼儿教师需合理引导“用餐慢”的幼儿,教会其在结束进食后及时放下碗筷、擦嘴,站起来后要规整摆放桌椅。同时,作为保育员,应及时打扫幼儿餐后桌面、地面卫生。此外,幼儿教师和保育员应共同组织幼儿餐后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其一,要组织幼儿及时大小便、迅速整理着装、规整站队。其二,要交代活动内容,如观察活动、户外散步等。在这环节中,幼儿教师需仔细交代要求与规则,并提醒幼儿注意事项内容。其次,活动中期。第一,是自主活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以“观察”为活动手段。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发挥隐形指导作用,需要灵活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在偶发事件中渗透教育理念。切记,此时此刻的教师并非无所事事,而是要在一旁为幼儿做好引导工作,及时观察幼儿动态,并适当介入幼儿活动环节,确保幼儿餐后活动可以有序进行、安全进行。立足幼儿兴趣,合理安排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以确保能收获理想的预期效果。同时,幼儿教师需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空间,允许幼儿个性化发展。第二,是户外散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格外注意两点内容。第一点,幼儿教师需合理安排内容、规则。第二点,需要在过程中展现指导要求。在组织活动时,应以静为主,充分考虑天气因素、季节因素等。立足健康角度,安排静态活动,可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内容,足以快速吸取幼儿注意。同时,由于季节不断变化,若幼儿教师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内景象变化、植物变化,便可以有效陶冶幼儿情操,进一步拓展幼儿知识面与观察力。此外,受天气因素影响,在晴天之际可以安排室外活动,并保证一周内的活动内容不会重复,如橡皮泥、看图书、积木、户外拼图等。在雨天之际,便可以安排幼儿在室内活动场所活动,如表演区、美工区、娃娃家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各种活动前,教师需要明确指导要求,告诉幼儿今天餐后活动内容,并提出要求,以确保幼儿能对所有活动内容、规则清晰明了。在指导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时刻围绕活动主题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与活动,以确保幼儿能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进一步拓展幼儿知识体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最后,在餐后活动结束时,幼儿教师需带领幼儿在自然环境、轻松环境下抒发个人感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总结语言应简短、温馨,以确保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与教师敞开心扉,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水到渠成,点滴进步
在正式推动餐后活动之际,教师应针对幼儿进餐时、用餐后等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并相应地加以对比分析,以便能依据幼儿餐后活动、现状及时调整餐后活动组织策略,为广大幼儿营造良好用餐氛围、活动氛围,为幼儿开心进食、健康活动保驾护航。
通过观察幼儿进餐现象、餐后活动现象,可以发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幼儿在餐后活动中逐步养成安静进食、自主活动的好习惯,并且大多幼儿都能按照幼儿教师要求进行活动。但不可否认,在某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例如,对于一些活动区域里的材料没有及时更新,在植物角内甚至还发现有很多“小虫子”。为此,幼儿教师应及時检查活动区域内的材料问题,及时更新,进而美化区域环境,为广大幼儿带来良好体验。此外,经过观察时显示的问题加以反思,重新制定新策略,再次随机展开观察。便可发现,部分幼儿挑食、吃饭动作慢等不良现象均有所改善。
确立常规,规则游戏
对于幼儿而言,建立“常规”需要通过幼儿教师反复说明。例如,吃饭后不要快速奔跑,应安静从事饭后活动等。所以,幼儿教师应每天预设充足时间,对每天饭后活动内容加以述说。这样一来,才能便于幼儿在每日吃饭后自觉投身于赛后活动中。
在这个时候,教师应向幼儿传授一些有趣的游戏规则。然而,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应选择活动量稍小的游戏,例如“山上有个木头人”,在幼儿念完“山山山、山山山……不会说话不会动,动动就是小蜜蜂”这首儿歌时,幼儿们便要随意摆出造型,并保持一动不动,如果谁先忍不住动了一下,那么就失败了。这种稍静态游戏,很适合在餐后进行。同时,还可以积极融入一些民间游戏玩法,如“弹球”“抓子”“翻绳”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小游戏,可以迅速吸引幼儿注意。再如,可以进行“我是接词王”小游戏,指引3~5个幼儿围坐成一个小圆圈,由第一个幼儿说出开头说出一个词语,由第二个幼儿依据第一个幼儿所说词汇的最后一个字为词头再说出一个新词汇,以此类推。通过这类游戏,不仅能令幼儿感受游戏的魅力,又能在游戏中进一步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如,“谁是小熊”这一类娱乐游戏,也颇受幼儿欢迎,极符合餐后小量活动原则。在具体游戏之际,幼儿教师可以针对游戏内容加以改变,令幼儿自由组合,分别将椅子围成圆形,椅子数需要比幼儿总人数少“1”。当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幼儿们一起唱起儿歌。当儿歌唱到最后一句“小熊就是它”时,幼儿需要分别找到一张椅子坐下,未曾找到椅子坐下的幼儿应将圆圈中的椅子搬走一张,剩下的幼儿重新开始游戏。对于天真烂漫、生性活泼的幼儿来说,这种游戏趣味十足,可有效激发幼儿热情,促进其与同伴间的关系,参与度及欢迎度都极高。
提炼收获,颇有感悟
当代幼儿教学,强调要充分关注幼儿发展整体性。为此,幼儿教育应面向全体幼儿,不断依据幼儿反应调整策略,以此实现统筹兼顾,收货预期中的幼儿教育成效。
在有效组织餐后活动的一段时间内,教师管理质量、进餐质量及餐后活动質量均有了明显好转。通过合理组织中班幼儿餐后活动,为广大幼儿带来了自主时间、自主空间,既能静下心来思考,又能避免参与盲目性、随意性活动。在加快幼儿吃饭速度之际,为幼儿安静走进寝室、安静入睡做好了前期准备。参照陶行知先生的“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在幼儿园内的与生活需要有多种多样的细节得以构成。在这些信息中,存在着很多有价值的随机性教育契机。
为此,就需要相关幼儿教师能灵活把握这些教育时机,将看似毫无关联的细节整合成高价值活动,令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有所收获。切记,中班幼儿餐后活动的进行,我们不可急于求成。作为幼儿教师,应格外关注幼儿进餐状况,帮助其形成优良进餐习惯。所以,幼儿应针对本班幼儿用餐实际状况加以了解,准确把握工作重心,当大部分幼儿还在进餐环节时,教师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幼儿进餐环节指导上,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用餐方法,养成优良卫生习惯,并对幼儿迅速吃饭、安静进食等习惯表示赞赏与鼓励。此外,当大部分幼儿都投入到自主游戏时,教师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各个功能区活动的幼儿身上,为其自主活动作出方向指引。
总而言之,中班幼儿餐后活动的开展,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在活动组织与设计上,需要相关幼儿教师多花心思,立足幼儿兴趣发展需求,合理规划餐后活动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选择的机会,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全面改善中班幼儿餐后活动现状。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营防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