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

2021-03-29程晓燕

建材与装饰 2021年8期
关键词:脚手架边坡模板

程晓燕

(皋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甘肃皋兰 730299)

0 引言

任何一个建筑工程建设活动中均要加强对施工风险因素的控制,使施工活动安全、稳步推进有更大保障。故而,现代施工企业在实践中应积极建设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精准辨识各种危险源、科学测评,进而实施有效的分级管理办法,通过编制预防控制方案实现对风险因素的有效防控。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积极将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用于建筑行业内,取得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当下我国部分施工单位对该分级标准的内容、适用性等缺乏全面了解,故而本文对标准的分级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概括。

1 施工安全风险的特征分析

(1)客观性:建筑施工阶段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以个人意志、意愿等发生转移,可以采用合理的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率或减轻其危害程度,但不能彻底消除。

(2)普遍性:施工风险是持续生成的,任何施工方均要面对,新风险的生成和技术设备的更新过程相伴随[1]。

(3)不确定性:任何时间、空间均可能会出现风险,也不能准确量化其引起的后果。

(4)可预测性:在统计学条件下,很多风险的发生是遵照一定规律,少数是偶然的,故而可以采用概率学与统计学工具把风险的发生情况建成数学模型,测算风险发生率及可能引起的损失。

2 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四分级内容

2.1 “红色”等级

该级别对应的是极高风险,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引起群死、群伤事故,该等级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1)基础:土方开挖深度不小于5m 或小于5m,但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或者对相邻建(构)筑物状态安全形成不良影响的基坑挖掘、支护、降水项目。

(2)模板及支撑:搭设高度、跨度、总荷载、集中线荷载分别在5m、10m、10kN/m2、15kN/m 的模板及支撑工程;用于配合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的满堂支撑物,承载的单点集中荷载不小于700kg。

(3)起重和吊装:利用特殊的起重装置、工法,并且经检测确认单件起吊自重不小于100kN 的项目;起重安装项目内的起重量不小于300kN;拆除活动中采用的高不小于200kN 的内爬式起重机;塔吊、升降机及建材提升机组装、运用、拆卸工程周边环境繁杂(既有构筑物、关键的市政管线等)的群塔施作中[2]。

(4)脚手架工程:搭设高程不小于50m 的落地式脚手架项目;提升高不小于100m 的提升式脚手架。

(5)升降机:额定载重不小于1t 并且承载的人员数目大于10 人。

(6)他类工程:高陡边坡构造破坏以后形成严重后果、安全级别是I 级的边坡类型;承受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作用的边坡工程;处于滑坡区段的边坡工程,或者经检测发现存有的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

2.2 安全风险“橙色”等级

属于高度风险,若管控不严格很容易造成人员死亡事件。

(1)基础:挖深不小于3m 或小于3m,但经勘测确认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度处于较高水平的基坑支护、降水项目;深不小于3m 的基坑工程挖掘土方。

(2)模板和支撑:规格相对较大的滑模、爬模等器具式模板;搭设高度、跨度、总荷载、集中线荷载依次在3~5m、5~10m、5~10kN/m2、8~15kN/m,且支撑水平投影宽度值小于高度及独立性较高、没有布设有连接功能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用于辅助安装钢结构的满堂式支撑体系。

(3)起吊:利用特别的起重装置、工艺手段,并且经检测单件起吊重在150~100kN 范围中取值的起吊工程;起重安装项目的吊起重量达到150~300kN,在和水平地面相距100~200m 中参与工程拆卸作业的内爬式起重装备;施工用的升降机、龙门架、塔吊组装及拆卸工程;配置使用起重设备大于2 台的安装工序。

(4)脚手架工程:搭设高程24~50m 的落地式脚手架;提升高度处于60~100m 范围中的脚手架;自体高度不小于20m 的悬吊型脚手架;高度在60m 以上的挂篮悬浇项目[3]。

(5)施工用的电梯:额定载量超出0.5~1t 并且载人数超出5~10 人。

(6)临时使房屋防火:员工宿舍、办公用房建设层数是2 层或者各层建筑面积达到100~200m2,他类发电机、锅炉建设面积超出50~100m2,储存可燃性物资的库房面积小于10m2。

(7)其他:一经破坏后,便会引起严重后果、对应的安全级别是二级的边坡构造;幕墙组装工程的施作高度不小于50m;经检测,发现钢结构组装项目的跨度值不小于60m 时;人力挖孔桩深度大于16m 的项目;地下空间内进行的暗挖工程、顶管及预应力工程施工活动中。

2.3 安全风险“黄色”等级

该等级对应的是明显风险,如若控制不力可能导致建筑施工活动中部分工人重伤或致死。

(1)模板与支撑:搭设高度、跨度、总荷载、集中线荷载分别在3m、4m、5kN/m2、8kN/m 之下的混凝土模板支撑项目。

(2)起吊:利用不是普通的起重设备、作业方法,单件起吊重小于50kN 范围的起吊工程;起吊重量小于150kN 的起重式安装工程,高度不足100m 且利用内爬型起重设备辅助完成拆除任务的工程;配合使用起重机开展的安装作业活动[4]。

(3)脚手架工程;搭设高度不足24m 的落地式脚手架,提升高度在60m 之内的附着型脚手架;架体高度不足20m 的悬吊脚手架;和水平地面相距60m 之内的吊篮操作;施工方自行制造的卸料、移动式平台。

(4)临时性房屋的防火:仅为1 层的职工宿舍、办公室并且其建设面积小于100㎡,其余发电机、配电箱建设规避小于50m2。

(5)他类:由破坏引起的后果不是十分严重、安全等级达到三级的边坡;建筑幕墙在50m 的高度范围中施工时;钢结构、网架安装工程的跨度分别受限于36m、60m;人工挖孔、扩孔工程深度小于16m 的施工活动中。

2.4 安全风险“蓝色”等级

存在该等级范畴内的施工风险属于一般性风险,若控制不严格或者不采用相关控制方法,可能导致部分人员出现轻伤[5]。

(1)临时性施工项目:部分有维修需求的工程;建筑施工阶段需要进行临时维护的工程。

(2)其他:泛指那些容易对身体生命健康构成损害及可能产生轻微损失的物件击打、车辆交通伤害、机械式损伤、触电、火灾事故、不慎从高空坠落及局部构造坍塌等。

3 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方法

3.1 建设相配套的安全管理及教育制度

为使建筑施工活动安全、有序推进,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防控,应从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及提高技能水平方面着手。为引导工程参建人员能自觉树立安全意识,项目参建方应结合工程的现实状况,合理设定职责范畴,编制内容完善的安全施工及教育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思想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使广大工人能在制度的管束下,认真落实本职工作,履行相应的职责,严格依照安全生产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加强对各工程施工工序及细节的把关控制,借此方式使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更大保障。

项目总工组织施工方案交底工作时,明确要求全体参建人员一定要参加,认真履行签字确认手续。工程施工阶段若需要变更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或者安全技术方法等,一定要经过措施审批人的同意、批复,由项目监理部门审核确认以后再开展交底工作[6]。施工周期超出1 个月或者重复施工作业的项目,均要进行重新交底;若人员配置、机具进场顺序或环境等条件发生改变,则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有关安全管理方法,重新进行上报、审批、交底。

3.2 加大对非固定或露天机械设备的检查力度

工程建设阶段,大部分施工工序及方位自身具有一定流动性,这直接决定了机械设备也一定是要进行流动性施作的,比如参与市政路面施工的混凝土振捣器与切割机等机具,实践中会频繁移动以上这些设备,并且施工作业量相对较大,客观因素很可能会对供电线路造成一定损害。另外,在沟槽排水施工活动中,频繁启动、停用或者搁置潜水泵时,环境因素均可能对该种设备的性能、功能等形成负面影响。故而,针对固定式或露天存放的机械设备,施工方要定期指派专人进行专项检查,进而方能较好地防控那些易在隐蔽或移动状态中形成的安全隐患。

3.3 危险环境下要做到先检测后施工

鉴于市政基础设施露天施工的现实特征,工程施工建设行为直接和自然环境相接触,不确定因素繁多、复杂,外加施工线路及周期相对较长,很可能会滋生出各种危险因素。应加大对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的防控力度,施工前期认真落实风险检测工作,毫不动摇的坚持先检测、后施工的原则[7]。特别是针对那些新建或改造的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方均要组织人员前往场区勘查、检测水文土质、气候等因素,确保环境因素不会阻碍施工活动安全推进过程,当然也不能对广大工人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因素,可以采用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也是不唯一。在具体实践中,施工方要结合工程现状,通过多个渠道探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主要环节等,尽早实施相应的安全风险分级方法进行管理,并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方法、制度等,真正实现对工程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为项目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脚手架边坡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