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觉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
——以贵州省铜仁市云舍村为例

2021-03-29刘过

建材与装饰 2021年8期
关键词:名村古村落民居

刘过

(贵州省铜仁市城乡规划院,贵州铜仁 554300)

1 云舍村的历史及旅游文化价值

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村(见图1)坐落在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内被誉为“天堂河谷”的太平河畔,云舍山寨距江口县城4km,距梵净山南山门10km,全村总面积4km2,439 户1717 人中,98%的村民都是杨氏后裔,是江口乡村第一大寨。云舍土家族仍然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云舍立足乡土,坚持乡村旅游平民化发展道路,强调绿色生态重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建景点,积极推动共建共享。依托梵净山核心旅游景区,以景区带村,促进乡村旅游联动式发展,全力打造特色村寨,促进产业融合,突出政策引领,用活政策,破解乡村旅游缺资金难题,政府精准投入,企业大力帮扶,完善利益链接,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先后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被评为“中国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贵州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全省100 个旅游景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村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村寨”“全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全国重点乡村旅游村寨”。

图1 云舍村鸟瞰图

这座古村落至今保存较完整的乡村传统风貌,村落内部的古建筑包括桶子屋和一般武陵山区特色的干栏式民居建筑,村落布局自由、风格侧重实用和生活性特征,体现云舍古村落田园诗般的外围环境与“仙居”般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云舍传统村落以杨氏土家族发展史为线索,展现云舍村历史悠久,以农耕文化为特征的乡村生产特征,并且保存古法的造纸技艺,并留下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云舍古村落具有历史、文化、科学的研究价值,是环梵净山地区乃至大武陵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

2 云舍村传统风貌分析

云舍村由于历史悠久和近10 年开展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该村落内部的建筑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其传统民居主要包括传统民居院落、新建民居(木构)、新建民居(砖混)、公共建筑、造纸作坊建筑(及构筑物)、卫生所、公共厕所等类型。

云舍古村落内部,传统民居院落按组合形式分为桶子屋、一字屋、“一正一横”屋等类型。其中桶子屋是云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造特征明显的一种传统民居院落,具有较好的建造细部特征,北高南低,北侧为正屋,分中堂和左右厢房,中堂内凹形成一吞口,整体呈正方形,云舍村的桶子屋院落共计8 处,包括56 幢建筑,占村落建筑总量的4.86%;云舍村一字屋房屋平面呈“一”字形,一般为一正两厢三开间,正厅作为生活起居空间,前间为堂屋,后间烤火杂用,并有逃生门与室外相通,建筑结构为穿斗式,屋顶形式为悬山顶或歇山顶,一字屋建筑数量为243 幢,占村落建筑总量的21.07%;云舍村一正一横屋房屋平面呈“L”形,正屋一层,为常见一字屋形式,正屋的单侧设有偏屋,偏屋上下两层,屋檐低于正屋,底层前后两间,多作灶房、厕所、畜圈使用,上层多为凉挂风干作物或储存杂物,有些将其分隔布置为厢房使用,有单跑梯段木梯与之相连,构成“一正一横屋”类型的建筑数量为306 幢,占村落建筑总量的26.54%。

云舍村三合院房屋平面呈“凹”字形,三面围合,具有较强的围合感,是在正屋的两侧设偏屋,左右偏屋面宽因地形及与街道的关系而异,多不对称,功能上与“一正一横”式房屋相似。中间的空地主要用作晒场,也有在周边种植花草果木。构成“三合水”式三合院的建筑数量为197 幢,占村落建筑总量的17.09%。

另外,云舍村新建的居住建筑可分为采用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和砖混结构的民居建筑。新式传统民居建筑均为两层,外围多包砌砖墙,其建筑数量为74 幢,占建筑总量的6.42%;新建砖混结构的民居建筑数量为233 幢,占建筑总量的20.21%。公共建筑主要村委会、小学,建筑数量为5 幢;造纸作坊是云舍村的生产性建筑,建筑数量为36 幢;其他有卫生所、公厕等建筑类型,卫生所仅有一处,公共厕所有两处。

3 乡村振兴下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

云舍村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 级景区——梵净山旅游资源禀赋,通过招商引资,实施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民宿旅游项目,群众通过土地、房屋等入股变成股东,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凝聚社会力量做好田园综合体、体验观光、乡村民宿的协调、开发、建设,让企业和老百姓真正成为开发主体、经营主体。修建云舍村乡愁馆,组建3 支民族风情表演队用于传承云舍土家族独特的婚嫁习俗,悠扬动听的山歌,众人参与的摆手舞,载歌载舞的金钱杆、土法造纸等传统文化。截至2019 年5 月,建设乡村民宿18 家、农事体验5 家、乡土美食32 家、文化创意产品销售店3家。已形成田园生态观光、土法造纸体验、民族文化传承、慢生活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村。经初步测算估计,云舍接待游客216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90.2 万元,同比增长19.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0 元。

图2 云舍桶子屋——土家婚俗表演场一角

4 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云舍传统村落现状基本上保存着风貌较完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完整的村落格局以及高品质的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在云舍古村落不仅具有较高价值的明清桶子屋,同时村落内部及外围具有神龙潭、龙潭河、仙人洞等自然景观资源。云舍古村落目前是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同时是贵州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正申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从2003 年以来,铜仁市江口县的云舍村打造“中国土家族第一村”,这给云舍这个静谧的山野农庄带来政府的重视与游客到此游览。面对古村落的保护和新村建设的双重契机,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新的问题。

4.1 村落整体的风貌受到乡村旅游建设影响

自20 世纪90 年代之后,随着乡村旅游的壮大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建房屋日益增多,409 栋建筑或院落,占总数的35.47%。一方面建设的位置已超出古村落所划定的大致范围向龙潭河以东沿河发展。另一方面在村落内部,由村民自行改造,原有的传统建筑拆除重建的情况居多,并且风貌受到一定影响。

4.2 老建筑的急待维修改善,新建建筑的风貌沿承

古村落内部除20 世纪80 年代之后建设的屋舍具有较好的建筑质量,而其他老建筑和解放后的传统民居,都没有进行过维修,主要原因是村民缺乏保护意识,自身的生活水平有限,无力对老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工作。另外该村的老龄化比较严重,老房子无人看管,多年很少有人居住而加速村落内部建筑的老化。一些建筑缺乏维护,由于使用者人口的减少,院落规模较大,许多建筑都存在年久失修老化的现象。部分文物及历史建筑缺少及时的维修和保护,自然衰败严重,出现墙体破损,结构倾斜,门窗雕饰残缺等问题;个别历史建筑被荒废、弃置,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部分新建及加建建筑在形式、高度及材料使用上与周围传统风貌相冲突,出现在重要节点位置及视线廊道中,对整体景观破坏严重。

4.3 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缺乏地方风俗特色

云舍被誉为“中国土家族第一村”,但除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传统民居之外,民居的着装和风俗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与劳作时很难得到展现。人的因素在这个古村落里,没有突显出这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传统村落。从事传统造纸活动的居民减少,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威胁。

5 以保护为前提,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近年来,由于受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云舍这个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乡村旅游业迎来新的保护与发展双重压力,为加大保护力度,县委、县政府编制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保护性规划》《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舍景区景观及道路整治修缮方案》《江口县云舍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详细规划》《云舍乡村旅游创意策划提升方案》《云舍百院计划》等规划方案,以保护并尊重当地的民俗民风、历史风貌、村落的田园环境三个方面的地方特色为导向,对村落本身的环境景观和风貌进行梳理和整治。主要为今后景区的建设,以及村落自身建设改造提供必要的景观环境条件,使未来村落的使用上既满足外来游客的需要,又能够解决村民自身生活环境改善的问题。在改造过程中,优先注意保护云舍村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村里环境的整体性,同时一切历史都有其当代性,在挖掘和继承地域乡土文化中,以现代审美要求,解读并创造符合云舍村的新景观,对于神龙潭及龙潭河现状水系的景观改造,应注意尽量减少人工化的刻意痕迹,如图3 所示。

图3 乡村田园景观改造

猜你喜欢

名村古村落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获奖名单
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于100名村(居)支部第一书记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