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局面
2021-03-29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付颖群
文_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 付颖群
“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当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初具成效,在数字基建、平台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但是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遇到问题和挑战。因此,新时期如何把握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向就成为亟须探究的问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凸现了新时期数字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完成了数字化转型的预期目标,特别是在面临新冠疫情肆虐后,国企为重振我国实体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效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疫情冲击下的复苏新曙光》指出,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4 万亿美元,增速同比增长9.6%,位居全世界第一。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战略目标,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数字基建投入。传统基建主要依托国有企业和国有融资平台推动,是以建筑、制造和机械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而数字基建是以信息化主导,主要在5G、信息物联网等领域不断进行技术突破和应用,依托平台企业呈现爆发式发展。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务院有关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当前互联网转型趋势,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数字基建,着重平台建设、数据收集、分析和综合应用方面,促使我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不断融合,相互促进。目前,已经有许多央企专门设立了数字产业公司,特别在5G 通信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投资明显加速,夯实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普及数字场景应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大力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率先开展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化投入。各级政府强力推进,地方国有企业全面普及,在日常办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建成网络办公OA 和信息通信、产业服务系统,大幅提高办公效率和决策水平。如国家电网公司在推进业务数字化转型、积极拓展数字产业化、提升数字化保障能力等方面成绩斐然。
打造数字生态体系。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支柱,掌握了能源、民生等多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更加发挥着产业链枢纽的作用。一方面,产业层面数据与技术的融合催生了新的产业生态,消费层面数据与场景的融合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如在产品服务领域,国有研发单位实现了三维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极大提升了研发创新效率和用户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国有企业推进生产方式创新升级,建设智能化工厂、智能化平台,逐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搭建互联网平台,发挥国企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由生产供应为中心向用户需求转变、由线下向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商业模式,初步形成基于平台的产业协同生态。
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中面临的问题
国企数字化转型进入瓶颈期。我国国企数字化转型初具成效,但是由于国企规模庞大、体制复杂,数字经济又存在外部性和数据安全风险、信息系统不稳定等特点,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根据《新形势下的国企数字化转型之路》白皮书,从整体情况来看,国内大型国企数字化程度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大部分地方国企数字化水平还在转型初期;从各行业分类看来,互联网、电信和媒体资讯行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在汽车、能源、机械等国企集中的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仍需进一步推进;从垂直管理领域看,企业数字化转型集中在办公、财务、人事系统等方面,整体平台建设仍旧停滞不前。由于管理层级差异和行业分割的因素,造成“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无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外部性和乘数效应。
数字化产业链稳定与安全受到威胁。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国产业链从中端组装开始,向两端的产品研发和售后服务攀升。但现在产业链上下游两个方向上都受到美国及其盟友一定程度上的压制。上游压制来自于《瓦森纳协议》(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2019年年底新一轮修订的《瓦森纳协议》增加了两条有关半导体领域的出口管制内容,主要涉及计算光刻软件以及12寸晶圆技术,目标直指中国正在崛起的半导体产业。下游压制来自于新增的《布拉格提案》,将作为5G重要建设者的中国以及中国相关厂商排除在外。这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正是我国数字化转型必不可缺的。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世界,使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全球分工进一步分崩离析,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全球产业链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
数字治理能力亟须提升。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海量的数据需要收集、整理、存储、运算和分析,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标准,数据很难整合共享和再利用。数据产权保护和监管的缺失也使我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隐藏了风险和不确定性。2021 年,个别互联网平台公司相继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反垄断调查和处罚。这些民营企业通过数字算法技术施行垄断行为以及利用独立海量的用户数据库获取超额利润,割裂自由竞争市场,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原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十四五”时期国企加快数字化转型方向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这一要求也确定了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要牢牢掌握数字经济话语权。当前,我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以解决重大技术问题为抓手,通过构建本土创新组织协调机制来发展内循环。针对当前国外“卡脖子”的现状,国企应该当好领头人,带动民营企业协同公关技术难题,在卫星导航、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领域形成“突破口”,推动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平台。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提速生产经营数字化进程,着力培育数字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数字服务,搭建全场景、全链条的数字生态运营级平台,依托完备的国内市场,串联起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话语权。
要体现共同富裕发展共享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国有的属性,在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产的同时,还需要承担更多更广更深的社会责任。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交互融合,国有企业利用数字经济的无边界特点,应当逐渐“下沉市场”,向基层、农村等经济薄弱地区延伸,挖掘中国市场经济的潜力,形成新的发展势头。同时,普惠共享是数字经济的“新价值”,国有企业率先发挥数字经济的外部效应,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互促互进”的数字生态格局,这也是当前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要求和新发展格局的具体体现。
要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和建立数字治理体系。
科技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国有企业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关系着国家安全和发展命脉。从长远看,国有企业数据治理的远期目标仍然是在保护关键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价值和数据服务化。国有企业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数据运营平台,畅通数据资产在国有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流通渠道,实现企业数据管理和统一分析的效果。针对存在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问题,通过数据平台进行整合梳理,明确企业通用以及符合行业特征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在新的信息系统逐步迭代建设开发中,形成行业自律机制。
科技进步使人们生活日新月异,全世界都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数字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掌握了数字关键技术或者制定了统一数字标准,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就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因此,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带动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开创数字化转型新局面,实现带领中国数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