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对中国石化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2021-03-29强明
强 明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改和法律部,北京 100728)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建设,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加强统筹谋划改革创新,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1 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情况
1.1 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情况
2013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设立。2015年4月20日,设立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2017年3月31日,设立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试验区。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南自贸试验区。2019年7月27日,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8月26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得到国务院批复。目前,我国已经分多批次批准了18个自贸试验区,初步形成了“1+3+7+1+6”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雁阵支撑型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新格局,为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形成153项改革试点经验并向全国复制推广,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复合型综合改革态势和开放创新格局。自贸试验区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要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复制推广为基本原则,以风险防控为底线,试点内容不断拓宽,建设布局逐步完善,取得一系列显著的制度创新成果。主要有四大亮点:①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实现外资管理体制重大变革;②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突破,基本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贸易监管体系;③以“放管服”改革为主抓手,初步建立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④以自由贸易账户为代表,持续推出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举措[1]。
1.2 自贸试验区政策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着力于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实施“单一窗口”“无纸化通关”“集中报关”“跨境人民币结算”等贸易投资、金融便利化措施。但自贸试验区建设目前主要致力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探索与创新,距离实现货物、服务、金融和人员等全面自由流动的自贸区和自贸港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由于定位不同,各自贸试验区鼓励发展的产业以及对新注册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也存在差异。经过实地调研,重点对与中国石化战略布局以及业务发展契合度较高的上海、浙江、广东、海南4个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进行研究。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我国首个自贸试验区,金融、贸易体系较完备。政策优势除保税区优惠政策外,主要集中在税收减免、注册优惠、金融创新、出口奖励等方面,包括增值税与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出口退税,自由贸易账户(FT)体系,及入区退税、启运港退税等。
浙江自贸试验区以推动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即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国际石化基地和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在鼓励企业落户、建设总部经济政策支持,鼓励保税加油、绿色石化等行业补助,鼓励跨境服务、离岸贸易等经营补助,加强企业人才引进、经营贡献、金融创新等税收优惠方面已形成系统性、专业性扶持政策,并持续完善。
广东自贸试验区辐射区域保税加工业发达,是对接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最直接和先进地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已大幅简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手续;建立健全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管理制度;探索一般企业商事登记由审批制改“确认制”,已接近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水平;首创智检口岸新模式、全球中心仓;建立“线上海关”样板间;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已被纳入APEC成员国复制推广项目。
海南自贸试验区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岛自贸试验区,正全力、提前推进自贸试验区到自贸区(港)的建设。国家层面专门成立以韩正副总理为组长的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海南省专门成立由省委直接领导的自贸办公室,全力推进海南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区建设,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贸港政策体系打好坚实基础。未来政策更侧重于财税制度创新,在货物、服务、金融、人员自由流动方面积极探索,高效落实落地见效[2]。
2 中国石化自贸试验区业务发展现状
2.1 区内业务发展总体情况
中国石化目前自贸区内业务已基本涵盖石油石化全产业链,共有注册企业46家,多集中在上海、浙江、广东、海南等自贸试验区,新注册资产侧重贸易、金融等轻资产业务。中国石化区内企业资产总额规模较大,近两年每年营业收入较高。
从业务类型看,区内企业经营范围广泛,基本涵盖石油石化全产业链。46家企业中,勘探开发和石油化工生产企业6家,工程技术服务类企业6家,新能源企业2家,贸易销售型企业26家,金融服务型企业6家。
从注册资产看,自2013年建设自贸试验区以来新注册的企业多侧重贸易、金融等轻资产业务。重资产主要集中在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前就存在的6家生产型企业,合计占区内资产总额的45%。
从公司类型看,区内企业形式多元化。46家企业中,分公司占20%,全资子公司占56%,合资公司占24%。
从业务发展看,部分专业公司业务快速拓展,并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但整体盈利能力和业务规模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地域分布看,区内企业多集中在上海、浙江、广东、海南等核心市场,对中国石化具有战略重要性。
2.2 区内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集团公司区内企业建设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整体合力尚未完全形成,竞争能力有待提高,管理体制机制仍需优化。
1)政策层面,外汇政策制约业务发展壮大
近年来,防控金融风险是我国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此形势下,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实行“二线管住”,尚未打开资金自由流动通道,外汇管制严格,金融体制改革进展较慢,企业贸易、金融等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制约[3]。
一是转口贸易受到较大影响,资金流和货物流呈现不匹配特点。由于外管局和海关加大对转口贸易的合规审查力度,商业银行对企业外汇业务持审慎态度,在转口贸易结算中要求企业每单业务的单据流、货物流、资金流严格匹配,导致部分企业转口贸易业务无法正常收付汇。集团公司资信优势难以发挥,部分企业曾一度暂停转口贸易。
二是跨境金融业务存在限制。部分投资型企业跨境资金池业务受窗口指导,资金池额度无法充分利用;受跨境融资外债额度限制,飞机、船舶等大额资产租赁业务受到制约,业务发展壮大受到影响。
2)集团层面,区内业务协调管理有待完善
集团公司区内企业数量较多,业务领域广泛,各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关系共享机制。
一是区内基础设施共享机制有待完善。如海南多家企业提出建设仓储、码头、管线的愿望,横向沟通协调机制不足,有待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使用和建设规划。
二是缺乏统一的公共关系平台。各企业多头面对政府,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集团公司与政府对接效率、整体利益最大化、整体效能发挥。
3)企业层面,应对市场竞争能力亟待提高
自贸试验区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管理高效、经营灵活的外资、民资、合资等多种成分的市场参与者,积极进入珠三角、长三角等传统优势市场,给中国石化区内企业带来诸多压力。
一是传统石油石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浙江自贸试验区以民企浙江石化为重点,正加快推进、逐步形成集石油储运贸易、炼化生产、成品油销售、燃料油销售于一体的油品全产业链中心,建成后将对华东区域乃至全国成品油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二是新兴金融资本积极介入,能化产品贸易竞争加剧。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金融资本积极利用自贸试验区建设契机,加快进入石油石化贸易市场。市场主体不断多元化,金融资本影响力日益扩大,并快速改变侧重现货交易的能化产品传统经营模式,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三是企业应对能力有待提升。相对于自贸试验区政府在简政放权和管理职能转变等方面取得的较大突破,区内企业效率和活力有待提高。在争取地方政府特殊人才激励、单位引才奖励、人才住房和户籍等政策支持、充分和有效调动现有人员积极性、吸引高端人才等方面手段需要增强,能力需要提升。
四是资源供应不足制约舟山低硫船燃和海南航煤业务发展。浙江和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将加速推进国际海运和航运业务的大发展,给集团公司低硫船燃、航煤业务扩大带来重要机遇,但由于目前资源渠道单一,自有资源不足,对业务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
3 自贸试验区建设给中国石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自贸试验区建设对中国石化机遇和挑战并存,积极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既是把握变革大势、顺应发展要求的客观体现,又是直面主要矛盾、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
3.1 自贸试验区建设助力新时代企业全面发展
通过利用自贸试验区现行的各项政策,在区内进行试点试验,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变革,有助于公司把握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整体协同,激发内在活力,推动区内企业成为拥抱“四大革命”的桥头堡,跨越“四大关口”的先锋军。
1)有利于参与国家战略实施,助推企业拓宽国际合作视野
建立自贸试验区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化和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自贸试验区持续提高开放水平,有利于中国石化拓宽国际合作视野,与“一带一路”深度融合,积累发展经验,整合全球资源,寻求优秀的国际合作伙伴,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作为央企,积极参与并践行国家战略,为当地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是当仁不让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
2)有利于业务整合互补,发挥整体优势
中国石化区内业务涵盖上中下游,可借助区位优势和外贸政策,优化现有业务的产供销储各环节,实现提质增效。整合区域资源并充分调配全球资源;以产业链竞争力最大化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强强合作;统筹利用好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自贸试验区的不同贸易政策,优选贸易方式;完善仓储物流网络,形成一定占位优势,有效掌控市场渠道。
3)有利于开拓新业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积极推进,数字革命、电动革命快速发展。积极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助于中国石化借助区内产业政策红利,深化改革、加速创新、加快转型,抢先布局,开拓新兴业务,形成竞争新优势,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4)有利于借助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重在先行先试;本质是深化开放,重在制定规则;基础是苗圃试验,重在复制推广;准则是压力测试,重在风险可控。自贸试验区建设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有利于集团公司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助推集团公司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
3.2 自贸试验区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提出新挑战
各自贸试验区差异化战略对公司战略布局、全面应对竞争、践行绿色生产、实现动能转换提出更高要求。“电动革命”“绿色革命”“市场革命”“数字革命”带来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已成为当前以及今后自贸试验区甚至是自贸区(港)重点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扶持对象,这势必对石油石化产业传统生产模式带来重大影响和挑战。
1)市场准入持续放宽对企业应对全面竞争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自贸试验区产业环境日益开放,“市场革命”形势更加紧迫,市场竞争全面升级:①从政策支持看,国企与外资、民企政策环境趋同,国企传统的政策优惠红利逐步消失。②从市场准入看,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已从最初的95项大幅缩减至45项,区内能源化工领域对外资已基本无限制。③从市场参与者看,新的资本力量和市场主体在我国石油石化贸易中的影响力正日益扩大,并逐步改变能化产品的传统经营模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环境约束对企业绿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电动革命、绿色革命”已成为区内产业主导发展方向。除海南以外,其余11个自贸试验区的地理范围较小且片区分散,并以金融、贸易、物流、高端制造业等绿色产业为发展重点,对传统加工制造企业的节能环保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政策环境快速变化对企业高效科学决策提出更高要求
政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速度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许多政策障碍已获突破,区内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超出预期。同时,区内其他企业也在以时不我待的积极态度与政府对接发展需求并探讨政策落地路径。这对中国石化既要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发展良机,又要严守探索发展新兴业务的风险底线,作出快速响应、高效科学决策提出更高要求。
4)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企业转型升级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创新驱动风起云涌,“数字革命”快速应用和渗透推广,这对传统能化工业把握变革趋势,加强与加快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改变现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加快重塑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适应自贸试验区发展提出新要求。
4 中国石化自贸试验区业务发展思路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精神为指引,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紧紧围绕“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按照“系统谋划,分步实施,优势先行”的原则,聚焦重点区域,突出核心业务,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兴业务探索区、制度创新先行区,助推集团公司向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迈进。
4.1 构筑上海自贸试验区综合优势
利用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重点发展金融、贸易、仓储业务,构筑“产融结合、工贸结合、内外结合”的综合优势,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实现从传统生产商向能源化工综合服务商的转变。
4.2 打造浙江自贸试验区竞争优势
抢抓低硫船用燃料油发展机遇,强化燃料油公司国际船舶燃料油加注业务,积极提升船舶和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商品+物流+服务+金融+互联网”的一体化船供油“舟山模式”,并成为全球船供油行业的领先模式,进而向全国推广,打造世界一流的船舶综合服务商。加快舟山原油、成品油、石化产品仓储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推动浙江国际油品交易中心设立,打造华东地区石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平台,采取综合手段,运用多种方式,有效统筹境内外两个市场,确保集团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优势。
4.3 拓展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优势
利用广东金融体系完善、加工贸易发达、石油石化产品需求旺盛特点,重点拓展加工贸易区石化产品市场,与华南地区其他业务形成联动,辐射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做大贸易、做强品牌。充分发挥资本和金融事业部投融资优势,选取重点企业打造跨境业务平台,提升集团公司资金运作效率,保障境内外资金安全。
4.4 强化海南自贸试验区控制优势
海南是中国石化自贸试验区业务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抢抓先机,加快推进落实集团公司与海南省战略合作协议,发挥集团化优势,加强整合协同,全面加大加快制度创新,探索建立形成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竞争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强化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加快绿色能源基地建设,打造高端化工产业基地、结算中心和能源贸易基地,做大航煤等业务,抢先布局跨境电商业务,强化对海南市场的控制力,同时与集团公司华南业务布局联动,辐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市场。
5 结语
集团公司区内企业对自贸试验区政策的运用和机遇的把握,不能寄希望于税费的减免,更应注重观念更新、制度创新、业务整合和流程优化,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激发活力和转化动能,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