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开启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在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21-03-29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尚有

甘肃林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林草生态建设

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 宋尚有

(2021 年2 月1 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部署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认真谋划“十四五”林草事业发展,安排部署2021 年林草重点工作。

一、2020 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0 年,是极为特殊、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林草系统干部职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林草改革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实现“十三五”林草发展目标任务圆满收官,谱写了全省林草事业发展的精彩篇章。

(一)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局党组全年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37 次,开展研讨交流5 次、专题辅导6 次,举办道德讲堂6 期。推动落实“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党章党规落实”专项行动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提质增效行动。全面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党建与业务“一盘棋”。对9个局直单位开展巡察,对9 个局直单位主要领导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建立台账,督促整改落实。省林草局牵头的9 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双审计”整改任务除1 项需长期坚持外,其余8 项已完成。在局系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切实转变作风,坚决纠正工作不严不实”专项整治行动。省林草局成功创建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

(二)大规模国土绿化持续发力。全年争取落实各类林草项目资金93.19 亿元,较2019 年净增24.93 亿元。完成造林486.5 万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39%,参与义务植树人数1279.09 万人次,义务植树8698.23 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929 个。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种草364 万亩。制定印发《关于打赢防沙治沙阵地战的指导意见》。开展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和六期工程规划编制。争取国家投入财政资金2 亿元,在古浪等7 个县开展全国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全年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30 万亩。在第四届中国(贵州)绿化博览会上,获得园区展园银奖和最具文化特色奖等奖项。

(三)林草资源管护不断加强。全年办结各类涉林资源案件1390 件,办结率94%,违法违规项目数、面积、采伐蓄积量较上年分别下降77%、77%和82%。实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面积196.32 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23 亿亩,草原禁牧补助1 亿亩,草畜平衡奖励1.41 亿亩。制定出台《甘肃省省级重要湿地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全省泥炭沼泽碳库调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人大常委会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精神,强化“四个管好、四个严禁”管控措施,督促指导各地按期完成263 家人工繁育场所53.8 万只(头)野生动物后续处置。做好林区禁种铲毒,开展扫黑除恶,推进平安林区、无毒林区建设。

(四)年度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坚决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报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甘肃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大熊猫、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圆满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经省政府审议上报国家,除24 个风景名胜区外,全省209 个保护地拟优化调整为166 个。制定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分片包抓,跟踪整改。累计完成自然保护区“绿盾”专项行动发现问题整改1824 项,整改率达98.86%。启动全面推行林长制前期工作。落实“五个精准到户、一个精准倾斜”林草扶贫举措,全年兑现6 类助力脱贫攻坚的林草项目资金32.24 亿元,仅生态护林员项目投入5.28 亿元,选聘66339 人,精准带动29.21 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省林草局帮扶的秦安县2019 年整县脱贫摘帽,结对帮扶的13 个贫困村1386 户贫困农户全部脱贫退出。

(五)疫情灾情防控取得实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迅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紧急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8 次,开展野外巡护监测6.6 万次,局属16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0 余名党员组成35 个“党员突击队”,加强疫情排查,严防疫情感染和扩散。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要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面对陇东南百年不遇的暴洪泥石流灾害,组织林区、保护区全力应对灾情,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加强森林草原火灾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和草原鼠虫害扩大蔓延现象。

(六)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省直部门率先印发《全省林草系统29 项“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率先实施第一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年办理林草行政审批事项1204 件,派驻省政府政务大厅办事窗口被评为“优秀服务窗口”。争取立项科研推广项目80 余项,转化科技成果60 余项,2 项林草科技成果获梁希科学技术奖。“甘肃林业网”在全省政府网站建设管理考核中名列第一。全年办结省委省政府督办件190 件,人大建议34 件,政协提案46 件,群众信访件194 件。在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考评中,省林草局位列省直部门第一;政务信息工作受到省政府办公厅表彰;机要保密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提升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效率。巩固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林草行业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

刚刚过去的2020 年,是“十三五”全省林草事业发展的精彩收官,也是“十三五”全省林草工作者拼搏奋斗的集中缩影。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十三五”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复杂严峻形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影响,全省林草系统干部职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服务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基础性底线性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守正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推动林草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用科学理论引领和推动林草事业发展。在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和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我们下重手,出重拳,铁腕整治涉林草突出问题。深刻汲取教训,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动真碰硬抓整治、举一反三建机制。提请省人大审议通过《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解决保护区内林草“一地两证”问题,全部完成257 个人工生态修复项目和保护区内21.97 万羊单位减畜任务,整体上划22个保护站,实现统一管理。出台《甘肃省林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建立协调机制。“十三五”期间,累计查处各类涉林案件10524 起,查处率95.57%。祁连山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和谐,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给予“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充分肯定。

五年来,我们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力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从行业实际出发,以33 项硬的措施,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争取各类林草建设资金347 亿元,完成造林2605 万亩,退化草原治理7873 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030 万亩。“国家森林乡村”增加到159 个,“省级森林小镇”增加到19 个。建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21个,封禁沙化土地面积462.84 万亩。引进外资项目13个,利用外资6700 万美元,造林30 万亩。全省参与义务植树6924 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4.64 亿株。全面推开“互联网+义务植树”。多地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区”。市州工作千帆竞发,协调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今天的甘肃大地,从黄河之滨到祁连之麓,从雪域高原到黄土大塬,一幅山川秀美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满足群众生态需求作为林草事业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全省国有林场由304 个优化整合为252 个,全部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补助资金12.74亿元,建成林区道路2038.48 公里。分离国有林场办社会职能,林场职工社会保障全覆盖,4500 多名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林场干部职工成为改革最大受益者。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释放全省5500 多万亩集体林地的经营效益,累计办理林权抵押贷款98 亿元,林业合作社增加到3607 个,认定登记家庭林场1261 家,林下经济年产值70 亿元以上。全省栽植经济林果2244万亩,培育苗木65.22 万亩,种植花卉24 万亩,人工种草2400 万亩以上。千里陇原,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了林草工作者牵手帮扶、产业助力的辛勤汗水,增加林草生态产品供给,促进人民群众就业增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年来,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构建适应现代林草事业发展的治理体系。全面履行新一轮机构改革林草部门承担的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工作职责。随着省森林公安整体划转省公安厅管理,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改设在省应急厅,森林武警由省应急厅联系等机构职能调整,省林草局的生态保护主责主业更加突出。省林草局管理2 个省属事业单位,下设31 个直属事业单位,其中16 个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绿色发展主题主线更加明晰。全省14 个市州和32 个县(市、区)林草管理独立机构得以保留,全省现代林草发展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十三五”期间,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得到全面加强。省林草局向省委推荐使用副厅级以上干部16 名,提拔使用县处级领导干部117名,完成职级晋升453 人(次),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五年来,我们坚持接续努力久久为功,书写了林草工作者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奋斗篇章。全省林草行业涌现出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时代楷模为代表的一批“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建成了一批以“再造一个子午岭”为代表的绿色传奇示范项目。我们坚持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最美护林员,适时举办文艺汇演、职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提振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林草系统党员干部秉持“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价值追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成为全省林草事业发展的坚强基石。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春华秋实。回顾“十三五”以来的五年,我们清晰的记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深入祁连山保护区调研指导,亲自深入“八步沙”林场挥锹治沙造林,以亲身实践为加快林草事业发展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我们清晰的记得,每年春秋两季造林种草时节,各地党政军领导和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我们清晰的记得,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在高寒缺氧的雪山草甸,始终活跃着全省10 多万林草系统干部职工和护林员、草管员的身影,他们是这个时代林草建设“最可爱的人”。我们还清晰的记得,在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严肃查处各类涉林草资源案件、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打赢生态扶贫和秦安县帮扶攻坚战等工作中,我们齐心协力,一往无前,义无反顾,敢于啃下“硬骨头”,打趴“拦路虎”,展现了新时代林草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在此,我代表省林草局向大家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努力致以诚挚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奋斗充满艰辛,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顾“十三五”以来的五年,我省林草工作取得重要的发展成就,为开启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探索积累了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

——坚持党对林草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省林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林草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加快林草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始终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出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服务人民,多做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工作原则是推动林草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到保护林草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修复林草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是加快林草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必须始终瞄准主要问题,找准矛盾症结,坚持分区施策、科学管理、综合治理,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在解决矛盾问题和创新方式方法中不断将林草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的大工作格局是林草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始终坚持将林草工作摆在全省大局中来谋划推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调动一切有利于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林草事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始终坚持理顺制约林草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适应现代林草事业发展的工作机构和干部人才队伍,构建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现代林草治理体系。

总结过去,更加激励我们推动林草事业发展的雄心壮志;展望未来,更加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存在的困难挑战。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清醒看到,当前林草事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制约,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深入不系统。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不严不实等作风问题仍有发生。二是基层林草工作机构和队伍有待加强。林业、草原、公园“三位一体”发展的融合度不够。随着林草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林草行政管理和执法体系建设仍然相对滞后。特别是机构改革后,林草队伍建设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86 个县(区)中保留单独林草机构的仅32 个,有三分之二的县(区)特别是一些林草业大县没有独立林草管理机构,难以高质量落实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三是改革遗留问题亟需解决。国有林场改革后,人员老化、收入不高、动力不足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省委编办明确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难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但由于编制没有理顺,编外人员工资无法保障,且没有解决途径。四是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方面存在差距。严格执行林草法律法规,规范管理林草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对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宣传政策不深入、不广泛,执行政策还有差距,项目管理不够精准。个别地方对中央环保督察指出问题整改不彻底,整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破坏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资源的情况还未完全杜绝。五是林草生态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省森林覆盖率11.33%,不到全国23.04%的一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3.02%,低于全国56.1%的平均水平,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8%和28.6%。林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够,改革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推进林草生态建设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找准问题根源,在“十四五”时期认真研究解决。

二、“十四五”林草工作总体思路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常态化疫情防控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把握大势,主动厚植优势,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十四五”期间,全省林草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草发展战略,全面建立和推行林长制,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持续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成,国土绿化取得新的成效,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陇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活更美好。具体就是要实现八个方面的创新突破。

(一)在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持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培养选拔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优秀干部,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心齐气顺的干事环境。

(二)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生态立省,推动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理、林地定额管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草原、湿地征占用管理制度,严防发生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依法严肃查处各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对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三)在坚持规划引领稳步推进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制定“十四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等指标和2035 年远景发展目标,编制实施一批行业发展专项规划。结合国家和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精心研究谋划一批林业草原重大工程项目,建立健全林草改革发展项目库,提供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项目储备。对制定出台的各类规划,要拿出钉钉子精神,一以贯之抓好落实,确保各项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四)在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精准施策,高质量开展林草工作。在甘南高原地区和中部沿黄河地区的国有白龙江林区,尕海则岔、黄河首曲国际重要湿地,兴隆山、太子山、莲花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突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定位,全面加强林草资源保护修复。在陇东陇中地区和南部秦巴山地区的集体林集中分布区、林业产业重点发展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生态振兴”。在河西祁连山地区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和全省防沙治沙前沿阵地,突出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保护好河西走廊的“千里丝路”。

(五)在坚持重点发力整体保护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系统思维,实现林草工作重点发力与整体推进有效衔接。紧紧围绕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做文章,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综合施策,加强保护管理。在祁连山保护区范围外,相关市县要统筹抓好999 万亩外围保护地带的保护管理。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中央环保督查反馈涉及我省自然保护区的各类问题整改,下大力气保护好陇原大地的生态环境。要注重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林草保护发展。

(六)在坚持项目带动全民参与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持续发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重点工程项目在全省林草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努力形成以重点工程项目为主体,各类项目齐头并进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补充的资金投入体系。精心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六期工程、退化林修复和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等工程项目,加强工程区内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大力推进“互联网+义务植树”和“蚂蚁森林”合作造林项目,积极引进外资开展林草建设,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良好局面。

(七)在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以改革求突破,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理顺林草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拓展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改善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国有林场考核激励机制,扩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范围,推动国有林场绿色高效发展。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健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拓展和完善林地经营权能,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推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规范草原经营权流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落实“不来即享”,优化服务营商环境。

(八)在坚持科技支撑依法治林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发挥林业调查规划、林业科学研究、林业草原科技推广、有害生物防治、林木种苗管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管理、生态林业基金管理、防火预警监测等科研单位科技支撑作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开展林草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实现以科技引领发展的目标。坚持依法治林,修订完善现有法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覆盖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林草法治体系。进一步理顺林草行政执法体制,加强林草行业执法队伍建设,实现林草行业统一执法。加强林草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营造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用完善的法治推动实现全省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2021 年重点工作任务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爬山涉水。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民义务植树”启动40 周年,也是开启新时代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完成造林绿化260 万亩以上,治理沙化土地150 万亩,改良退化草原200 万亩、生态种草200 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000 万亩以上,草原植被盖度稳定在53%以上。具体来讲,就是狠抓六个坚持,做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林草事业发展中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和着眼“两个大局”,深学笃行“三个新”的丰富内涵和战略考量,把握机遇,开启新征程。

一是在工作谋划中注重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跨越发展的阶段。党中央提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凸显出林草事业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就是要在林草工作谋划中,注重把握新阶段新要求,以铁肩担责任,以实干赴使命,在全省生态建设中作出林草行业的贡献。

二是在工作实践中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党中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林草工作实际来看,就是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森林草原休养生息。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切入点,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甘肃建设。必须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新时代要求,戮力同心,群策群力,厚植全省绿色发展根基。

三是在工作推动中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寄予我省“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殷切期望;2019 年8 月视察甘肃时,在黄河之滨,首次提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甘肃作为国家黄河战略的“首倡之地”,在推动全省林草工作中,要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重要契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活用好多重叠加的政策措施,推动全省林草事业发展开启新局面。

(二)坚持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强化林草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快推进我省林长制各项工作,靠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构建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工作体系。

一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继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实施后,建设生态文明领域的又一改革创新。作为今年林草工作的重头戏,国家林草局已经对全面推行林长制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提速推进,报请省委、省政府研究印发我省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筹备召开工作会议,年内完成组织体系建立各项工作。研究制定《甘肃省林长制省级会议制度》《甘肃省林长制督察制度》等配套措施,明确保护发展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保护制度。持续开展省管领导班子工作实绩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增长目标及草原植被盖度指标考评,增强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二是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开展森林督查,补齐管理中的短板弱项,推进发现问题整改。积极对接国土“三调”数据,更新森林草原资源管理数据库,开展森林草原资源年度监测评价。推进森林保险。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编制实施《甘肃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配合开展违建墓地和耕地“非农化”问题整治。严格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等制度,扩大人工种草规模。开展草种资源驯化选育、收集保存,强化草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格保护。推进重点区域退化沙化草原治理修复。科学规范建设草原围栏。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湿地保护恢复等项目,完成全省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和湿地生态监测。加强甘南黄河上游和沿黄湿地保护,实施尕海湿地、黄河首曲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推进黄河兰州白银段湿地保护修复。强化林地、草原、湿地征占用管理,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肃查处非法占用林地草地、毁林毁草毁湿等违法行为。积极协调国家林草局保障我省用地需求,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落实“四个管好、四个严禁”的野生动物管控措施。加大巡护力度,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加强非食用性野生动物审批监管,规范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从业机构,重新核发许可证件和文书,指导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养殖户转产转型帮扶工作。配合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活动。组织实施中央财政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探索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试点。依托各类自然保护地,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存环境保护,培育壮大濒危动植物野生种群。配合国家林草局开展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合“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三)坚持以林业草原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围绕建设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依托林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推进全省大规模国土绿化向纵深发展。

一是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我省地处全国“十四五”期间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主战场,要充分利用适宜绿化空间,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促进重点生态脆弱区增绿扩绿。重点解决好在哪里种、种什么、怎么种这三个问题。结合国家林草局计划任务“直达到县”和落地上图工作要求,各地要加强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科学安排绿化用地,铁路、公路两侧造林绿化严格按标准执行。合理确定年度造林绿化任务,精准上图到具体地块,防止出现耕地“非粮化”等问题,解决好在哪里种的问题。改变以往粗放造林方式,坚持以水定林,以地定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合理确定造林绿化树种草种,实行乔灌草结合,推广使用优良品种,加强乡土树种草种培育,实施退化林修复,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解决种什么的问题。继续依托林草重点工程项目,支持重点地区开展造林绿化。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40 周年纪念活动,全面推开“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解决好怎么种的问题。着力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乡村创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坚持创管结合,做好已命名的森林城市、森林小镇动态监管。加强古树名木立法保护。探索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试点,鼓励甘南开发碳汇项目,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做好上海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展园建设和参展布展。

二是提升林草工程建设水平。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开展天保工程二期评估和省级复查,编制实施《甘肃省天然林保护修复规划》。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推动天然林面积逐步增加、质量持续提高、功能稳步提升。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申报,将我省符合政策规定的耕地纳入退耕范围。坚持“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到市、到县、到乡,逐级签订《责任书》,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认真做好退耕地块审核,严格杜绝将基本农田、非耕地等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土地纳入退耕范围。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总结小陇山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经验,探索建立综合示范区,在子午岭、关山、康南等重点天然次生林区进行推广。

三是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认真落实《关于打赢防沙治沙阵地战的指导意见》,完成年度防沙治沙150 万亩以上。依托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等工程项目,促进沙区退化植被、沙化草地保护修复。组织编制全省“十四五”防沙治沙规划,围绕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和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建设,加强河西走廊、玛曲、环县等重点区域规模化治理。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防沙治沙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沙区生态补偿机制。支持集体、个人、企业等进入沙区承包治理沙化土地。完成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利用3·12植树节、6·17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宣传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知识,营造防沙治沙良好氛围。

(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贯彻落实《甘肃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祁连山、大熊猫、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规范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

一是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国家正式设立大熊猫、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后,推进国家公园省级以下管理机构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分局职责,厘清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构建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优先选聘国家公园范围内具备劳动力的居民进入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发挥国家公园科技创新联盟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顾问专家咨询组作用,在生态保护研究、技术方案论证方面提供支撑服务。制作国家公园科普宣传片,展示建设成果,提升社会知晓度。与四川省共建若尔盖国家公园。

二是推进自然保护地规范管理。继续加强与国家林草局的沟通衔接,争取我省的预案调整意见得到国家支持。在国家正式批准预案之前,各地要严格按照保护地现有法定范围和功能分区进行建设管理,严防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理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完成甘肃多儿、连城、张掖黑河湿地、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和漳县珍稀水生动物5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划省林草局管理。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地方法规及监督管理制度。指导各保护区管理局实施保护区补助资金项目。按照“两随机一抽查”要求,对做出的保护地许可准入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抽查。做好保护区人类活动问题点位核查及问题整改。推动合作市美仁、玛曲县阿万仓2 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积极做好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相关工作。

三是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按照省上印发的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压实地方主体责任,跟踪各地整改进展,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整改不到位、不彻底、不全面的及时进行督办。配合省直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验收,严防发生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推动全省自然保护区“绿盾”专项行动剩余21 项问题整改。

(五)坚持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服务支撑保障能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服务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林草改革创新、规划资金、科技信息、政策法制、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等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林草发展质量和水平。

一是提升林草改革创新能力。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妥善解决改革遗留问题,健全完善国有林场管理制度,推动国有林场全面发展。组织实施国有林区道路建设和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建设项目,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省政府安排,开展规范化示范林场建设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权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加快培育林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集体林业经营发展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服务发展效能。承接好国家林草局委托实施的林地草原用地审核等行政许可事项。

二是提升规划资金支持能力。印发实施《甘肃省林业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等涉及我省的林草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土绿化、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强与绿色金融机构的合作,指导平凉、定西、张掖等地储备林生态扶贫项目建设,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贷款和国债项目在我省落地实施。做好项目资金监管,靠实各级各类林草项目资金管理责任,紧盯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事项,减少自由裁量权,消除风险隐患。加快资金支出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做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三是提升林草防灾减灾能力。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水平的意见》精神,靠实森林草原防火职责,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防范,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确保将火灾隐患打早、打小、打了。加强基层防火队伍和力量建设,建设专业和半专业森林草原防扑火队伍。争取实施一批森林草原防火项目,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灭火能力。推进“防火码”应用,开展线上线下督查,排查火灾隐患。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加强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草原鼠虫害防控,稳步推进监测预报,加大检疫执法力度,提升科学防治能力。科学应对春季沙尘天气,提高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推进行业安全生产,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做好林区禁种铲毒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四是提升科技信息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加强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强化林草标准质量建设,开展植物新品种行政执法保护专项行动和食用林产品检验监测,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能力建设,创建标准化林业工作站。强化网络安全,推进林草信息化建设,全省林草管理云平台建成上线,做好办公计算机安可替代工作,实施软件正版化。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期间的外事管理规定,稳妥开展林业国际合作。组织实施UNDP-GEF 甘肃保护地项目和WWF 大熊猫、雪豹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推动亚行二期、欧投行黄河流域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项目尽早签约。围绕林草中心工作开展专题宣传,发掘宣传林草先进典型。

五是提升政策法规保障能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做好《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等林草法规规章“立改废”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加强林草行政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林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林草违法行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提高应诉能力。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林草法律法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六是提升现代产业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经济林果、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种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草产业、沙产业等林业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发展层次,建设一批标准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产业强县、特色小镇。按照《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3 年)》要求,组织实施好核桃、花椒、油橄榄产业三年倍增任务。推进林草生态产品品牌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监管。落实脱贫攻坚“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生态护林员等生态扶贫政策延续,保持帮扶工作力量相对稳定,巩固脱贫成果,助力贫困地区实现生态振兴。

(六)坚持贯穿严的工作主基调,提升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林草工作队伍。

一是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接受思想洗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推动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对巡察审计发现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项整改销号。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善于同新闻媒体打交道,讲好甘肃林草故事,传递林草事业发展正能量,有效应对涉林草舆情风险。

二是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开展“五型”示范性党支部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力量配备,推进基层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坚持和完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支部制度,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坚持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和每周“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平台,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加强工会等群团组织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要求,选优配强局直单位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抓班子、带队伍工作能力。加强林草系统机构编制建设,理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隶属关系,突出加强县乡林草机构和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矛盾突出的地方培养锻炼干部。提升老干部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林草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客观公正评价考核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活的吃亏。

四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持续加力,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成果,巩固提升省林草局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巩固局系统“切实转变作风,坚决纠正工作不严不实”专项整治行动成果。驰而不息防止和纠正“四风”,将作风建设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实行年度计划管理,加强调研统筹,提高工作实效。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动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推动文件会议减数量、减人员、减议程、减时长、减篇幅,提高文件会议质量和效能。推进基层减负常态化,防止问题反弹,严防隐形变异。提高办文办事效率,提升机关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积极高效推动林草工作任务落实。

同志们!美好蓝图令人向往,前进号角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咬定青山,砥砺前行,全面开启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征程,在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中绘就属于林草行业的壮丽画卷,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 周年!

猜你喜欢

林草生态建设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生态养生”娱晚年
林草风采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