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双重作用
2021-03-29宋重军许荣梅王柏利宋清华
宋重军 许荣梅 王柏利 宋清华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占人口总数的17.9%〔1〕。预计2000年至2050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将上升12%,同期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上升24%〔2〕。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宗教信仰问题在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2018年中国宗教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信教总人数接近2亿人。而我国有宗教信仰的老年人数量近3 000万,占老年人人口总数的17%左右且数量呈日益增多的趋势〔3〕。学界对老年人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在不断深化,但国内学者大都从老年人宗教信仰的状况、影响因素、变迁原因、城乡差距等方面进行研究,极少从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视域下审视老年人的宗教信仰问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视域下的“宗教二重性”角度去研究老年人的宗教信仰问题,分析宗教信仰对老年人的双重作用,对于制定正确合理的宗教信仰政策、提出科学有效的宗教治理方案及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是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基本观点及基本立场。它立足于现实,不仅揭示了宗教的本质,还论述了宗教具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作用,即宗教具有二重性。
1.1宗教的本质 宗教的本质是宗教观最重要、最核心的基本问题。不同时代的学者运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探究宗教的本质。目前,关于宗教本质的定义最少有200余种〔4〕。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宗教产生的现实根源,在既批判又继承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本质观点的基础上,科学阐明了宗教的本质。
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本主义思想出发,认为人的最高本质是“类”本质,也就是“爱”,而宗教的本质是人类本质的集中体现,它虚幻、歪曲地表现了人的“爱”的类本质。费尔巴哈成功揭掉了宗教的神秘“面纱”,按照他的观点,不是宗教、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和上帝。这一观点使人从天堂回到了人间、从彼岸回到了此岸〔5〕。费尔巴哈指出,人的绝对本质、上帝,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本质。上帝之意识,就是人之自我意识,上帝之认识,就是人之自我认识。你可以从人的上帝认识人,反过来,也可以从人认识人的上帝,两者都是一样的〔6〕。但由于费尔巴哈站在抽象的人本主义立场上去阐述宗教、上帝的本质,所以他只能在自己所构建的抽象的“爱”的宗教里恶性循环。而马克思、恩格斯在既批判又继承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思想的基础上科学地指出,宗教使人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丧失殆尽,人在宗教里把自己当作上帝的奴仆,完全失去了人的主体意识,人们只能在他自己幻想出来的宗教世界中去逃避现实的苦难。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的世界观,因为它本身就是颠倒的世界〔7〕。在马克思理论基础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8〕。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现实根源,认为宗教本质就是人们对支配着自己生存的现实异己压迫力量的虚幻反映。
1.2宗教的二重性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宗教在社会历史上充当过剥削阶级的压迫工具,产生过许多消极影响,但并不代表宗教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既承认宗教具有消极作用,也肯定宗教具有积极作用,即宗教具有二重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宗教进行深刻批判来阐述宗教的消极影响。即宗教就是人们对支配着自己现实生活的力量的异化表现。只有人们在现实中遭遇沉重苦难时,才会逃避于宗教虚构出的天国世界里,但宗教里所谓的“天堂”,其实是一种幻想的存在,在人们努力去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上,宗教更大意义上起的是麻痹的作用。人们若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就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去努力争取,正如马克思所说:“废除作为人民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7〕。”马克思站在批判的立场上指出,宗教是人们面对现实苦难的麻醉剂,是人们幻想出来的“美好之花”。马克思指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7〕。
但马克思、恩格斯同样认为宗教是现实社会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起到过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讲,宗教虽然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但却不能否定其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也不可否认其教理、教义显现出的合理性、积极性的价值。就像恩格斯所说:“只是由于一切宗教的内容起源于人,它们才在某些地方还可求得人的尊敬;只有意识到,即使是最疯狂的迷信,其实也包含有人类本质的永恒规定性,尽管具有的形式已经是歪曲了的和走了样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宗教的历史,特别是中世纪宗教的历史,不致被全盘否定,被永远忘记〔9〕。”马克思也坚持宗教信仰自由,他指出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可能满足自己的宗教需要,就像满足自己的肉体需要一样,不受警察干涉〔9〕。因此,宗教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延续,也有其积极性的一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一向强调分析问题必须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条件出发。宗教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成果,其文化的绵延不绝性,就决定宗教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而其作用仍然具有“二重性”。在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代中国,宗教在信教老年人日常生活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且因其作用具有“二重性”,所以宗教信仰对老年人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
2 老年人宗教信仰的消极作用
当今社会,宗教现象客观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仍然是人类本质的一种异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宗教的虚幻性会使信教老年人无法认清甚至忽略人存在的现实性和局限性,以至产生超验性的意识,进而导致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滋生,特别是因宗教本身具有的狭隘性,更是增加社会治理成本,加大社会治理难度。
超验性是宗教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的消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它的超验性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宗教从一开始就是超验性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从现实的力量中产生的〔9〕。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宗教内在的本质规定性即超验性。这种超验性表现出来的形式是虚幻的、歪曲的及非理性的,这种性质构成了整个宗教文化系统的特点〔10〕。他们通过祭祀、祈祷去讨好自己的神,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危机和苦难。但宗教里超验性的神灵,只不过是人类本质的异化结果,想要借助宗教来解决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宗教里的神灵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因此,借助宗教来解决现实中的危机和苦难,就可能导致信教老年人滋生一些封建落后的甚至是迷信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基层文化建设比较滞后,使大部分信教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偏低〔11〕,所以当信教老年人陷入现实的苦难和折磨时,更容易想起用自己信仰的那个虚幻的神灵来帮助自己解决现实困境。如一些信教老年人生病不去医院就医,反而去寺庙和教堂祈福,使得自己的身体疾病更加恶化。正是宗教的超验性,促使信教老年人滋生了封建、落后的思想观念,给信教老年人套上精神的枷锁。
狭隘性是宗教自身的内在要义,马克思指出,在古亚细亚、古代等生产方式下,人们在物质生活生产过程内部的关系,即他们彼此之间及他们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很狭隘的,这种实际的狭隘性,观念反映在古代的自然宗教和民间宗教中〔12〕。宗教本身的这种狭隘性,使信教老年人表现出排他性,致使自己的信仰高于一切,造成信教老年人健康信仰的心理发生扭曲,从而使信仰某种宗教的老年人为了自己的信仰,不自觉的贬低、排斥信仰其他某种宗教的老年人,甚至突破理智的范围,达到一种狂热的状态。这种狭隘性、排他性从宗教情感上讲是纯洁的、圣洁的,但作为一种失去理性的宗教行为和偏见,就会导致信教老年人无视社会规范和社会法律秩序,从而破坏社会法律制度。这种情况在民族混住地区更为明显。宗教因素原本就是比较敏感的民族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民族跨区域流动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许多来自不同民族的、信仰不同宗教的老年人交织生活在一起。这些来自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宗教的老年人在频繁的日常生活交往中势必因为宗教信仰问题发生冲突〔13〕,从而影响我国社会正常发展,增加社会治理成本,加大社会治理的难度。
3 老年人宗教信仰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一种“扬弃”,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对宗教这一文化现象也是如此。我们看到宗教对信教老年人具有消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宗教在促进信教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3.1宗教信仰可增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14〕,在相当一部分信教人群中有着一定的影响。这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究其根源在于宗教自身的内在机制,如:“爱”的机制、心理认同机制、道德约束机制等,这些内在机制以宗教教义的方式内化为信教群众的精神信仰。因此,信教群众信仰宗教,不仅为了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需要,还使其成为自己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自身机制的作用下,保留了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这些因素与民族意识、社会伦理道德、社会价值观念等思想形式相结合,在信教人群的日常生活中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在社会急剧转型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人自身身体功能下降、疾病烦扰、生活中琐碎的负性事件、死亡的威胁等因素是难以回避的,这些因素都对其健康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冲击。而宗教自身的内在机制不仅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下降和疾病引起的抑郁心境,还可通过改善老年人的人际社会关系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各类负性事件,更可借助宗教里的理想世界,消除自身面对死亡威胁的恐惧和不安〔15〕。因此,老年人通过宗教信仰的心理调节、社会交际、情感满足及精神寄托等功能,来处理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危机和困难事件,从而获得心灵情感上的慰藉,以缓解自己心理上孤寂、忧愁、恐惧的情感,使自身获得一定的满足和主观幸福感〔3〕,进而调适失衡的心理机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最终有益于促进信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2宗教信仰能够陶冶老年人道德情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宗教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是事关全社会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发展的人口老龄化时期,老年人的宗教信仰问题错综复杂,其背后隐藏的往往是政治、经济及文化等现实问题,它既可能成为建设美丽和谐社会的“助推器”,也可能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加速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宗教工作面对的是广大信教群众,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因此,宗教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16〕也是一种社会力量。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并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信教老年人也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这些老年信教群众自然也是党的执政基础。
国内许多调查表明,我国信仰宗教的老年人日益增多,老年人已成为我国信教群众的主体,在参与合法宗教活动的过程中,深受宗教文化中精神超越性、文化传承性、道德约束性及社会关怀性的影响〔17〕,并深刻领会这些宗教文化特性中所蕴含的十分丰富的人文价值,如:生存论意义上的价值、提升人类思想境界的价值、使人们获得终极关怀的价值等〔18〕,且宗教本身就有关爱生命、关爱他人与社会、尊重自然的道德伦理思想,因此宗教文化里和谐的人文价值理念深刻地陶冶了老年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团结好这些信教老年人群体,对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在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视域下,因为宗教的“二重性”,宗教信仰对老年人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文化,宗教在劝人向善方面有很多智慧,有很多有益的阐述,要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所以,在老年人数量日益增长的当代中国,应当以理性的态度看待老年人宗教信仰问题,充分发挥宗教信仰在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积极作用,尽最大限度规避消极作用,以保障老年人在身心康健中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