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再社会化状态与解读

2021-03-29施国庆梁婉滢刘会聪王虹丁沁孙志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24期
关键词:幸福感养老老年人

施国庆 梁婉滢 刘会聪 王虹 丁沁 孙志明

(1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2 江苏省人民医院;3 江苏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的老龄化面临着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早阶段、超稳结构的“超级老龄化”特征,面临着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大转型及劳动力短缺、养老金入不敷出、社会互动不足、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代际数字鸿沟等一系列严峻挑战〔1,2〕。

健康老龄化是20 世纪80 年代后期,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包括老年人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及老年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良好〔3〕。2021 年3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中国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新高度〔4〕。从国家层面而言,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可有效节约社会成本和负担,并且社会发展不受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从家庭层面而言,身心健康的老年人对儿孙具有较强的支持作用,这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个体层面而言,保持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的良好状态,不仅能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更能延长其健康预期寿命〔5〕。

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多属于专业知识丰富、社会地位较高、社会资源充沛的群体。截至2010年,全国现有130 万个事业单位,总人数约3 000 多万人,另外约有900 万的离退休人员〔6〕。

从生命周期角度看,退休是重要的生命事件,意味着个体在一段较长的工作期内所形成的生活节奏、经济状况、身心状态、社会交往等都随着退休而发生变化〔7〕,这种变化在一些研究看来是负向的、具有压力的、存在适应问题的〔8〕,但也有研究认为人们对退休能积极适应,对退休后的生活还算满意〔9〕。“退休综合征”是一种老年期典型的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疾病,是指离休、退休的老年人在退休后对环境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多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本文探讨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再社会化现状及正确地引导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的再社会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海大学和江苏省人民医院中的246 例高知退休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其中,男78 例,女168 例;已退休时间长度0~5 年76 例、6~10 年65 例、11~20 年71 例、21年及以上34 例;月养老金水平3 000 元以下6 例、3 000~4 999 元1 例、5 000~6 999 元25 例、7 000~8 999 元69 例、9 000~12 000 元96 例、12 001~15 000元38 例、15 001 元以上11 例;健康自评:健康,几乎没疾病58 例、身体功能有退化且不影响正常生活101 例、有长期慢性病但基本不影响生活72 例、疾病对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10 例、重病且严重影响生活5 例;原工作单位岗位行政管理岗54 例、专业技术岗155 例、工勤服务岗15 例、业务行政“双肩挑”14 例、其他8 例;子女探望频率:每天80 例、每周1~2 次67 例、每月1~2 次35 例、每季1~2 次15 例、每年1~2 次24 例、每年不到1 次20例、无子女5 例;是否有孙辈:有169 例、无77 例。

1.2 定量研究 借鉴纪竞垚〔10〕通过整合后构建的退休适应综合模型的本土化模型,即老年人适应退休的程度主要受个体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并根据调查中的样本数量、样本分布情况等实际状况,选取性别、已退休时间长度、养老金水平、健康状况、原工作单位岗位、子女支持、是否有孙辈7 个指标、因变量为“主观幸福感”1~5 分自评。

1.3 定性研究 通过访谈情况及问卷主观题部分对调查对象退休再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空间、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等的变化及期间遇到的问题、希望得到的帮助等方面进行总体性概述并给出建议。

1.4 主观幸福感评分标准 主观幸福感评分中,1分表示目前对于退休生活极其不适应,认为自己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都存在较大问题,来自家庭、社区、原单位离退休处等机构对退休生活的支持力度(包括经济、身体、情感等方面)不够;2 分表示目前对于退休生活比较不适应,认为自己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来自家庭、社区、原单位离退休处等机构对退休生活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3 分表示目前对于退休生活较为适应,认为自己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情况正常,家庭、社区、原单位离退休处等机构对退休生活有一定支持;4 分表示目前对于退休生活较为适应,认为自己的身体较为健康,心态较为平和,家庭、社区、原单位离退休处等机构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济、情感等支持,帮助自己适应退休生活;5 分表示目前对退休生活以完全适应并开始享受退休生活,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心态平和,家庭、社区、原单位离退休处等机构能为自己提供足够的经济、情感等方面的支持,帮助自己很好地适应退休生活。根据问卷调查中受访者对幸福感的自我评判,统计各幸福感自评等级的人数,乘以幸福感等级评分值,除以总人数,即为幸福感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退休前后社会交往对象与社会活动变化

2.1.1 交往对象 与退休前相比,退休后交往频率变化最明显的是学术同行、原工作同事和文化娱乐同伴。其中,与学术同行的交往频次明显减少,而与旅游同伴、文化同趣者、文艺体育同伴、老年大学同学的交往频次明显增多。

2.1.2 参与的社会活动与关注领域 退休后与退休前相比,阅读与电视、关注社会政治等明显减少,而旅游摄影、烹饪、书画写作等明显增多。

2.2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得分为:1 分8 例、2分7 例、3 分76 例、4 分107 例、5 分48 例,平均分为3.73 分,处于较为适应的水平。不同的已退休时间长度(H=3.901,P=0.009),不同养老金水平(H=8.204,P=0.042),不同身体健康状况(H=10.006,P=0.017),不同子女探望频率(H=5.067,P=0.024),是否有孙辈(H=5.920,P=0.047)对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2.3 退休后遇到的困难 常见的问题:工作单位同事们都很忙、突然离开工作岗位不习惯均为144 例(58.54%)、生活节奏变化很大134 例(54.47%)、社区邻里不熟悉124 例(50.41%)、没有合适的社会圈子82 例(33.33%)不想忙于家务琐事78 例(31.71%)、原来的朋友圈子很小74 例(30.08%)、家人亲戚朋友都很忙58 例(23.58%)、没有业余爱好54 例(21.95%)、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54 例(21.95%)、想加入 的朋友 圈子不熟悉44 例(17.89%)、自己交 往需花 费不少 钱 16 例(6.50%)。

2.4 退休的好处 在评判自己最享受退休生活的哪一方面时,提到有更多和家人、亲戚朋友相聚的时间,享受天伦之乐的有166 例(67.48%);可以做以前没时间做的事、学习新事物的有 142 例(57.72%);享受文化旅游和体育健身乐趣的有138例(56.10%);有大量时间休息娱乐的有136 例(55.28%)。提到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价值的有52例(21.14%);著书立说、自由写作或阅读的有36例(14.69%)。

2.5 退休适应过程中得到的帮助 退休适应过程中,认为主要依靠自我思想的调节的老人有180 例(73.17%),主动与他人交往联系的有114 例(46.34%),认为原工作单位提供了帮助的有76 例(30.89%),小部分老人认为同单位退休的同事〔67例(27.24%)〕、老伴和孩子提供了帮助〔59 例(23.98%)、37 例(15.04%)〕,极个别老人提到了社区、老年服务机构等社会团体与机构。

2.6 希望得到的帮助 大部分老人〔191 例(77.64%)〕都希望能够得到原单位离退休处的帮助,接近一半的老人希望得到社区居委会〔100 例(40.65%)〕、家人〔92 例(37.40%)〕、老年社会团体组织和专业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帮助〔85 例(34.55%)〕,需要亲戚朋友帮助的有78 例(31.71%)、需要养老机构的帮助有39 例(15.85%)、需要涉老服务企业帮助的有36 例(14.63%)、需要邻居帮助27 例(10.98%)、其他22例(8.94%)。

提到需要帮助的具体事项时,大多数老人都提到了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医疗条件 167 例(67.89%);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149 例(60.57%);老年人权益的保障129 例(52.44%);提供老年大学学习机会128 例(52.03%)及提高养老金水平126 例(51.23%),延迟退休年龄38 例(15.44%)。

3 讨论

角色理论指出,个体一生中存在多种社会角色,通过社会角色进而形成自我概念,大多数社会角色都与年龄相关,年龄通常被用来决定是否可进入某种社会角色或评估角色的适应性和社会期望,而个体对衰老的适应程度取决于个体可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晚年社会角色的变化〔11〕。退休意味着人们退出工作场景,面临着“工作角色”的丧失,则其所处地位、行为模式等均会发生变化。

人的再社会化是指由于原来的基本社会化已不适用,人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一般认为,社会化机构包括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及大众传播媒介等〔12〕。再社会化水平应受到家庭环境、交往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由此提出以下假设:(1)退休后其社会空间、社会活动、社会交往均会发生变化。(2)退休再社会化机构则应该包括家庭、同龄群体、社区及政府等。

有研究表明〔13〕,退休综合征主要见于刚刚经历退休事件的老年人,原有的生活节奏、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等都被打破,忙碌的生活突然空闲,与外界的交流突然减少,社会活动空间、社会角色的巨变,都会令其面对退休的不适感加强。收入作为老年人的重要资源抵御着来自角色丧失所带来的丧失感〔14〕。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本就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15〕,而退休老人是否能够适应退休生活,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其心理优势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当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好时,其对于退休事件所带来的变化就有更强的掌控力〔16〕,其主观幸福感自评分自然更高。社会支持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其主观幸福感自评分越高。子女探望频率和是否有孙辈都属于社会支持。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理论分为选择、最优化和补偿三部分,选择是指根据可供选择的范围来考虑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过程,最优化是指获取、改进和维持能有效达到期望结果,并避免非期望结果的手段或资源,补偿是由资源丧失引起的一种功能反应。

退休后,社会空间的变化表现为职业工作空间的逐步退出。高知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后,因为本身专业技能娴熟、职业经验丰富,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着延迟退休、办理退休手续后返聘等现象,而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功能逐步衰退、家庭照顾第三代需求等多方面原因,退休老人则会逐渐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退休高知老人角色则逐渐从职业角色转变为家庭角色。退休后,随着社会空间的逐步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则表现为专业活动的逐步退出。

高知老年物质需求水平较低,而尊重和健康需求水平最高。退休后,老人也丧失了得到职场这个受到尊重的最重要场合,其社会价值和权益也被降低。而随着子女的成长,其经济和思想方面逐渐独立与成熟,也使老年人作为父母的角色越来越模糊,在家庭中的权威性也降低〔17〕,使老人更加怀念退休前的生活,几乎所有的老人都希望在适应退休过程中能够得到原单位离退休处的帮助。

赵浩华〔18〕认为其中问题在于社区的养老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对于老人养老需求的认知偏差及对养老责任主体的认知固化。我国“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观念及事业单位高知退休老龄人口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背景,该群体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日益明显,这些原因综合造成了社区在老人养老过程中的缺位。

调查表明〔19〕,老人认为的“看病难”是因为看病不准、药不对症,而进行深入访谈时发现,看病不准是由于老人的疾病很多是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导致,无法根治。高知老人基本无医药费用担忧,但多次求医依旧不能根治后,就会对医院的治疗体验产生严重不满。“看病难”依旧是老人退休后的心理适应性问题及希望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老年友好的环境支持系统包括居住环境、人际关系、公民态度和价值观、公共卫生和社会政策、老龄服务体系等〔20〕。退休老人生活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退休老人生活质量的好坏。政府、社会及家庭应多方努力,为老人构建友好的环境支持系统,包括友好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尽可能提高健康老龄化水平。

居家-养老是高知退休后的主要模式。应加强多元协同,强化社会群体和政府部门对养老需要的认知,精准识别老年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并建立以老年人需求和获得感为导向的精准识别机制〔18〕,应根据年龄、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等要对老年人进行分类,定期追踪调查,从精神层面切实帮助老年人进行退休过程的再社会化,并积极推进社区医疗,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效果评估机制,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此外,政府、社区、原单位离退休处应联合发力,为退休老人提供多种社会活动,以增强其社会交流。如政府可积极创办老年大学或老年继续教育机构,拓展兴趣的同时也能拓展交际圈;还可举办公益讲座,积极举办关爱慰问老同志活动、提供老年健康心理咨询等。

综上,事业单位高知退休人员退休前后其社会空间、社会活动、社会交往均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且其养老水平受到个人身心、家庭、原工作单位、社会交往等因素的影响,但社区、政府、社会还应对养老服务提高重视。

猜你喜欢

幸福感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