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猪皮肤病的诊治措施

2021-03-29孙振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缺乏性患处皮肤病

孙振文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商老庄乡人民政府, 山东 泰安271500)

在生猪养殖业逐步规模化的背景下,随着养殖数据和养殖密度的增加,猪皮肤病的发生几率也大大增加,且传播速度加快,严重影响了生猪的生长和休息。因此,养殖户应加强对猪易患的皮肤病的了解,通过有效的诊断与科学的防治,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根据皮肤病的病因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本文将重点介绍。

1 环境性皮肤病

1.1 晒斑

1.1.1 病 因 晒斑主要是日光照射时间过长所导致的,青年猪易患,通常几小时的强光照射便会形成红斑,且红斑范围会逐步拓展,主要发病位置是背部或耳后。

1.1.2 诊 断 病猪患有晒斑后,其皮肤会呈现出水肿状态,且患处有灼热感、触之痛感明显。病情严重的病猪行动缓慢,会出现肌肉颤抖或抽搐现象,皮肤表面会出现大量鳞屑,且表皮会逐渐干燥与脱落。

1.1.3 防 治 生猪活动场所应做好遮荫处理,避免其在强烈太阳光直射下停留时间过长。将刺激性较小的植物油或轻矿物油涂抹于病猪晒斑出现处,即可缓解病情且皮肤会逐渐恢复。

1.2 皮肤坏死性皮肤病

1.2.1 病 因 该病是由于猪舍或运动场所的地面较为粗糙,生猪的膝盖、蹄冠、肘跗或蹄部等处皮肤被磨破而导致皮肤坏死。

1.2.2 诊 断 几日龄的仔猪即会患病,通常于7~14d病灶面积会扩大,且会自行恢复。21~28d,病猪坏死区域上会生出新的皮肤,部分仔猪的尾部或乳房处会呈现出皮肤坏死现象。

1.2.3 防 治 猪舍及运动场所地面应选用粗糙度适宜的材料进行地面铺设,且将软垫铺垫于母猪分娩床上。利用碘酊涂抹磨损皮肤即可逐渐恢复。

1.3 过敏性皮肤病

1.3.1 病 因 湿疹是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是由猪表皮或真皮上存在的致敏物质所导致的过敏性疾病。

1.3.2 诊 断 病猪患病后皮肤会出现红斑或丘疹,或表皮上可见水泡或脓疱,严重者皮肤会出现糜烂或结痂现象,患处可见鳞屑样的皮损,病猪患处灼热、疼痛且伴有搔痒症状,此病常发生于春季与夏季时节。

1.3.3 防 治 避免过敏性皮肤病,首先要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爽,应定期对猪舍进行通风换气,确保生猪保持充足的运动量,且每日应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此外还应避免接触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喂食易于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饲料。病猪治疗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对患处进行全面清理之后再使用药剂涂抹治疗。

2 营养缺乏性皮肤病

2.1 病因

因锌、脂肪酸、氨基酸、泛酸以及生物素等营养的缺乏会导致此皮肤病根据其缺乏的营养元素可分以下几种。

2.2 营养性皮肤病的类型

2.2.1 锌缺乏性皮肤病 皮肤角化不全或角度过度是此病的主要症状。通常在眼部、口周等处出现皮肤角化现象,也可见于阴囊及下肢部分。部分病猪会因锌缺乏而患有皮炎或出现湿疹样病变,皮肤发痒且伴有毛发脱落症状。病猪患有此病后通常生长速度会受到限制,且骨髓会出现异常发育现象,骨头会变短增粗,部分病猪的繁殖能力会受到影响。

近年来,凭借BIM技术的普及与进步。相应的实施体系愈发趋近于深入、系统乃至复杂。随着学界研究成果的日益繁茂,若干众所周知的共性问题已经成为必须切实理顺、攻克的目标。其中,BIM协同效率的阻滞亦是此类典型问题之一:跨专业、跨部门间的不协调、BIM技术支持与功能的不健全的弊端,更是每一位BIM从业者与参与者都已面临或正不断改善的日常工作。

2.2.2 脂肪酸与氨基酸缺乏性皮肤病 病猪的皮肤颜色晦暗且被毛较为干燥,表皮有鳞屑样皮质脱落且存在脂溢性皮炎,耳部、腋下及肋腹处均有物质渗物,颜色为褐色,之后患处会逐步坏死、出现皮疹并伴有毛发脱落。

2.2.3 核黄素VB2缺乏性皮肤病病猪患处会出现鳞状皮屑或可见皮肤溃疡,患处毛发会脱落且有较多皮脂渗出物。病猪会出现结膜炎症状,眼睑肿胀且患有白内障疾病。母猪患此病后会影响生育,体重快速下降,哺乳期母猪的泌乳量会下降或不再泌乳。

2.2.4 泛酸缺乏性皮肤病 病猪生长发育滞缓、出现咳嗽症状,并且毛发脱落且眼周可见暗褐色物质渗出,部分病猪有腹泻症状且会出现皮炎。

2.2.5 生物素缺乏性皮肤病 患有此皮肤疾病后,病猪的表皮会出现皮炎,皮肤干燥且质地粗糙,可见鱼鳞样皮屑脱落,患处有结痂且有褐色物质渗出,出现全身性脱毛现象且局部可见溃疡。病猪足底轻者青肿,重者出现糜烂或溃疡,也有病猪的蹄壳会出现开裂现象。

2.3 防治

消除所有不利于各类营养元素吸收与转化利用的因素,合理搭配饲料中各元素成分及比例,确保饲料质量。根据病猪症状判断所缺乏营养元素种类,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对应的营养元素即可。

3 寄生虫性皮肤病(以疥螨为例)

3.1 病因

此病通常是由于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饲养环境不卫生、饲养管理不科学所致。一旦生猪所患疥螨病较为严重,不仅会使之增重率下降,还会影响料肉比,甚至会导致猪出现应激反应。

3.2 诊断

猪患有疥螨病之后,通常头部最先出现疥癣,而后扩散至眼周、脸颊及耳后,之后会向背部、躯干及后肢内侧扩散。此病的主要症状是患处局部发痒,猪会因在栏柱上磨擦而导致皮肤磨破出血,破损处会有液体渗出并形成结痂,最后皮肤会发皱或开裂,部分表皮会出现过度角化现象,且患病部位的毛发会逐渐脱落。若多只猪同时出现搔痒现象,便是疥螨病的发病先兆。

3.3 预防

3.4 治疗

猪场发现疥螨病之后,应全面进行种群排查,一旦发现病猪或带螨猪,应立即对其进行隔离与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时不能一次性杀灭所有螨卵,因而应于治疗后7d二次用药治疗。可利用肥皂水进行患处的全面冲洗,去除掉患处的硬痂或污物之后,再使用适合的药物进行涂抹治疗。常用治疗药物有两种:(1)敌百虫粉剂,将其兑入温水中配制成为2%的药液,对猪体表进行全面喷洒或针对性进行患处清洗,每隔10~14d擦洗一次患处,疗效更为理想。妊娠期母猪不可采用此药治疗,以免因药物刺激而导致其流产。(2)伊维菌素,可肌注0.3mg/kg.bw给药,治疗成效较为理想。

4 病毒性皮肤病(以猪痘为例)

4.1 猪痘的病因

猪痘是最为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因感染了猪痘病毒所引起的,具有急性发病的特征,可通接触传播,青年猪是此病的易感群体。

4.2 诊断

病猪发病后体温会异常升高,且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不喜进食等现象,眼结膜会发红、肿胀,眼部存在粘性分泌物。鼻镜、眼皮以及下腹等处可见大量红色斑点,且有丘疹生于红斑之中,3d左右会形成水泡,之后转化成脓泡,病灶会逐渐凸起于表皮,之后形成结痂,颜色偏棕黄,病变规律性强是此病的显著特征。猪痘的发病率较高,最高可达50%,部分病猪会出现出血型或融合型痘,病灶多见于口部或咽喉等处,气管粘膜也会出现病灶,病猪会出现腹泻或全身性感染现象,有3%左右病猪会因患有败血症而死亡。通常病猪患病21d左右可逐渐恢复,若未出现并发症,患处通常不会出现发痒现象。

4.3 预防

接种猪痘疫苗是避免猪痘的有效举措。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洁猪舍,消除猪血虱及蚊蝇,以切断此病的传播媒介。

4.4 治疗

猪痘没有特效性治疗方法,主要是用药物预防细菌性继发感染。可用1%的龙胆紫溶液涂抹患处,也可用5%碘甘油或碘酊涂抹治疗,部分病例使用外用药的同时还需搭配抗生素类药物。

5 细菌性皮肤病

5.1 口腔坏死杆菌病

5.1.1 病 因 坏死梭状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原,通常仔猪断齿方式不正确,在吸食乳汁时,仔猪之间的争抢会导致其皮肤受损感染此病。

5.1.2 诊 断 患有此病后,病猪脸颊或口腔会出现溃疡,或出现面部坏死症状。

5.1.3 防 治 新生仔猪应于1日龄内拔除高于牙床的犬齿及侧切齿,确保断牙器械经过彻底的消毒处理。一窝仔猪数量较多时,应分栏饲养,并提升房产清洁度,避免母猪患有射乳缓慢疾病,以免因仔猪争抢而引发此病。将患处的痂皮清除后,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患处,之后再涂抹抗生素药膏。若病猪病情较为严重,也可注射抗生素的治疗。

5.2 猪油皮病

5.2.1 病 因 此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7~28日龄猪是此病的易感群体。通常会因打架、地面磨擦或疥螨搔痒抓破伤口而感染。

5.2.2 诊 断 猪油皮病的发病率极高,几乎9成以上猪均会患有此病,但死亡率不高,仅为5%。病猪的皮肤会较黏湿或呈油脂状,之后皮肤出现裂纹或形成硬层,皮毛会变粗变硬,且四肢或蹄部可见明显的创伤。

5.2.3 防 治 防范此病需做好饲养环境及生产环境的清洁,确保饲料中锌元素及生物素含量充足,并要加强仔猪看管,以免其打架撕咬而导致皮肤破损。确保打耳号器具清洁卫生、合理剪除仔猪犬齿,确保地面粗糙度适宜。病初可用针剂抗生素治疗,效果颇为显著,也可利用皮肤防腐剂清洗患处,或将土霉素拌入饲料或饮水中喂猪治疗。

6 结语

皮肤性疾病是生猪的常见疾病,由于这类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因而养殖场应根据病猪呈现出的症状表现仔细区分病猪患有的是环境性、营养缺乏性、寄生虫性、病毒性、细菌性等皮肤病中的哪一种,并采取适合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减少猪常见皮肤病发生给养殖场造成的损失,实现养殖成本的有效控制,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提升。

猜你喜欢

缺乏性患处皮肤病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治斑秃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浅析政府投资项目超概(预)算成因及对策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干预
鸡眼的中医外治方法
不同药物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疗效研究
关于母乳喂养降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