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猪屠宰检疫质量因素与改进措施
2021-03-29安静玲
安静玲
(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99)
屠宰检疫是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实行屠宰检疫规范化非常必要。本文以生猪屠宰场为例,深入探讨了检疫问题的优化策略,以保障食品安全体系的高效化构建。
1 影响生猪屠宰检疫质量的因素
1.1 生猪屠宰检疫制度不完善
在屠宰检疫时,检疫制度的不完善是影响检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影响各项工作落实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检疫工作混乱局面的出现,严重威胁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由于我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涉及商贸及畜牧两部门,检疫制度作为检疫工作实施的重要约束条件,制度缺失导致权责不清晰、不合格肉品无害化处理力度不足等问题高频发生的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稳定性格局的构建。
1.2 生猪屠宰检疫作业监督不到位
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作业是否落实并规范化开展,是影响区域市场检疫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可由于监督管理流程的不规范、不科学,在导致监督管理作业形式化的同时仍有部分黑作坊进行隐蔽操作,给不合格肉制品流入市场创造了条件,再加之检疫屠宰地点和时间的不统一,也明显增加了监督管理难度。
1.3 生猪屠宰检疫设备传统化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开展对检疫设备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检疫设备的先进程度是影响检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一些经济欠发达亦或偏远地区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不仅屠宰场未设立专业的作业车间(待宰、屠宰、急宰、冷藏等),检疫仍采取传统检疫设备,增加检疫工作难度的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对改进生猪屠宰检疫的措施
2.1 健全完善的生猪屠宰检疫规章制度
由于屠宰检疫工作涉及商贸及畜牧两部门,为避免检疫时混乱局面的出现,健全完善的生猪屠宰检疫规章制度现已迫在眉睫。区域动物防疫机构需根据国家颁布的《动物防疫法》,在综合考虑区域实况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猪屠宰检疫规章制度,在规范商贸及畜牧两部门工作内容的同时避免权责不清问题的出现,以此来保证高质量检疫工作目标的达成。
2.2 加大相关部门对检疫工作的监管力度 监督管理工作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疫工作质量和效率,不仅增加了不合格猪肉流入市场的机会,也严重威胁了区域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改善当前生猪检疫工作现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需加大对各项检疫工作的监管力度,并通过落实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细则来改善当前整体检疫工作现状,此外为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对检疫工作进行监管时,还需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
2.3 不断革新生猪屠宰场检疫设备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开展时,作业车间配备不完善以及检疫设备的传统化,是影响检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为保证检疫工作的高效化,区域政府去加大对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引进现代化检疫设备以及完善检疫作业车间,以此来优化检疫的作业环境,为区域社会稳定性格局的构建创造良好条件。
2.4 加快专业化检疫团队的构建进程
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落实过程中,检疫工作人员作为检疫工作的执行者,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强弱是影响检疫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确保预期检疫工作目标的实现,加快专业化检疫团队的构建进程现已迫在眉睫。区域动物检疫机构除了要提高人员选拔标准外,在选拔工作结束后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力度,以此在逐步提升检疫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检疫部门还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化奖惩,以此来保障检疫工作的高效化。
3 结语
生猪检疫工作的开展作业成效是影响区域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改善当前生猪检疫工作现状,除了要健全完善的生猪屠宰检疫规章制度、加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检疫工作的监管力度外,对生猪屠宰场检疫设备进行不断革新以及加快专业化检疫团队的构建进程现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