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诊断与防治
2021-03-29范秀峰
范秀峰
(邢台市南和区农业农村局,河北 邢台 05440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传播速度快,高致病性。雏鸭一旦染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危害6周龄以内的雏鸭,2日龄~3周龄的雏鸭染病概率最高,成年鸭有一定的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鸭发病之后,死亡率有差异性,即使耐过之后也会成为僵鸭,影响生长发育。
1 病原体
鸭肝炎属于肠道病毒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病毒且相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性。我国报道的雏鸭病毒性肝炎主要由1型肝炎病毒引起,或存在1型肝炎病毒变异毒株。在自然环境中,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污染鸭舍之后,能够存活10周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37d。鸭肝炎病毒没有囊膜,呈球形或类似球形,有较强的抵抗力。
2 诊断
2.1 流行病学诊断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危害5~10日龄的雏鸭,成年鸭有一定的抗病能力。通过人工感染1日龄或1周龄的雏火鸡,会出现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并且能够从患病雏火鸡的肝脏中分离出病毒。该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在孵化雏鸭的季节是高发期,可能集中传播,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此外,鸭病毒性肝炎在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和流行,春季较为集中,6周龄以内的发病鸭,在发病的初期阶段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行动不稳。病鸭腹泻,排出黑色粪便,经过1d后会出现神经症状。将患病鸭解剖之后可以发现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脾脏肿大,在多数情况下,肾脏肿大,有出血点。采取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可做出初步诊断。
2.2 临床诊断
鸭病毒性肝炎的潜伏周期较短,一般为1~4d,突然发病。患病初期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不能行走,伴有腹泻症状。病鸭有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经过数小时可能死亡,死前呈弓角反张状。发病急,可能突然倒毙,没有任何症状。鸭病毒性肝炎因为年龄的不同存在差异性,死亡率不同。
2.3 病理学诊断
发病部位集中在肝脏,表现为肝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脾脏肿大等。多数患病鸭肾脏充血和肿胀,病鸭其他器官没有明显变化。
2.4 实验室诊断采取病毒鉴定,使用健康鸭血清或者特异高免血清,然后采取琼脂扩散试验进行鉴定。(1)病毒分离。无菌采集病死鸭的肝脏,经过处理之后接种到鸡胚中,观察24~124h胚体的死亡情况,然后采集死亡胚的尿囊作为鉴定病毒分离物。(2)病毒鉴定。采取血清保护试验进行病原的鉴定,选择1~5日龄的容易感染疾病的雏鸭,皮下注射阳性血清,1~3d后使用病毒分离物处理好病检料肌肉注射。
3 防控技术
3.1 预防措施
(1)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禁止从疫区引进鸭苗,杜绝外来病原的进入,针对5周龄以内的雏鸭,应该单独隔离饲养,减少感染。养殖场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不能将不同批次和不同来源的鸭放在同一个圈舍内。
(2)免疫预防 种鸭在开产之前需要做好免疫预防,雏鸭通过母源抗体获得保护。在该病的流行地区,使用致弱的病毒免疫产蛋母鸭,在母鸭开产之前的2~4周肌肉注射药物,产出的鸭蛋中含有多量抗体,孵出的雏鸭能够被动性免疫,降低感染的风险。现阶段已经研制出三种疫苗,并且得到了推广和使用,其中弱毒活苗的保护率最高。
(3)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鸭舍的通风,降低压室内的湿度,保证干燥。此外,在鸭舍安装保温装备,提高鸭舍的保温能力。
3.2 治疗措施
康复病鸭的血清中有能够中和病毒的抗体,可以治疗病鸭或者采取被动免疫,一旦鸭群出现病毒性肝炎,要立即肌肉注射康复血清或者高免血清,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降低死亡率。此外,可以使用抗毒病原免疫母鸭,之后取卵制作成高免卵黄体,提高治疗效果,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无菌,避免污染。许多研究表明,中草药在抗病毒和抗细菌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同时可以调节机体的能力和提高免疫能力。此外,中草药的副作用较小,不能形成耐药性,并且动物体内的残留要数较少。近些年,出现了中草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许多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结语
鸭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对鸭养殖业的危害较大。为此,养殖户应高度关注该病,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