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背景下保育猪的疫病防控

2021-03-29齐晓亮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养猪户养猪场猪群

齐晓亮

(邢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邢台 054000)

近几年各地养猪业受非洲猪瘟影响很大,生猪出栏率普遍较低。由于非洲猪瘟的感染性和致死率很强,因此养猪户应合理制定防控方案,为猪群的健康生长营造稳定环境,确保养猪业的持续发展。

1 非洲猪瘟的特点

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对非洲猪瘟病毒都易感。感染后可因病毒毒力和易感猪的抵抗力不同而出现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等多种临床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体温上升达40℃以上,多数病猪来不及救治,很快死亡。有些病猪会出现皮肤肿胀有出血点、呼吸不畅或腹痛等现象。怀孕母猪感染后非洲猪瘟会出现流产症状,保育猪是指断奶后30~70日龄的仔猪。由于其机体各器官系统基本发育完善,有一定抵抗力感染后多呈急性、亚急性表现。

2 非洲猪瘟背景下保育猪的疫病防控措施

2.1 维护养猪场的良好环境

应重视养猪场内部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一方面能降低细菌、病毒的滋生几率,防止猪群出现大范围感染情况,另一方面则能为猪群的日常管护提供便利条件,为保育猪的良性成长奠定可靠基础。如对猪舍进行全面清理时,养猪团队除了要对猪舍内的粪便、腐烂饲料或堆积物进行及时处理,还要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对养猪场内涉及到的基础设施与工具,也要做好消毒处理后再将其带入到猪舍内,来提高猪舍环境的安全系数。在实际开展消毒工作时,养猪户要先对消毒用剂进行科学配比,严格检查消毒设备后按照规范的流程步骤来进行消毒作业。工作结束后则要做好消毒记录,从而为后期消毒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疫病防控水平。

2.2 合理控制保育猪的饮食

断奶后的保育猪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等应激反应,需要养猪户对保育猪的饲养方案进行精细化处理,避免疫病发生。如养猪户要将循序渐进的理念与饲养方案进行有机结合,根据保育猪断奶后适应变化的能力来适当调整饲料的营养配比,以增强其对应激反应的抵抗力。由于有些保育猪会和母猪处在同一猪舍内,所以养猪户还要对母猪的饲料质量加强管理。如一些生猪散养户会选择泔水饲养方式,容易增加病毒的传播率,给保育猪的生长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养猪户要以客观、长远的眼光来改善生猪饲养方案,以提升保育猪的免疫力与抵抗力。

2.3 加强疫病防控宣传力度

有些养猪户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生猪销售或养猪场的资源管理中,而在保育猪的疫病防控上有所忽视,出现防控工作形式化或防控不到位等现象,间接降低了保育猪养殖的规范性与稳定性。所以养猪户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疫病防控意识,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疫病防控及宣传工作,从而为养猪领域与生猪销售领域间的正向循环铺设稳固道路。如疫病防控部门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养猪户对防疫措施的认知与理解,使其在深造学习与经验积累中不断掌握防疫技巧和重点,以此来加强区域内生猪养殖水平。

2.4 科学制定猪群护养计划

健全的护养计划不仅对保育猪的科学饲养有辅助性作用,还对疫病的根源性防控有很大帮助,需要养猪户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护养计划中的不足。首先,养猪户要掌握保育猪的总体数量,根据具体规模来规划饲养空间,以免养殖密度过大引发集体性疫病感染事件。其次,养猪户要了解保育猪生长特点,准确计算猪群的疫苗接种周期,确保育猪的健康生长。最后,若猪群中出现患病保育猪时,养猪户则要在第一时间对其隔离处理,并对健康猪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对病猪进行诊治,尽可能的缩减疫病扩散范围。

3 结论

如今,很多养猪户在饲养保育猪时,都能对饲养计划与疫病防控措施进行细致研究,以提高保育猪的品质与饲养水平。对疫病防控存在的难点问题和干扰因素,养猪户也能及时分析,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改良方案,为猪群的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养猪户养猪场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养猪户(场)仔猪填栏时应注意的问题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