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策略
2021-03-29乔丽娟
乔丽娟
(门源县阴田乡畜牧兽医站,青海 门源 810399)
目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已成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发展过程中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际养殖并没有达到理想预期,其中动物疫情就是不利因素之一,其限制基层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必须提高重视。
1 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工作理念
当前受专业水平地域文化及经济发展等多因素影响,基层兽医对防疫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对防疫工作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再加上相关领导部门宣传不到位,无法起到有效带头作用,导致基层兽医无法形成科学化的工作理解,大大降低了防疫工作的效率。比如,部分基层对防疫工作的认知仅停留在“给动物注射疫苗就是防疫工作的工作内容”,只管注射疫苗,忽视了对动物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测,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对突然出现疫情措手不及,对病因无从查起,严重降低了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1.2 缺乏先进的防疫技术和设备
基层防疫人员对动物疫病的检测仅靠自身工作积累的经验,缺乏相应的的防疫技术指导,再加上没有配备的先进防疫设备支持,极易忽视潜在的病因,对不明显的病状,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防治,导致疫病进一步扩散,即使发现了病因,由于受防疫设备的限制,防疫人员也无法对疫病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治,且感染及扩散,对基层畜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害,增加经济损失。
2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改善策略
2.1 健全农村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将大量工作能力突出的防疫人员调配到基层防疫站,壮大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切实保障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就需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对防疫防疫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切实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素养。切实加强对基层防疫站的考察,组织各防疫人员对基层养殖户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有效分析动物疫病的发生原因和影响防疫工作开展的不利因素,明确工作重心,开展防疫工作之前要做好充分的防疫准备,切实保障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增加对动物防疫站的投入
受防疫资金和防疫设备的影响,防疫人员已经无法有效开展防疫工作,防疫工作效率极低。对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重视,提高对防疫站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防疫设备,切实保证疫苗的安全存放,不断提高动物防疫效果,有效避免动物疫情的出现和扩散,实现对动物疫情的防治。
2.3 制定防疫工作制度
政府部门和各动物防疫站要尽快落实完善动物防疫制度,在相应制度的支配下,完成对防疫设备的创新和应用、疫苗的运输和储存、防疫常识的宣传,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监督和管控,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动物疫苗。加强对畜牧销售市场的管控,确保畜牧肉类质量,避免含病菌的不健康肉类在销售市场泛滥。
2.4 加强防疫宣传
现阶段基层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导致其在开展养殖活动时片面的追求产量,将过量的牲畜放在有限的养殖区域开展养殖工作,养殖密集极易滋生病菌。这就需要基层防疫人员加强对养殖户的防疫宣传,将先进的养殖技术教给养殖户,引导养殖户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合理规划养殖密度。督促养殖户对牲畜进行定期检查,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处理。对养殖户内心产生的养殖困惑,防疫人员要进行及时答惑,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充分体现“人多力量大”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宣传,使基层养殖户掌握必要的养殖技术和高效的养殖手段,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切实提高基层养殖效率,全面带动基层经济的发展。
3 结束语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基层养殖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基层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基层防疫站的监督和管控,制定相应的政策以督促防疫站切实投入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有效实现基层动物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