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饲养管理要点探析
2021-03-29秦智勇
秦智勇
(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畜牧兽医站, 江苏 如皋226571)
加快肉鸭养殖业发展,有利于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肉鸭饲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饲养数量、饲喂方法、下水放牧和疾病防治等内容。
1 饲养数量
肉鸭饲养管理中先要控制好密度,主要结合鸭舍构造、饲养设备、通风条件、管理要求和气候情况等确定。若为笼养与网养,保温与通风好的情况,则可较地面平养适当增加密度,一般来说,雏鸭群数量保持在500~800 只。在地面平养过程中,第1 周龄肉鸭数量为20 只/m2,第2 周龄为15 只/m2,第3周龄以后肉鸭数量不能超过10 只/m2。网面平养与地网结合饲养,需要增加1/3 的肉鸭数量。
2 饲喂方法
当雏鸭开食后要“少喂多餐”,喂食数量控制在7 次/d,且注意少量喂食,以雏鸭吃饱为主,而在晚间要喂食2 次左右。要采用全天光照,晚上熄灯约为30min,确保肉鸭能够对突然停电熄灯的应激保持适应。一段时间后雏鸭能够自由饮水与采食,晚上不需要进行人工光照。肉鸭饲喂以碎粒饲料为主,帮助其消化,且保持良好的口感与丰富的营养。
3 下水放牧
地面平养雏鸭,5 日龄后应调教下水,最开始的一周内,需要将一张尼龙薄膜铺在室外,周围垫高将清水倒入其中,保持2cm 左右的水深,且控制好水温,不能太低,接下来则放入雏鸭。下水时间为2 次/d,时间为5min,7d 后可以增加2次,时间延长到10min 左右。下水结束后,为雏鸭提供温暖、无风的场所,便于其梳理羽毛,并赶回鸭舍中。1 周后雏鸭能够自由下水,在鸭舍附近进行放牧,起初时间为0.5h 左右,之后逐步延长至2h,且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放牧一次。
4 疾病防治
在肉鸭饲养管理中要加强疾病防治,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建立起完善的防疫制度。鸭舍要始终保持在干净、整洁的状态,保证卫生与清洁,避免饲料出现发霉、质变的现象,并通过多种方式预防鸭疫综合症、鸭曲霉菌病、鸭球虫病等。对育雏期肉鸭来说,应预防中暑与食盐中毒,在每日喂食中提供足量的VA、VC和VE。对患病肉鸭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减少疾病发生,确保养殖户效益。
近年来肉鸭市场反映较好,养殖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在扩大肉鸭养殖规模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积极总结饲养管理要点,既要科学喂食,也要注意防疫,保证肉鸭的健康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