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饲养管理及常见疫病防治

2021-03-29多杰东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牦牛圈舍

多杰东智

(青海省兴海县子科滩镇兽医站,青海 兴海 813399)

疫病的频繁发生是目前影响牦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养殖户在严格执行饲养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同时,应秉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进行防疫防治工作。

1 牦牛饲养管理要点

1.1 规范开展消毒杀菌工作

由于部分养殖户养殖的重心始终集中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视,消毒、杀菌、清洁作业随意性较为严重,饲养环境的不卫生在滋生各类病菌的同时,也增加了牦牛疾病的发生率,由此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进行饲养管理中,为保证预期养殖目标的达成,养殖户需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化的饲养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对养殖场和喂养器具进行消毒杀菌(2~3次/周)处理,并每天做好圈舍的清洁工作、光照作业和通风工作,由此在有效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的同时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

1.2 保证牦牛的营养供给

在牦牛养殖过程中,机体免疫力的强弱与疾病的发病率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确保预期养殖目标的达成,养殖作人员还要提高对“饲料”选择的重视度,即在考虑饲喂成本的基础上尽量多投喂一些有营养的饲料,在满足牦牛生长需求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养殖户需结合牦牛的年龄、性别、体重等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喂养,保障其养需求得到满足。

1.3 建立健全完善的检疫规章制度

检疫规章制度的缺失,也是影响目前牦牛养殖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一些牦牛疾病是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威胁。目前,对外来引进的“品种”,在混养前需将其单独隔离观察,确认无疫后方可混养;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场时需做好全面消毒处理,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养殖户需对牦牛做定期检疫,对检查出的患病牛和疑似牛都需进行隔离。

2 牦牛常见疾病的有效性防治措施

2.1 感冒

牦牛感冒作为常见疾病,在影响牦牛生长速率的同时,给养殖户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临床上牦牛的感冒症状主要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急促、体温升高,虽不具备高传染性,但影响牦牛生长,为有效规避“感冒”发生,养殖户需做好如下工作,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圈舍的保暖防寒工作、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杀菌清洁、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合理膳食来增强牦牛的身体抵抗力以及保证牦牛有充足的的休息时间。

当牦牛已经“感冒”后,为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扩散,养殖户需将患病牦牛进行隔离,并进行如下治疗:选用适量(20g左右)的阿司匹林与饲料进行混合,给牦牛内服;用肌肉注射10mL安乃近;可辅助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2.2 布鲁氏菌病

牦牛由布鲁氏杆菌引发的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经由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系统进行病毒传播,高死亡率和致病率在危及健康牦牛生命安全的同时,对养殖户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较长,妊娠期母牛患病后最明显的临床表现就是流产,公牛则主要表现睾丸炎、睾丸上缩、繁殖能力下降、急性病例睾丸肿胀疼痛以及呼吸急促、关节炎、角膜炎等。目前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可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包括科学选址、健全检疫制度、完善养殖场进出规章制度以及做好疫苗接种作业。

当牦牛患病后,为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养殖户需将患病牦牛进行隔离,并可将25mg四环素混入5%葡萄糖中静脉注射;按0.1g/kg.bw口服土霉素片;按5IU/kg.bw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或按8000IU/kg.bw注射硫酸庆大霉素,2次/d。

3 结语

在牦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是影响疾病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目前,为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化发展,养殖户需对饲养管理模式进行不断优化,秉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确保疾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开展。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牦牛圈舍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跟着牦牛去巡山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