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2021-09-13李艳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母源法氏囊种鸡

李艳春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农业农村局,河北 秦皇岛 0663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的,属于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常发生于3~6周龄的鸡,发病时会对鸡的免疫中枢器官腔上囊造成侵害,主要症状有:发病快、精神萎顿、厌食、震颤、伏卧与地、粪便多呈黄白色稀状或石灰样白色、鸡体内的花斑肾;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充血水肿严重,且多呈紫葡萄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易发生于一些规模养鸡场内,不仅威胁鸡群健康,也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雏鸡群从7日龄开始加强通风力度,且当晚还为该鸡群做了新支二联苗,但从次日开始雏鸡群的死亡率便开始突然递增。据统计,该鸡场内共存栏2000只铁脚麻,均为10日龄,出现死亡3d。

2 临床病状

该鸡场的雏鸡群7日龄时发生了小鸡啄肛现象,由于诊断失误,养殖者误以为是通风不当引起的不良状况,将原本全封闭鸡舍更改为半封闭鸡舍,以加强通风;当晚还为这些雏鸡群做了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二联苗点眼、滴鼻,以加快雏鸡群的痊愈速度,但结果是从次日起,这些雏鸡群便开始出现相继死亡的现象,第一天死亡13只,而后开始逐日递增,直到第3日雏鸡群死亡数值已达60多只。病初发病的雏鸡群出现精神沉郁、呆立现象,且肉眼可见鸡啄、鸡爪发干、脱水,采食量和饮水量形成巨大反差,随着病情恶化,采食量会下降,而饮水量陡增,日常粪便也多呈水样稀便,颜色多呈白色,直至最后死亡。

3 防治措施

3.1 治疗

首先应及时为发病雏鸡群肌肉注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蛋黄抗体,2mL/只,同时还要为其口服补液盐,剂量为0.02g/mL,用水溶化,给病雏自由饮用3d,缓解雏鸡群脱水、电解质平衡等问题。傍晚时分,再按0.25g/kg喂水,以更好地促进药物吸收和因病产生的尿酸盐和毒素的有效排解,进而修复肾小管和肾脏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标准值为15%左右,需持续坚持1周,可保护雏鸡群肾脏的功效,避免尿酸盐的沉积。经以上方式治疗,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得到明显控制。

3.2 防控措施

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抵抗力极强,因此必须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预防。(1)严格的兽医卫生措施。首先要注重鸡舍卫生环境的定期定时清扫和消毒,尤其是育雏室。养殖人员需先对鸡舍、环境、用具、笼具进行彻底且全面的消毒,待4~6h后,再对其进行清扫和冲洗,这一步骤需持续2~3次;(2)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种鸡群在经过疫苗免疫后,通常都会产生相对较高的抗体水平,且这种抗体也是可以将其遗传给子代的。倘若种鸡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分别两次接种IBD油佐剂灭活苗后,则雏鸡可获得整体为水平较高的母源抗体,在2~3周龄期间注重对鸡群的保护,能够有效地防止雏鸡早期感染疾病;(3)雏鸡的免疫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依靠的便是体液免疫提供的保护。雏鸡母源抗体维持的时间有限,所以明确弱毒疫苗首次免疫日龄很重要,养殖人员可采用琼扩实验来测定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1日龄的雏鸡抗体阳性率不到80%的鸡群,其最佳首次免疫时间应在10~16日龄;阳性率达80%~100%的鸡群,其需要在7~10日龄时再进行一次抗体检测,阳性率达50%时,其最佳首次免疫时间应在14~18日龄。

4 结语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且发病速率普遍较快的传染病,一般雏鸡的患病率最高,一旦被该病毒侵袭,则雏鸡的死亡率将会逐日递增。相关养殖者理应在充分了解雏鸡病情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地治疗和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缓解雏鸡的病情。

猜你喜欢

母源法氏囊种鸡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荆防败毒口服液治疗鸡法氏囊病的疗效试验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对SPF雏鸡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