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技术探讨

2021-03-29张雪梅焦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竞争法布鲁氏菌试管

姜 萍,张雪梅,焦明

(济南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9)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多种动物和人易感染,临床上表现为不孕、怀孕母畜流产,公畜睾丸炎、附睾炎及关节炎,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感染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一旦不能及时发现确诊,造成防控不及时就会给养殖户和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准确掌握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方法对畜牧业养殖具有重要意义,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下面就实验室常用的诊断方法进行探讨。

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RBPT是一种传统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灵敏度高,但由于RBPT是以布鲁氏菌细胞壁脂多糖上的O链抗原作为诊断位点,而多种细菌(如大肠杆菌0157、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09等)在O链抗原结构上和布鲁氏菌高度类似,因此容易发生交叉凝集反应,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故该方法一般作为初选试验,用于高危群体筛查和流行病学研究。

2 试管凝集试验(SAT)

SAT原理是血清中IgG抗体和IgM抗体与布鲁氏菌抗原的凝集反应,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可以半定量测出抗体水平。该方法常量法需要在试管中进行倍比稀释,操作步骤繁琐,样品较多时工作量大,且反应时间长,时效性低,不适合现场疫情的快速诊断。随着实验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近年来研究者将SAT试验改进为微量法(MSAT),李翠[]等通过试验证明微量法与传统的试管凝集试验相比具有许多优点,用移液器和96孔板代替吸管和试管,操作更为简便、精确,节省样品和试剂,且实验结果的判定减少了人为误差,结果更为可靠。

3 补体结合试验(CFT)

补体结合试验原理是布鲁氏菌相关抗原与不完全抗体和非凝集抗体的结合反应,该方法的常量法是血清学检测的经典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适用于慢性布鲁氏菌病和复发病例的诊断,对牛、羊、绵羊附睾炎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该方法需要的溶血素制备困难,药品用量大,操作步骤繁琐,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微量法用96孔板代替试管,可同时稀释多个样品,既节省试剂,又提高效率。

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是一种准确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方法,1976年Cavleson把这项技术运用到检测牛布病抗体中,2004年ELISA法被定为国际贸易中牛种和猪种布鲁氏菌检测的指定试验。ELISA分为间接法(i-ELISA)和竞争法(c-ELISA),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其中间接法敏感性高,竞争法特异性好。该方法适用于布鲁氏菌病的筛选和确定试验,效果优于传统凝集试验,ELISA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也是近几年研究和研发的热点。

5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CR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诊断方法,高效的基因诊断技术已成为当前布鲁氏菌病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病原学分型的重要手段。该方法优点是快速、灵敏、准确,并且可以事先对样品进行灭活处理,从而降低布鲁氏菌感染和扩散的风险。但PCR对试验环境和仪器设备要求较高,试剂盒价格贵,试验成本高,不适于在基层推广以及现场快速检测。

6 小结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最合适的诊断方案,也可两种以上方法结合使用,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都在不断提高,但开发更为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仍然是学者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竞争法布鲁氏菌试管
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论消费者利益在竞争法中的功能定位与应用方法
从“金庸诉江南”案看反不正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阿联酋公布新版竞争法实施条例
试管难题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