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1-03-29潘华彪
潘华彪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浙江 丽水323300)
牛口蹄疫是由牛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口唇、蹄部、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烂斑为特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也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共患病,致死率不高,但感染性强,传播快,危害较大。
1 流行病学
牛口蹄疫是牛的常见疾病,在春冬两个季节最为严重,夏季和秋季较少见。出生不久的牛犊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成年牛发病几率有所降低。口蹄疫主要由空气、污染的饲料、呼吸道等方式在牛群中扩散,并且传播速度很快,整个牛群甚至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全部感染。外界如果气温较低,会显著提高该病的发生几率。北方春冬季节气候寒冷为口蹄疫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要特别重视牛口蹄疫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2 临床症状
牛口蹄疫的临床病征十分明显,在患病牛会出现水疱、溃烂等现象。该病的潜伏期通常在2周左右。发病后病牛体温升高可上升到40~41℃。伴随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等病征,病牛的脉搏速度很快,且水疱病变会逐步扩散到口唇、颊部、乳头皮肤以及脚趾附近皮肤等位置。病牛有强烈的痛感,并且口腔中会流出一些粘液。
3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以及病例变化,可初步诊断为牛口蹄疫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技术,如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技术,借助实验室技术可以开展相关试验工作。诊断牛口蹄疫时,还要注意与诊断其他类似疾病鉴别。
4 防控措施
4.1 预防
目前防控该病最好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种,让牛体内具备足够的抗体,可以按照正常的疫苗注射流程针对幼年、普通成年牛开展免疫接种工作,但是在针对妊娠期的母牛时,需要格外注意,对母牛安全予以保证,在此基础上注射疫苗。在具体牛养殖工作中,养殖人员疫苗接种工作需要重视。另外,在防治牛口蹄疫工作中,需要对疾病检疫予以实施,对牛发育情况实施定期观察,并对可疑的牛在第一时间实施隔离,避免疫病扩散的可能。
4.2 治疗
对已经产生疫病症状的牛,要大力实施治疗措施,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发现病牛后及时开展治疗作。对牛的病情分析,合理选择药物,在2~3周内,牛口蹄疫可以自愈,但是患病的牛犊缺乏抵抗力,仍要使用药物。对牛口腔中的病变,采用0.2%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等药剂实施冲洗,对乳房病变,采用3%的硼酸水进行清洗。对病牛蹄部位的病变,采用1%硫酸铜、3%煤酚皂等药剂进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