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读书方法指导”研究

2021-03-29李欣睿赵永明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部编本版块名著

李欣睿,赵永明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而名著导读作为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旨在让课堂的阅读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向课外阅读延伸拓展,帮助学生将课堂教学成果转化融入到日常的名著阅读中,它也因此成为引导学生从自读走向课外阅读的重要一步。虽然初中语文的“部编本”教材发行使用还不足五年,但是关于“部编本”教材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在名著导读的研究上,策略研究占据了已有研究的“半壁江山”,同时也有小部分学者对名著导读的编写变化和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不过却少有学者对名著导读的组成版块进行细致的研究,各年级的“读书方法指导”版块正是其中被忽视的一环,以七年级为例,该版块以直观的方式将读书方法呈现出来,对学生读书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进行系统地指导,因而具有学习与研究的价值。

一、编写特点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共有四个专题,上下册各有两个专题,每个专题都由名著简介、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和自主阅读推荐五个版块构成。“读书方法指导”作为其中的版块,也随专题安排了四篇。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名著导读的专题名称也很有规律性,都是经典作品加阅读方法的模式,其中,阅读方法就是“读书方法指导”版块的核心内容。教材编写者将读书方法的核心内容写入专题名称中,力图做到一书一法,一课一得,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读书方法教学的重视。为了便于研究,笔者以图表的形式对其进行梳理,将名著导读的专题名称与“读书方法指导”版块以更加直观地方式呈现出来(见表1)。

表1 七年级名著导读“读书方法指导”分析表

综合“部编本”七年级名著导读的“读书方法指导”的内容来看,该版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一书一法,具体明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谈及初中“名著导读”的编写时提出: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1]与人教版的“赏析体”相比,“部编本”七年级的名著导读中的确增加了“读书方法指导”板块,它在每个专题中都设置了一到两个阅读方法,数量不多,篇幅也不长,但是内容凝练且充实,做到了“一书一法”。比如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的“读书方法指导”为精读和跳读,该版块就以这两种阅读方法为中心展开说明,先是明确了精读和跳读的含义,再联系《西游记》的相关故事内容,进而借此说明精读和跳读的使用方法,该版块还在最后强调两种阅读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情况结合起来使用。可以看出,“读书方法指导”摆脱了空泛的理论指导,而采用抽象概念与具体的故事情节相结合的方法。这种编写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可操作性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思维形式开始摆脱思维内容,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也开始提升,所以相对系统的方法指导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读书方法的迁移也有利于学生抽象逻辑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读书方法指导”在方法的选择和内容的叙述上比较明确具体,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读书方法的理解消化。同时,“部编本”在这一版块中还添加了一些必要的示例,比如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的“读书方法指导”,选取的是圈点批注,为了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圈点批注的使用技巧,编写者在强调了圈点批注的运用重点后又特地在书中展示了一个《骆驼祥子》的批注示范,圈点勾画和批注在这一小段的示例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理论指导与具体的示例展示相结合的编写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熟悉并掌握这种阅读方法,并将学到的读书方法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从而自觉地运用到名著阅读中。

最后,语言表达富有亲和力。亲切的语言能够拉近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心理距离,七年级的四篇“读书方法指导”多使用第一人称“我们”,这样就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使教材不再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以朋友或者平等主体的姿态出现。另外,在介绍读书方法时,“部编本”多采用建议的口吻,没有命令式的语气,这种表达方式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语言的亲和可以在《海底两万里》介绍快速阅读时清晰地感知到:“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把握全书的内容。”“这时不妨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先把小说读完再说。”[2]可以看出,“读书指导方法”的语言渗透出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创建一种教材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不足之处

七年级名著导读的“读书指导方法”虽然在编写上已经比较完善和具体,但是在细微之处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

首先,个别读书方法的选择不够恰当。这个不足之处在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专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名著导读的专题名称和“读书方法指导”的版块内容来看,这篇指导文章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消除与经典隔膜的读书方法。但是在笔者看来,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能否作为一个读书方法本身就值得商榷。再者,仔细阅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内容后就会发现,这些内容的重点在于说明阅读经典作品的意义,比如“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读经典作品,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3],该版块的内容更像是在说明一种读书态度,而非读书方法。对于方法指导,编者却只是在段落最后提到消除隔膜可以采用查阅作者传记、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方法,也没有具体的指导过程。总的来说,这个专题的“读书方法指导”无论是名称的设计,还是内容的展示,与之后三个专题的“读书方法指导”格格不入。作为七年级第一个名著导读的方法指导版块,“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设置有些欠妥。

其次,读书方法的针对性不强,且与名著阅读存在断层。这里的针对性主要是指推荐的名著与阅读方法的契合度不够。以“部编本”七下为例,名著导读共介绍了两种阅读方法:圈点批注与快速阅读,前者安排在《骆驼祥子》的专题中,后者安排在《海底两万里》的专题中。但是圈点批注和快速阅读并不是只适用于《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这两部书,同时,阅读《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也并不是只能采用圈点批注和快速阅读的方法。虽然负责编写七年级“部编本”教材的执行主编王本华老师在谈到名著阅读的整体设计与思考时说:“在介绍某部作品的内容之外,还以该部作品为例,讲解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作品的阅读策略。”[4]但是选取读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王本华老师并未说明,教材中也没有体现,这就造成了名著专题与“读书方法指导”的断层,也就是说,在“读书方法指导”和推荐名著的内在逻辑关系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读书方法指导似乎可以从名著导读专题中独立出来,并且在名著导读专题中可以被随意调换,比如《朝花夕拾》的精读与跳读;《西游记》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骆驼祥子》的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的圈点与批注。可以看出,将读书方法随意调换位置之后也并未影响名著导读专题的框架,在对具体内容稍加修改之后,似乎也并不影响教材的使用。

三、指导策略

名著导读如今已被列入初中生的考试范围,教师们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开始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读书方法指导”版块也不应当被忽视,教材执行主编王本华老师在谈到版板块时认为:“每一部作品关注一定的阅读方法,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提供的方法,慢慢积累下来,学生就获取了很多阅读整本书的策略。”[4]很明显,这里的阅读整本书指的就是阅读名著。在笔者看来,学生要获取阅读整本书的策略,离不开对课上所学的读书方法的迁移。因此,基于学习迁移的理论,并结合“读书方法指导”板块的特点与不足,文章提出四点指导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迁移动力

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它与一个人拥有的技能无关,但与人们对所拥有的能力能够干什么的判断有关系。”[5]它对学生学习迁移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在“读书方法指导”的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向对读书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读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越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越强,进而会产生学习迁移的意向。而在“读书方法指导”的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必须把交流与实践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自己有所体会,才会提升自我效能感,这也与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2011版语文课标提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6]课标里提及的阅读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就包括读书方法的指导。学生在读书方法的学习中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实践,才能为读书方法的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推动迁移的发生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心理学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材料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能够清晰地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一方面,先行组织者可以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的特定内容形成一种更贴切、更相关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与潜在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更一般的内容形成一种更贴切的关系。”[7]也就是说,先行组织者是连接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习任务的桥梁。在“读书方法指导”的教学中,先行组织者既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也要联系学生所要学习的读书方法。因此,教师要抓住适当的教学时机,精心选取先行组织者,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七年级上册的《西游记》导读专题的“读书方法指导”是精读和跳读,由于此专题安排在教材的最后,所以教师可以联系教材的单元学习内容,例如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关键语句。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做摘录,理清思路,并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些学习要求就与精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学生通过前面的单元学习已经对阅读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运用单元学习的阅读技巧去阅读《西游记》的某一段文字,再引出学生接下来所要学习的“精读”的读书方法。

(三)重视专题的联系性,促进知识的逆向正迁移

“部编本”七年级的名著导读介绍了四种比较常用的读书方法,这四种读书方法被编排在四个专题里面,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教师不能因为专题编排方式的独立性,就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精读和跳读,还是圈点批注,都属于读书方法的范畴,在学生读书时都可以根据阅读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转变读书方法。所以教师应当意识到读书方法之间的联系性,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正面的影响。另外,迁移根据影响的方向又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前者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后者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教师应当重视这两种迁移方式在读书方法的指导中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编写依次指导各专题的读书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会一种读书方法后再学习其它几种读书方法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指导几种读书方法后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几种读书方法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学习的逆向正迁移。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的专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之前所学习到的精读与跳读、圈点批注等方法用于此本书的阅读,鼓励学生们运用多种读书方法以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

(四)重视读书方法的练习,进行迁移训练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和迁移有关的理念:“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正是学习迁移的结果。要让学生在阅读名著时能够灵活地运用读书方法,教师除了要在课上对学生的读书方法进行系统的指导,课下的练习也必不可少。2011版语文课标强调学生要在阅读中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思考,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读书方法之后多加实践,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训练。另外,教师在“读书方法指导”的教学中应当注意到“部编本”七年级的名著导读专题已经提供了不少可利用的资源。在四个名著导读专题中,除了主推的一本名著之外,还有两本自主阅读推荐书。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个名著导读主推《骆驼祥子》,但在自主阅读推荐中还有《红岩》和《创业史》两部名著。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时,带领引导学生学习专题的主推名著,并鼓励学生在课下将所学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自主推荐的名著阅读中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这样在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训练时也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进而帮助学生完成从自读向课外阅读的飞跃。

四、结语

“读书方法指导”作为“部编本”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的版块之一,既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此版块的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中的特点与不足,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选取恰当的先行组织者,激发学生学习的逆向正迁移,加强读书方法训练的指导策略,从而达到迁移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要学习的读书方法。

猜你喜欢

部编本版块名著
《科学与社会》“STS研究”版块2021年征稿启事
加大对“无抗”、“替抗”的产品的研发,润盈明年要在中草药版块再度发力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比较视野下“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识字板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简析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