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扩招生学习获得感研究*

2021-03-29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维度问卷高职

张 安 民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2019年,我国开始高职扩招,这是对原有高职招生形式的一种补充。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业员工、基层农技人员这六类人员成为高职扩招生的主体。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不同于以往的全日制学生。这种不同,倒逼学校开展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是衡量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当前学界对高职扩招生的学习获得感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扩招生为对象,探讨他们的学习获得感状况,以期为我国高职扩招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高职扩招生学情研究现状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现有高职扩招生学习获得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将检索词设定为“扩招”+“学生”,将检索方式选择为“篇名”,共获得200篇相关文献。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39篇、学位论文1篇、会议论文5篇、报纸报道31篇、特色期刊文章24篇。

1.发文时间分布 我国的高校扩招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和2019年开始的高职扩招两个时期。相关研究文献按年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参见图1)。由图1可以发现,扩招后,有关学生情况研究的文献数量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2000-2011年为波动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关注点是面对突然增长的大学生数量,如何开展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引导等工作;2012-2018年为低速稳定阶段,这一阶段相关研究数量变少,关注点转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育反思等方面;2019-2021年为指数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关注的主要对象是高职扩招生,聚焦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及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

图1 文献数量年度分布情况示意图

2.文献作者、发文机构情况 分析发现:当前从事高职扩招生学习情况研究的人员比较分散,发文量最多的是王斌、潘光两位作者,其次是刘晓东、丁华艳、吕诺、刘琴、卢荣、包向阳、吴森林、姚国锋、吴文清、周祖臣、姚宏等11位作者。在发文机构方面,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的发文量最多,其次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各单位之间基本没有形成学术合作网络,也没有形成高职扩招生研究中心。

3.研究主题情况 (1)教学模式。学界提出了多种针对高职扩招生的教学模式。单继周、马红提出了精准教学模式,从“精准制订教学计划,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准选择教学内容;精准化的教学评价;精准设计弹性学制”等方面,对高职扩招生精准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1]119-120。姜爱华、刘健等从“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文化育人与专业育人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六结合的高职扩招生教学模式。(2)职业培养。祁金祥针对会计专业高职扩招生,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包括“混合编班要有策略讲方法、企业参与要发展创新、教师队伍要培养培训、培养方案要统筹兼顾、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课程思政要务求落实”等[2]108-110。林晓敏针对高职扩招生的“素质复杂化、生源多元化、年龄差距化、目标个性化、技能差异化”等特点,提出了“促进隐性职业素质显性化、发挥非正式网络积极作用、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等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策[3]99-104。

二、高职扩招生样本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设计

1.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择了6所高职院校(东部省份浙江2所,中部省份河南2所,西部省份陕西2所)的酒店管理专业扩招生为调研对象。这6所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扩招生共有274名。调查在课间进行,由任课教师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共获得有效问卷262份,回收有效率95.6%。

2.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人口学特征和学习获得感两部分。学生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现有职业、年收入等。学习获得感是学生基于个体的目标期待,利用现有的资源,把握参与机会,经过一定程度的付出和努力,对获得的客观回报、自身期待达成度、学习生活体验进行再评估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感受[4]54-59。本研究结合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从知识获得感、能力获得感、情感获得感三方面,对高职扩招生的学习获得感进行衡量[5]25-29。

3.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信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变异数分析等方法。

三、高职扩招生学习获得感调研数据与影响因素分析

1.样本结构 262份有效问卷显示的样本人口学特征为:女性占43.1%,男性占56.9%;主要从事农业的高职扩招生占7.7%,主要从事工业的占34.6%,主要从事服务业的占57.7%;个人年收入在2 万元以下的占15.8%,2.1~4 万元的占19.2%,4.1~6 万元的占22.6%, 6.1~8 万元的占30.7%,8.1万元以上的占11.7%。

2.信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测验分数的特性或测量的结果,是问卷结果的一致性程度[6]107-119。本研究采用 Cronbach的α 系数来检验问卷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显示:知识获得感维度的α值为 0.845,能力获得感维度的α值为 0.872,情感获得感维度的α值为0.904,整个问卷总的α值为 0.906 。由此可见,无论是知识获得感维度、能力获得感维度、情感获得感维度,还是整个问卷总的α 值皆大于0.7,这表示本调查问卷具备良好的信度[7]125-128。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表示测量工具能正确衡量研究主题的特质或功能的程度。本研究以内容效度为衡量模式。本研究的问卷题目设计主要依据 Dweck和Vande Walle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内容[8]266-271 [9]629-640。因此,本研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具备良好的内容效度。

3.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点尺度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选项为5分,表示同意;选项为1分,表示不同意;以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分析展示高职扩招生对于各因素的反应情形。结果显示:在知识获得感维度中,专业核心知识获得感的平均得分为4.23分,为该维度得分最高的因素。这表明,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扩招生专业核心知识的获得感最强;其次为专业基础知识获得感,平均得分为4.05;最低为专业拓展知识获得感,平均得分为3.96分。

在能力获得感维度中,酒店服务能力方面的得分最高,为4.08分;酒店经营与管理能力方面的得分较低,仅3.49分。这说明,当前的酒店管理专业扩招生培养侧重于服务技能,高等级的经营、营销、财务和管理能力等尚待加强。

在情感获得感维度中,人际关系方面的得分最高,平均为3.97分,这显示,在学习过程中,高职扩招生同学之间、扩招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良好;学习环境方面的满意度得分最低,平均为2.64分,这显示,当前还缺乏针对高职扩招生的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混合教学环境。

4.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主要探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本研究以Pearson 相关分析检验各维度之间是否显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获得感、能力获得感与情感获得感等维度之间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当提升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扩招生知识获得感的感受时,能力获得感与情感获得感的感受也将随之增加。因为,具有较高知识获得感的学生了解自己需要学习何种知识,并能经常学习新的知识,不会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知识不足,而是认为通过努力会获得成功,从而保持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相对来讲,他们也能体验到较高的能力获得感与情感获得感。

分析结果也显示:能力获得感与情感获得感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此结果反映出:当高职扩招生的能力获得感越高时,其情感获得感也越高。因此,高职扩招生的酒店服务、经营与管理能力的提升,能改善其与同学、教师的人际关系,从而认可学校的专业教学。

5.变异数分析 (1)不同性别的高职扩招生对学习获得感各维度的看法。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高职扩招生,对情感获得感维度中的学习环境、教学态度与人际关系这3个因素有显著差异。因此,可进一步比对这3项因素的差异之处。本研究以描述性统计分析彼此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对学习环境与教学态度这2个因素,女性平均数显著大于男性。这说明女性对于教师的教学型态、教学方式、教学资源中心提供的教学软、 硬件设施等学习环境,以及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上课态度、教学方法与解释能力等教学态度感受到的满意程度高于男性。然而,对于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同学及学校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人际互动,男性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则显著高于女性。(2)不同职业的高职扩招生对学习获得感各维度的看法。学习获得感各维度因素在高职扩招生当前从事职业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扩招生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对知识获得感的看法差异性不大,其所感知到的能力获得感及情感获得感也比较接近。(3)不同年收入的高职扩招生对学习获得感各维度的看法。不同年收入的高职扩招生对学习获得感各维度看法的差异性,经变异数分析后显示:除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指导2个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因素皆没有显著差异。因此,针对这2个因素,施以Post Hoc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高职扩招生与其他年收入的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存在显著差异。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高职扩招生,对各种可增进知识技能的学习意愿性不强,风险承受力也较低。相对来说,年收入6万以上的高职扩招生,较愿意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勇于承担风险,以增进自身的学习表现。同理,对于专业指导所造成的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后显示:不同年收入的高职扩招生,对于专业指导的感知差异性不显著。

6.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获得感、能力获得感和情感获得感与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扩招生学习获得感的回归分析如表所示(参见表1)。(1)用个别独立变量与高职扩招生学习获得感进行回归分析(模型1-3),结果发现:知识获得感、能力获得感与情感获得感对高职扩招生学习获得感的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511、0.470和0.459。这显示,个别自变量对因变量学习获得感已具有中度解释能力,标准化回归系数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2)两个自变量同时放入回归模型中(模型4-6),大致呈现出类似的关系。(3)同时考虑知识获得感、能力获得感与情感获得感三个自变量对高职扩招生学习获得感的影响程度(模型7),结果发现:模型的解释能力达到了59.6%,其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知识获得感、能力获得感、情感获得感。

表1 高职扩招生学习获得感回归模型表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变异数分析、回归分析等,对6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扩招生的学习获得感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扩招生的学习获得感包含知识获得感、能力获得感、情感获得感3个维度。在知识获得感维度中,按照得分高低,学生感知到的获得感依次为专业核心知识因素、专业基础知识因素和专业拓展知识因素。在能力获得感维度中,按照得分高低,学生感知到的获得感依次为酒店服务能力因素、酒店经营与管理能力因素。在情感获得感维度中,按照得分高低,学生感知到的获得感依次为人际关系因素、教学态度因素、教师素养因素、专业指导因素和学习环境因素。(2)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探讨知识获得感、能力获得感和情感获得感等维度间的关联性, 结果显示:知识获得感、能力获得感、情感获得感三个维度之间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当提升高职扩招生对于知识获得感的感受时,能力获得感、情感获得感的感受也将随之增加。同理,学生能力获得感越高,其情感获得感也越高。(3)基于高职扩招生人口学特征的变异数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对于学习环境与教学态度这2个因素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互动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性。不同职业的高职扩招生对于学习获得感的感受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收入的高职扩招生对于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指导这2项因素存在差异,年收入6万以上的高职扩招生较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高职扩招生,对于各种可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有意愿,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也较强。(4)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收入、职业等因素后,知识获得感对高职扩招生学习获得感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能力获得感,最后为情感获得感。

2.建议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有利于高职扩招生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树立榜样,不断增进高职扩招生的学习获得感。树立榜样是促进观察学习的一种策略。当学生看到与自己程度相当的同学能顺利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时,会认为自己通过努力也可以具备同样的知识和技能,也会受到同学们的肯定,从而增强学习获得感。这一措施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维持并及时表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榜样的身上,让学生从榜样身上看到自己的潜能并增强学习获得感。(2)自我强化,不断提升高职扩招生的学习获得感。高职扩招生大多工作多年,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用于学习的时间有限且零散。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带领他们一起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而对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则要及时肯定。教师和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设立较近且具体的目标,让他们有拥抱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兴趣,逐渐提升他们的学习获得感。

猜你喜欢

维度问卷高职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人生三维度